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算计(1 / 1)

王累究竟是否是真心归降,这对于年轻的法正来说,是他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一次豪赌。不过做谋士的,以后将会面临无数次类似的选择,只不过以后可能有主公和主将来做具体的决定,而这一次,需要他自己做出抉择。但是,相比于做出决定后有些忐忑的法正来说,如今的绵竹太守李恢不止是忐忑,可以说是焦躁不安,甚至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危险正在侵蚀着自己。江油失守了。但李恢怎么想都不明白,江油怎么会失守,而敌军又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出现的。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恢的脑袋嗡嗡直响,有些搞不清自己在想什么。不过李恢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江油位于蜀地的中部偏北,准确一点来说,江油位于成都的东南方向,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晋军究竟是如何越过葭萌关出现在江油这个地方的。难不成张扬的大军都长着翅膀,能飞天遁地不成?不过,他倒是没有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黄权虽然年轻,但平日里作风正派,为人实在,定然不敢拿这等事来诓骗他。而这也就是说,不论什么原因,晋军出现在益州腹地已经是事实,具体什么原因,其实已经并不算重要了。于是乎,得到了消息的李恢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率领着八千绵竹兵将,向着涪水关的方向狂奔而去。因为谁都清楚,晋军在得了江油之后,下一个目标绝对是涪水关,不会有第二选择。涪水关的人马并不多,因为在益州中部的原因,关中只有一两千人马,虽然不能说是老弱病残,但和真正的精锐相比,差得不少,最多也就和郡县兵一个水平。陷阵营的强悍天下皆知,虽然李恢不清楚晋军是由何人领兵,但想来被派到敌后的定然不会是什么废物,涪水关...说上一句危在旦夕一点都不为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涪水关的位置很重要,对晋军而言,夺得涪水关就等于是在益州有了立足点,再加上江油大营的粮草军械,坚守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对于益州来说,涪水关一丢,成都与巴西、广汉、犍为这三郡的联系立刻就会被截断。要知道庞羲在进入成都之前便是巴东太守,而支持刘阐的也大多是益州北部的这些郡县,夺得涪水关对晋军来说除了有一个落脚点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好处,但对于刘阐、庞羲来说,失去涪水关就等于失去了三郡的支持。若是在平日,这点其实无所谓,慢慢调集大军围剿便是,但在刘循步步紧逼的情况之下,失去涪水关很容易使得成都变成一座孤城,这个后果,绝对不是李恢能够承担的。想到这里,李恢在马背上直起身躯,大声喊道:“传令下去,大军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之前抵抗涪水关,否则的话,军法从事!”“遵命!”十余名传令兵齐齐应诺一声,四散而去。不久之后,大军的行进速度猛然又提了一截,但对于心急如焚的李恢来说,这种速度还是太慢了。...“李恢这个人...本事不容小觑。”王累坐在涪水关的大营主帐之中,一身囚服甚至都没来得及换,但他的面色却流露着欣喜的表情。“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顾全不了大局。”“如果我是李德昂,在得知江油被攻破的消息之后,定然不会像他那般,不管不顾地向涪水关冲来。”王累的下首坐着一个脸上轮廓棱角分明的青年,此时正一脸严肃地听着王累对李恢的评价。略微思考片刻,问道:“那先生觉得,李恢应该如何做?”王累没有多想,直接开口道:“若我是李德昂,在得到江油被攻破的消息之后,定然会在第一时间派人通知成都,然后纠结麾下的兵马,但却不会立刻出兵,涪水关,放一放也无妨。”青年不解道:“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让成都与巴东等三郡失去了联系?在大公子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失去三郡的支持可不是什么明智之选。”王累端起案几上的酒樽微微抿了一口,笑道:“绵竹至少有七八千兵马,庞羲是孤身入得成都,巴东郡为了抵御汉中军,囤积了数万兵马,除了葭萌关孟达那里的三万人马之外,巴东至少有两万兵马,还有广汉、犍为的郡兵,如此加一下,五万大军应当是只多不少。晋军是偷袭江油,既然是偷袭,那人马一定不会太多,只要有足够的人马进行反击,涪水关能坚持多久?况且这里是益州,是我们的地盘,只要葭萌关还在手中,拖下去只会对我们有利,有什么可担心的?”坐在王累下首的青年就是当初他跟法正所说的涪水关守将黄权。笑着点了点头,黄权道:“李德昂终究是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不过这一次,也不知他还有没有改错的机会。”黄权所说的吸引教训,指得是李恢刚刚为官不久时发生的一件事。李恢是建宁人,刚出仕的时候便担任建宁郡的督邮。这个官职,俸禄不高,但权利不小,说白了,就是监察郡中官吏是否清正廉明的一个官职。而李恢的姑父名叫爨习,是建宁郡建伶县的县令,屁股不太干净。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哪怕捅到郡守那,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为官之人,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清廉如水?但李恢这个愣头青不管,上报郡守发现没有回音之后,他直接将此事捅到了成都。可问题是,西蜀乡党成风,李恢此举非但没有博得一个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名头,反而差点把自己的官职搞丢,可他姑父却是一点事都没有,连带着家里人也看他不顺眼,虽说没有将他扫地出门,但全部都是指责他的声音。若不是他姑姑跟爨习说情,只怕是他的仕途刚刚开始便要结束。不过要说爨习一点都不在意,那也不尽然,为了不让李恢继续在自己眼前转悠,爨习便把他推荐给了蜀郡太守董和。董和当时就跟李恢说过,德昂想有所建树,乃是人之常情,但凡事当三思而后行。话说得客气,但其中的深意却谁都能听出来,无非是在指责李恢急功近利,不念亲情。这件事,在益州的官场上不算什么秘密,对李恢这种行为,王累嗤之以鼻,只顾自己,不顾家人也就罢了,若是能成,不论如何也得夸你一声本事了得。但你个毛头小子都没搞清楚官场上的情况便火急火燎地想靠出卖自己的姑父上位,这已经不是不讲究,而是没脑子了。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天边已经泛起了蒙蒙的亮光,王累一夜未眠,但精神却是极好。“公衡,算算时间,想来那李德昂也应该到了,你我准备一下,前去迎一迎那位太守大人。”王累和董和的关系不好,这在蜀中官场同样不是什么秘密,当初劝谏刘璋,董和便是坚决支持许昌朝廷的一派,和王累之间没有少吵。后来彭羕获罪,王累出面求情,按理来说,凭借刘璋宽仁的本性,两人丢官,这事也就算完了。但董和不乐意,不但拐弯抹角地让刘璋想起了彭羕一直以来的无礼,还污蔑王累有心投靠张扬,这才使得刘璋大怒,杖责王累,并把他发配到江油大营。这事,和李恢没什么关系,当时的他官位还低,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但王累却不准备放过李恢,谁让他是董和一系的人呢?官场之上,哪怕你什么都没做,可只是一个站队,便足以作为收拾你的理由。至于黄权,同样对李恢没有什么好感,他和王累有通家之好,这不是秘密,而李恢作为绵竹太守,涪水关的顶头上司,平日里也没少难为黄权,如今能给他一点教训,黄权可是一点都不介意。这种事,在官场上常见的很,也别谈什么道德操守,是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打击政敌这件事,谁也不比谁清白。略微准备了一下,待那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之时,斥候来报,李恢的兵马已经来到了涪关下。王累虽然很想亲眼见到李恢出丑,但他清楚,这个时候不可大意,所以他并没有露面,而是让黄权一人登上了涪水关的城头。城墙之下烟尘滚滚,而黄权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明媚至极的笑容,在朝阳的照耀下,仿佛整个人都在散发着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