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总结(二)(1 / 1)

金银虽然身为天生的货币,但晋银的流通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扬并不曾统一天下,作为并州这一地方性的货币,信用等级天然便不高,而且依照之前的经验,或者是基于金银的开采不易,这种货币注定只能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普通老百姓想要用上这种东西,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简单来说,晋银自从出现开始,一直到彻底流通开来,将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会越来越多,这件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来缓缓推行。若是急于求成,不顾后果的话,难免会落得一个董卓的下场。不过张扬和董卓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董卓发行薄钱的目的是为了敛财,丝毫没有顾忌治下百姓的死活。而且董卓在位的时候,天下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的大乱,各地诸侯联合在一起抵制董卓,使得关中和关东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商贸往来。而如今天下大乱,张扬却并没有禁止并州对外的贸易,除了作为重要战略资源战马、生铁等东西外,其余的东西并没有禁止,虽然这加速了钱财的流通,但同样可以会有些胆大的商人可以会铤而走险,这其中的利弊,到目前为止还很难分辨出来。只是就按如今的情况来看,张扬的默许使得晋银快速流通,但其中同样埋下了不少的隐患,只是目前还看不出来而已。当寇准和苏威两人口干舌燥地重新坐下,在场众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多多少少都流露出担忧之色,也就杨七郎、裴元庆几个对这种事丝毫不关心的家伙们听得昏昏欲睡,心中不止骂了一次这一老一少啰嗦。看着忧心忡忡的众人,张扬知道这么下去不行,开口总结道:“户部之事由平仲和无畏负责,可谓正得其人。乱世之中人命不值钱,但我等为官一任,却要尽力而为。再者说,争霸天下说到底不过兵精粮足四字而已,将士有诸位大将之才,我不担心,但钱粮却是重中之重,我等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更不能让将士们为我等抛头颅、洒热血之后,家人却连肚子都填不饱,户部之重,可见一斑。”张扬的话说得圆润,先是肯定了寇准和苏威最近的工作,又强调了户部的重要性,还不忘收拢一下军心,算是给寇准和苏威站队。今后谁要是敢不配合户部的工作,别说张扬不放过他们,这些带兵的将领就得上门找他们的麻烦。“主公仁慈。”众人齐声开口,看起来颇有气势,但张扬却不怎么满意。合着寇准、苏威加上本将三人这么长篇大论,你们四个字就打发了?年根底下说这些话有些不合时宜,但张扬无非是想给因为六部组建而变得权利大涨的众人泼上一盆冷水。毕竟一番忙碌下来,已经有一少部分人生出了一种功成名就的想法。可实际上的话,这才哪儿到哪儿,不过一个并州而已,离统一天下,复活蔡琰还有不少的距离。若是如黄巾起义、黄巢起义、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到了这个时候,基本已经开始产生内讧了,虽然如今的并州目前还没有这种倾向,但作为一个后世人,张扬不得不提前防范于未然。接下来说话的人基本都被张扬冷嘲热讽了两句,就连地位超然于众人之上的刘伯温也不能幸免,被张扬略微点了几句,也好好让张扬麾下群臣好好感悟了一下什么叫做君王的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可不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至于说众人能不能理解,那就看各人的悟性如何了,不过若是真的还有人不明白,那张扬也并不介意好好让他明白一下该做什么。强忍着笑意在一旁看笑话的将军们也没能幸免,可以说并州军的第一次年终总结让所有人都如坐针毡,唯有刘伯温、田丰、贾诩等寥寥数人心中充满着欣慰。毫无疑问,张扬正在从一个善战的将领向一个合格的枭雄大步迈进。