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西域对策(二)(1 / 1)

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岳父,张扬很敬重,尤其是在蔡琰死后,对于蔡邕的要求,张扬基本是有求必应,鲜有拒绝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张扬并不打算改变自己对待异族的态度,至于什么泱泱上国的气度...让这狗屎东西见鬼去吧!“岳丈,西域之人心向大汉?请恕小婿愚钝,并没有看出这点来。西域百姓或许有心向大汉之人,但各国国王...不久之前,西域各国刚刚派了使者过来,质问本将为何攻打张掖。”“什么?”蔡邕虽然是儒家之人,但并不迂腐,毫无疑问,他对于臣服于大汉数百年的西域各国是有感情的,但一旦关系到大汉的威严,他却不会再姑息。“我汉人拿回我大汉故土,他们难道还有话说不成?”张扬冷笑一声,道:“他们早已认为张掖、敦煌、酒泉三郡不为大汉疆土了。”这话一出,蔡邕却冷静了下来,道:“大汉的威严不可辱,但这些却与西域百姓无关,大汉在西域经营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老夫依然认为应当以安抚为主,各国国王、贵族则无需优待,甚至可以换一批亲近大汉之人来当各国国主。”蔡邕这番话,引得堂下不少人点头,阎温、杨阜等凉州本土世家都表示了赞同。因为这番话符合儒家准则,他们更喜欢令周围的小国臣服,来展示天朝上国的威仪,而不是彻底将这个小国给吞并。张扬眉头一皱,沉声道:“岳丈,按照你的说法,西域总是反复,为何?”蔡邕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他却不会说谎,“原因很多,有西域国主贪婪,野心甚大,不愿臣服大汉之故,也有我大汉官吏贪腐,欺压西域百姓之故,所以情有可原。”“吏治,不只是西域,包括我大汉也有这个问题,所以暂且不谈。”张扬的语气变得十分凝重,“岳丈觉得西域反复情有可原,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反复还罢了,但寇边呢?也是我汉人逼他们前来攻打大汉的吗?这群胡虏就如同养不熟的恶狼,大汉强盛,他们见情况不妙,便摇尾乞怜,仿佛家犬一般乖巧;当大汉虚弱了,他们瞬间便会化身成为恶狼,冲入大汉的境内,撕咬大汉的血肉来充填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的胃口。匈奴是如此,乌桓是如此,鲜卑也是如此,难道西域便会例外?”蔡邕有些沉默,半晌之后,才缓缓开口道:“难不成我大汉的上国气度便不要了吗?”“面子是自己挣的,而不是别人给的。”张扬的目光无比坚定,“岳丈难道忘记了那声震耳欲聋的呐喊?明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西域不服王化,当提兵教教他们规矩,明白了的,自然能活下来,不明白的,那就应该有必死的觉悟。”张扬的话其实可以说是正中西域诸国的心思,他们派使者来,当然不会为了两个死人讨回公道,杨千万和阿贵可不是什么善茬,他们除了劫掠汉人之外,对西域人同样不会高抬贵手。只不过汉人更加富庶,所以他们也更喜欢来汉境罢了。派出使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为的就是试探一下张扬的态度,张掖、敦煌、酒泉三郡并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他们的根本不在意这三郡,丢了并不可惜,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讨要好处。失败了也无所谓,按照他们往常的经验,大汉最多就是出兵恐吓他们一番,更多的时候,汉人更喜欢用宽和的态度来安抚他们,甚至只要他们说上一句愿为藩属,便能得到无数的赏赐。这生意可比抢劫还要利润丰富,不仅无本,而且还没有风险,可谓稳赚不赔。可惜的是,他们错估了张扬的态度。作为一个穿越者,而且是有些强烈民族主义的穿越者,张扬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好感,并不会像以前汉朝的大臣一般,只要他们表示臣服便既往不咎。“你可知道整个西域有多少人?”蔡邕看起来无比激动,“数十万,还是上百万?”张扬的眼底闪过一丝杀气,反问道:“能比鲜卑人更多吗?”蔡邕一口气没上来,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张扬连忙上前,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蔡邕的年纪不小了,接近六旬,又是长途跋涉刚刚赶到凉州,张扬还真怕他出点什么意外。