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1 / 2)

“娘说得对。女儿从一位织女做到皇妃,应该心满意足。这长乐宫中,还有多少女子自入宫以来,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一次。”薄妃幽怨地一叹:“其实男女欢爱的滋味,女儿在魏宫中早就尝过。皇上年纪大了,来不来临幸也就那么回事。女儿并无他求,只希望能见到皇上,求皇上像封刘恢刘友那般也给恒儿封一个诸侯王当当。将来百年之后,女儿也能有个靠山。”

韩淮楚闻在耳中,心想这薄妃倒是实在。在这宫廷之中,君王之宠最不靠谱,靠谱的是生下皇子,封王封藩,至少能混个太后当当。

薄妃的愿望最后是实现了,刘恒被封为代王,这是史书上记载韩淮楚记得清清楚楚,心想那是迟早的事,虽然薄妃不受刘邦宠爱。

他耳边又传来老妇人刺讽的话语。

“就算你见到皇上。恒儿身有残疾,素为皇上不喜。皇上会封恒儿一个诸侯王吗?”老妇人刺讽道。

“什么!追儿的儿子身有残疾?”韩淮楚闻在耳中大吃一惊。

历史书上刘恒是一个健全的人,可没听说他有什么残疾。那刘恒得的是什么病?韩淮楚迫切希望知道。

“唉,怪只怪女儿粗心,没有照顾好恒儿,让恒儿染下不治之症。自那以后,皇上连我这裏的门槛也没跨过。这都是女儿的命。”薄妃凄苦地叹道。

说完,就见那窗棂阖起。只见屋内灯光一灭,接着是窸窣之声,薄妃母女皆去安歇。留下韩淮楚伏在窗外,心中狂震。

刘恒有病,而且是连诸侯王都不配做的不治之症。

刘邦大力扶持刘氏诸侯。刘恒是皇子,封王是很自然的事。到底是什么病,影响他封王?

大漠苦寒之地,追儿还在思念他那无生母在身边的恒儿。若是知道她的恒儿染上不治之症,已经被刘邦彻底遗弃的她,将是如何大的打击?

以项追的保护神自居的韩淮楚,也是那刘恒的保护神。刘恒如今身有残疾,他如何能够袖手不理?

※※※

夜深人静中,一道乌影悄悄贴近掖庭的大门。

便见那夜行人拿出匕首,在那门缝中一挑,将那门栓隔着门轻轻地用匕首托住放在地上。

门缓缓推开,韩淮楚踏着谨慎的脚步,走进庭院之中。

掖庭是宫女与没有地位的嫔妃居住的地方,有地位的妃子都拥有独自的宫殿。

此处乃掖庭一角。从韩淮楚听到的动静,这儿只有六人居住,一位是薄妃,一位是刘恒,一位便是薄妃的老妈,也就是刚才同薄妃说话的老妇人。另外只有一名宫女,一名太监,一名奶妈。从人丁稀少,薄妃不受宠可见一斑。

那院子夜里并无戒备,都在自己房中歇息。庭院左首的那厢,就是刘恒与照料他的奶妈居处。

韩淮楚推开左首的房门,依然无人觉察。

※※※

屋子的一头,一位中年妇人被韩淮楚点了睡穴,沉睡不醒。

透过昏暗的夜色,韩淮楚目光投注在屋子另一张床上。

幼儿酣睡,三四岁的孩儿睡起觉来不到天放光不会醒来。那绫罗被衾包裹着孩童,身上喷发出一股奶香。

天庭饱满,地阔方圆,眉宇清秀,接受了刘邦与项追最优良基因的刘恒,一望绝不是庸碌无为之辈,而是大富大贵之相。

要说韩淮楚咋会懂得看相?与那蒯通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之下,韩淮楚或多或少知道了一点。

这个时代是注重外貌的时代。刘邦就靠着那副尊容,让沛县英雄为之倾倒,混到黑白通吃最后成为沛县之主乃至天子。曹阿瞒生得矮丑,大权在握也自惭形秽不敢篡位称帝。就凭刘恒这副俊朗的面孔,绝对配做一国之君。

韩淮楚的手探到被衾之上,一股真炁传入刘恒体内,试探着游走一番。

刹那间两眶热泪从韩淮楚眼中滚落而下。

浊气瘀集,右腿足三阴经不通,刘恒得的是小儿麻痹症。

那小儿麻痹症就是腿上肌肉萎缩,腿变成畸形一瘸一拐。就是在医学发达的后世,这病医学界还是束手无策,只能望着一个个残疾人活在痛苦之中。

后世对小儿麻痹症的医学解释“脊髓灰质炎”韩淮楚是不懂的,他只是以武学者的方式试探出刘恒腿部经脉不通。

难怪刘恒为刘邦不喜。一个腿有残疾的儿子,如何能秉承他的英明神武?一个立都立不直的人,将来如何能封藩封王?

可怜那项追被君王所弃,亲生骨肉被他人领走诈称是自己的儿子。而那孩儿却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由四肢健全变成残废。

※※※

既然探出是经脉闭塞,以韩淮楚绝世武功,难道不能为刘恒打通他闭塞的经脉吗?

能。先天真炁乃纵横家无上神功,打通经脉不在话下,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刘恒得的这小儿麻痹症已经很久,腿上肌肉萎缩得厉害,经脉闭塞得厉害。韩淮楚要治这病至少要半个月,日日用先天真炁为刘恒疏导经脉,还要辅以那卢生所教的“金针刺穴”之术。

可是这是皇宫,他如何能天天待在这掖庭为刘恒治疗?

这就是韩淮楚犯难之处。

“必须要得到薄妃的大力配合才是!”

韩淮楚思谋良久,出了这间屋子,走到那大厅,撕下一角衣袖,就在案上笔筒抽下一管狼毫,蘸着墨水写下一行字:欲治恒皇子腿疾,明日正午到荷花池一述。

那字写就,韩淮楚将薄妃的房门推开,轻轻将一角衣袖放在地上。做完这些,韩淮楚掩上门,深吸一口气,悄然而去。

※※※

一池秋水被北风吹皱,漂浮着落叶的湖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荷花池虽然名为荷花池,但并不见荷花盛开。

就在那湖边的小径,姗姗走来一道俪影。一身宫装,婀娜娇艳,犹如在萧瑟的秋日中走来一道亮丽的风景。

薄妃的年纪仅仅才二十五岁,那份少妇韵致正是生命中之花虽艳丽的时候。若是给汉宫佳丽排名,仅论容貌绝对能入前十名之内。虽然不得刘邦宠爱,对世间一般男子而言,诱惑力却是巨大。

就见薄妃走到湖边停下,左顾右盼,貌似在等待什么人。一道袅婷的身影倒映在湖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