不过,张扬深知大棒加甜枣的手段,在教训众人之后,缓缓开口道:“今日大家就都不要走了,留下来陪本将饮上一樽。”饮宴是早就准备好的,算不上复杂,随着张扬的一声令下,无数的亲兵端着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放上了众人面前的案几。张扬终于换上了一副笑脸,端起酒樽道:“年前大战不断,商议官制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始终未能与诸位贤良宴饮,今日诸事略定,又是年关将近,本将愿与诸位共谋一醉。”双眸扫过堂上众人,见有不少是些新面孔,张扬和气道:“这几月来诸位甚是辛苦,本应多加褒奖。但诸位想想,如今天下战乱不断,民生凋零,我等偏居于并州这一隅之地,若是就此满足,那格局也忒小了一些。”“诸位请尽饮此杯,本将愿与诸位共勉,来日若得匡扶天下,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本将又岂会吝惜赏赐?”众人早在张扬起身的时候便已经起身聆听张扬的教诲,到张扬最后一个字落下,应和一声,将樽中美酒一饮而尽,被张扬搞得冷清的气氛终于热烈起来。等到众人重新坐下,这心里才重新松了一口气,总不能大家忙乎了一场还是一文不值嘛。看来主公的心里清楚,只是志存高远,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不愿大家稍有成就便志得意满,这才略微使了点手段,让大家的冷静一下。在坐的都是聪明人,其实这些简单的道理怎么可能不懂?不过聪明人干得却不一定都是聪明事,而且聪明人多了,是非也多,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家族、官爵等这种实实在在的利益,聪明人干傻事的例子可不少。众人饮了一樽,张扬继续道:“赋税之事不宜操之过急,百姓从田里刨食不容易,哪怕开始征税也不宜过高,否则百姓难免怨声载道。”“主公仁慈。”说道赋税的事,身为户部尚书的寇准无法再装聋作哑,先是附和了张扬一句,开口道:“主公心怀百姓,此举大善,只是如今身逢乱世,有些事身不由己,若是赋税过低,我军又哪来的粮草对外征战?”“眼光放长远些。”张扬撇撇嘴,心中哀叹一声,哪怕聪明如寇准、田丰等人也很难跳脱出时代的局限性来看待问题。在心里组织了一番语言,张扬开口道:“百姓辛苦一年,能有多少收成?与其跟他们抢夺那点来之不易的收获,为什么不把目光放在别的地方?”寇准疑惑道:“主公是指什么?”“商税!”张扬加重语气道:“除战马、生铁必须由官府管控之外,盐、煤等物完全可以放开,由商人来做,官府只负责收税便可。”这番话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之中,顿时泛起无数的涟漪。田丰率先开口道:“主公,食盐事关国计,煤虽然才开始开采没多久,但用处却很广,如此大事,官府岂能放手?”“放手不等于不管不顾。”张扬沉声道:“不管是盐还是煤,这些仍归官府所有,而商人只负责经营和纳税。商人唯利是图,为了银钱甚至敢不顾律法,将盐铁等物卖予胡人,这是他们的缺点,同样也是他们的优点。若是将制盐场、采煤场交给商人,他们一定会改进工艺,以牟取更大的利益,而官府所收的商税也会更高,元皓以为如何?”说起来复杂,张扬的意思无非是承包制,将一个个盐场承包给各人去经营,官府负责看管、分红以及抽税就可以。若是放在后世,这办法一点也不稀奇,但现在却根本无人知晓。田丰、寇准和苏威三人皱着眉头想了半晌,开口问道:“若是放手让商人去经营,若是他们中饱私囊该如何?”张扬微微一笑,道:“官府的作用就是监察,该收的税,该缴的银子一文都不能少,否则的话,抄家灭族,自然不需要我来说。”寇准眼前一亮,道:“如此一来,商人虽然利润稍低,但仍然很可观,官府却可以从这等琐事中解放起来,可谓一举两得。只不过,若是商人和监管的官员狼狈为奸,如之奈何?”“交叉监管。”张扬挥了挥手道:“让御史台特派人去监察,若是这些官员都被收买的话,那本将也不介意向他们展示一下本将的怒火。”话音刚落,众人只感觉大堂内刮过一阵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此事便这么定了。”张扬大手一挥道:“此事便交于户部复杂,一定要小心谨慎,可先选一两个地方进行试验,待有成果之后再于整个并州推行,诸位以为如何?”听到张扬愿意先找地方试试,田丰和寇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这种办法多了一丝期待,不由抱拳道:“主公英明,我等定当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