半晌之后,蔡邕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看着张扬,语重心长道:“子昂,那是人,活生生的人,超过百万的人,难不成你要把他们都杀完?他们和鲜卑人不同,鲜卑人从来没有臣服过大汉,但他们归属大汉已有三四百年,说他们是汉人也不为过,百姓何辜?”“我从来没说过要杀光所有的西域人,不过既然说他们是汉人也不为过,那就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汉人,就像如今的南匈奴、乌桓和羌人,这样不好吗?”蔡邕听到张扬不是准备将所有人都杀光,松了一口气,不过随即心又揪了起来,问道:“子昂是打算推行草原那一套,汉人为一等人,西域人为二等人?可是草原却没有鲜卑,若是他们便为最底层,只怕西域众人不会接受。”蔡邕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草原上没有鲜卑人作为最底层存在的话,匈奴人和乌桓人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温顺。“西域虽然没有鲜卑,但不远就有北匈奴,而且西域各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完全可以按照和大汉的亲近程度区分开来。依我来看,想要西域平稳,这一战在所难免,只有将他们打痛,他们才会老实,否则的话,若是我军出征的时候,他们从背后来上一下,纵然不能成功,亦会给我们填上不少麻烦。”刘伯温、王猛对视一眼,同时开口道:“蔡翁,我等以为主公之言有理,仅凭上国气度不足以使各方臣服,唯有在武力的威慑之下,西域各国方能为我所用。”其实上,张扬的话还是有些偷换概念,西域各国可和南匈奴、乌桓、鲜卑等草原部落不同,毕竟中间有着河西走廊阻隔,哪怕中原王朝再虚弱,他们也没能力构成威胁。可是,现在没威胁,不能代表永远没威胁,张扬不喜欢得过且过,把麻烦留给后来人,既然自己能解决,那还是解决了的好。“此事不可急进。”蔡邕算是初步认可了张扬等人的决议,开口道:“凉州刚刚平定,经不起大战,不妨先派人安抚住西域各国,趁着这段时间蚕食敦煌、酒泉两郡,然后一举攻破西域,如此最为稳妥。”“哈哈哈,岳丈果然老成谋国,我等商议数日之事,岳丈不过片刻便看了出来,佩服佩服。”张扬小小地拍了蔡邕一个马屁,毕竟是自己的岳丈,还是当世大儒,当着这么多人的免驳了他的面子,如今拍个马屁也不算丢人不是?“少来这套。”蔡邕瞥了张扬一眼,“老夫可不信伯温和景略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看出这么点东西来,老夫此来便是为了此事,西域之事,由老夫来主持,如何?”“这...”这下可把张扬惊到了,他这个岳丈自从当年被他掳回来,可没管过半点事,哪怕是当初刘辩登基的时候,准备给他一个太傅的职位,都被他坚决给推辞了,如今这是怎么了?“这什么这,莫不是信不过老夫?”张扬苦笑道:“自然不是,只是岳丈的年纪不小了,西域气候恶劣,事情又颇为繁琐,岳丈若是有个意外,让我以后如何去见琰儿?我正要回转晋阳,岳丈要不还是随我会晋阳教导征儿?”“琰儿...”老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随后变得无比坚定,道:“老夫今年五十有九,人过五十未为夭,老夫哪怕死在西域也没什么,为了大汉,死得其所。至于征儿,有元皓、伯温等人教导,老夫也放心,只是你自己注意,莫要让征儿与那贾文和太过亲近,看看法孝直,好好的一个孩子,如今却十分阴沉,这样不好。”“再者说,元皓不是刚刚推荐你一位大才,名叫王守仁吧,你将此人派给我,多的不说,最多一年,老夫定然能够将敦煌和酒泉拿回来。”张扬算是看出来了,蔡邕这是打定了主意准备呆在西域,便道:“岳丈,那王守仁已经被小婿任命为张掖太守,另外还有一个张掖本地人,名叫李鸿章,能力不凡,岳丈若是有兴趣,可以亲自调教一番。”本来张扬还担心王守仁和李鸿章没当过官,虽然能力很强,但经验不足,容易坏事,若是有蔡邕帮助,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别看蔡邕没当过大官,但老头一辈子在宦海中沉浮,一身经验却是丰富无比,正好弥补王守仁等人的不足。“大将呢?”蔡邕见张扬松口,立刻顺着杆子道:“老夫可不信在张掖如此重要的地方,你会只放两个文士。”“魏文长为张掖将军,率军一万屯驻张掖,岳丈可是觉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