第四章 陈平献策(2 / 2)

韩淮楚忍俊不禁道:“待师兄我出马,管叫汉王招你入营。只是要想得到汉王礼遇,还要看师弟你的本事。”

陈平连忙道:“我的本事,师兄还不放心吗。只要汉王肯招见,凭我那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让他刮目相看。”

韩淮楚听得大笑,便将马栓在辕门,又进军营见那刘邦。

※※※

刘邦听说韩淮楚来意,连连摇头:“就是那个在鸿门宴上将寡人堵在如厕外的陈平么?绝对不行!”

韩淮楚笑道:“大王避陈平不见因如是乎?臣闻昔日齐国襄公亡故,众兄弟争位。管仲为公子纠之师,为弟子谋求王位,曾箭伤桓公。桓公既位之后,未因仇怨而杀管仲,反拜管仲为相。齐国一时强大,遂为天下霸主。些须小怨,何足挂齿。”

那刘邦还是摇头,说道:“不行。听滕公云那小子与他家嫂子私通。如此品行不端之人焉能用之?”

连夏侯婴也冒出来了,看来鸿门宴上陈平结怨不轻。韩淮楚失笑道:“盗嫂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臣师弟心志高远,岂会做出如此事来?”

刘邦沉默一阵,说道:“陈平先为魏臣,后事西楚,今又背主投汉。如此反反覆覆,乱臣之属。何能用之?”

韩淮楚长笑道:“臣亦曾先事张楚,后从西楚,今背楚来投,也是乱臣之属不能用乎?乱世之中,豪杰择主而侍,有何错哉?”

刘邦急忙立起,满脸堆笑道:“大将军何能同陈平相比。那陈平不过是脸蛋漂亮,肚裏未必有货。”

韩淮楚笑道:“我纵横家弟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无一不是奇谋之士。大王若疑心陈平之能,不如召而试之。”

刘邦拗不过韩淮楚一再举荐,便道:“既如此,便传陈平进见,寡人倒要看看,大将军口中的奇谋之士是个怎样人物。”

※※※

那陈平闻汉王召见,整理衣冠,不慌不忙走进刘邦金帐。

拜见毕,刘邦先按招贤见士的礼数出牌,问道:“寡人欲兵指彭城,势欲与项王一争天下。不知先生有何计见教与寡人?”

那陈平放声狂笑:“不忍见大王寻败,故而冒死来谏。”

刘邦一听,气得是直打哆嗦,心想这又是哪里冒出的一个狂徒,说俺自己找败仗打,简直是找死。

韩淮楚在一边却偷着乐,心想刘邦哪里知道咱们纵横家的套路?陈平这小子把那一惊一乍的诡辩之术算是学精了。

刘邦气归气,碍在韩淮楚的面子也不好发作,问道:“何故先生云寡人伐楚便是寻败?”

陈平依然面不改色,问道:“陈某闻大王越东出关,攻城略地,兴师与西楚争雄。敢问大王,自比项王如何?”

刘邦心裏嘀咕,“这些纵横家弟子怎都一个腔调,老是问这些叫俺难堪的问题。”见韩淮楚在向他瞪眼,只好按当初见韩淮楚的回答重新答一遍:“不瞒先生,项王武勇无敌,打仗寡人不如项王也,实无必胜之计。”

陈平俯身拜道:“幸见大王有此自知之明,不至于自寻死路也。大王兴师伐楚,欲并吞四海成汤武伟业,其志可嘉。然出师无因,不过是想取项王而代之。陈某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故无成。”

刘邦何等人精?听得渐渐入耳,“原来这小子是要俺找个出兵的借口,倒有点道理。”脸色顿时缓和下来,笑道:“既有此言,必有良策,愿闻先生高见。”

陈平便气定神闲说道:“古語有云:‘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所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仆又闻仁不以勇取,义不以力夺。为今之计,若令三军之众为义帝素服,以告诸候,为此东征,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乃三王之举也。”

韩淮楚听得暗暗叫好:“这小子果然有套路,竟把义帝的牌位给端了出来忽悠人。”

想那义帝熊心虽名为天下共主,各路诸侯哪有一个把他放在眼里,心裏都当他是个废物。项羽暗杀那放牛娃,明里宣称是被盗匪所杀,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项羽派人下的手。那项羽高高在上,大家躲他还来不及,谁敢把这事揭露出来自己找死。

而陈平这个花花肠子居然想出为义帝吊丧,讨伐项羽弑君之罪,真是一个人才。

刘邦听得喜形于色,立即改了态度,恭恭敬敬起身道:“善!非闻先生之言,寡人几乎失策也。”立马喊道:“来人,给先生看座。”

便有侍者端来一几。陈平也不客气,大刺刺坐下了。

那刘邦便问:“先生从彭城而来,不知彭城情况如何?”

陈平答道:“大王诚欲伐楚,正是良机。臣在楚营,深知齐地战况,今项王征齐方半,而齐人众志成城保衞家邦。项王已成骑虎之势,难以抽身西顾。大王不若借此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径取彭城,袭其巢穴,事倍工半也。若待项王平齐归楚,气势增涨,如何能够再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大王自行斟酌。”

刘邦越听越欢喜,问陈平道:“先生居楚为何官职?”陈平道:“官拜都尉,才浅勉为。”

刘邦点点头道:“寡人亦以先生为都尉,如何?”陈平道:“诚恐难尽此责。”刘邦笑道:“只怕不尽先生之才学。”当即拜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陈平一一拜受。

那刘邦还要与陈平攀谈,韩淮楚却要返回军营,恐入夜黄河难渡,便行告辞。

陈平用自己的才学打动了刘邦,证明自己不是个草包。风云际会,汉初四杰至此尽归汉营。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