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求援(1 / 1)

汝南郡治平舆城。虽说对于汝南和谯郡的攻伐早已告一段落,但周瑜却并没有随孙权返回秣陵,而是一直率军屯驻在平舆城中。原因也不算复杂,一来,汝南紧邻颍川,而且地形又是一马平川,十分适宜骑兵作战,如果张扬率军来袭的话,就连周瑜自己都没有把握能够守住汝南,为了能够确保万无一失,自然不敢轻离。二来,之前袁绍的二子袁熙一直在梁国厉兵秣马,摆出一副准备攻打汝南和谯郡的架势,虽然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动兵已经不太可能,但周瑜却不敢赌。要知道汝南和谯郡可是被他视为跳出江东这狭窄格局的跳板,在他的谋划之中,这两地万万不能有失。这也是为什么在曹操夺得荆州之后,他立刻便命孙权撤出江夏的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愿意将兵力消耗在和曹操的争斗之中。曹操并非刘表那样的软柿子,在张扬渐渐有一扫天下的趋势面前,如果他们再和曹操死斗的话,不会有一点的好处,纵然能胜,那也是一场惨胜,很可能会便宜养精蓄锐的张扬。平舆县衙大堂,周瑜看着堂中诸将,开口道:“诸位,日前细作传回消息,袁绍已死,袁谭和袁尚兄弟俩大打出手,而袁熙已经率兵回濮阳助阵,袁氏兄弟之间究竟谁胜谁负还不好说,我军可要趁这个时机动一动?”在座众人都是宿将,自然无需周瑜来解释这个动一动是什么意思,但太史慈满脸担忧的率先开口道:“大都督,袁氏兄弟不足为虑,但京兆的小人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动作,我军若是北上攻打梁国的话,京兆晋军出兵偷袭汝南,又该如何?”“子义将军多虑了。”周泰不以为意道:“之前不是有细作传回消息,那小人屠已经去了益州?林冲那厮谨慎,用兵不见破绽,但却失了进取之心,这等人驻守一地自然是万无一失,但机会摆在面前却也把握不住,有甚有担心的?”对于太史慈,周泰佩服他的武艺,但周泰却觉得自从那无名峡谷中的一战之后,太史慈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也随之消失了。身为一个武人,战败并不可怕,他周泰当年也曾败于马超之手,但这些年来,他想的一直都是报仇,而如今的太史慈在提起张扬之后便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让他觉得颇为不爽。说罢之后,周泰根本没去看太史慈那难看的脸色,径直朝周瑜开口道:“大都督,袁绍已死,小人屠远在益州,还有何人可阻挡我军北伐?末将不才,愿为先锋!”周瑜摇了摇头,道:“豫州要打,但并非现在。”周泰楞了楞,问道:“什么意思?”周瑜笑着解释道:“一来,便如太史将军所言,小人屠虽然不在京兆,但刘伯温却在,虽说没有小人屠的命令,刘伯温不太可能自作主张,但未算胜,先算败,小心谨慎一些总是没错。”“二来,如果我军此时进军的话,很可能会迫使袁谭、袁尚兄弟俩罢手,一同来对付我军。所以,我军要出兵,但得是在袁谭支撑不住的时候,主动求我军相助,如此一来,我军不仅可以师出有名,还可让袁氏兄弟自相残杀,消耗实力。如此一来,我军完全可能兵不血刃便尽得兖、豫两州,何乐而不为呢?”周泰嘴角一撇,有些不信道:“大都督莫要蒙我,之前袁熙那厮一直在厉兵秣马,准备和我军作战,袁谭那厮也和我军没有一点来往,相反,小人屠和袁绍可是盟友,就算袁谭要求援,也定然是去找小人屠那厮,怎么会来找我们?”“可是,小人屠不在京兆。”周瑜微微一笑道:“幼平将军既然清楚林冲谨慎,那就应当知晓,在没有张扬将令之前,林冲万万不会自作主张,而袁谭如果不想被灭的话,就只能向我军求援!”“而且你等以为那小人屠真的只是为了一点盐便亲自动身前往益州吗?”周泰不解道:“那是因为什么,我军在益州也有细作,根据他们传回的消息,自从小人屠抵达成都之后便一直在处理盐商的事,大概一月之前,益州大小盐商基本被其斩尽杀绝。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做。”徐盛突然开口道:“大都督说的可是荆州曹操?”“没错!”周瑜赞赏地看了徐盛一眼,笑道:“文向之言不差,益州并非被晋军刚刚攻取,但张扬却在荆州易主之时急不可耐地前往益州,原因很简单。盐商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他真正担心的还是益州不稳,曹操会趁虚而入,所以哪怕如今益州的盐商已经被清扫一空,但其还是没有离开益州,他在等什么?”等什么?江东军的一众将领陷入了沉思之中,之前周瑜说的他们都能理解,毕竟曹操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张扬担忧混乱的益州被曹操趁虚而入并非不可能,但既然盐商已经被平定,那张扬还在等什么?“他在为顾雍站台!”周瑜一脸笃定道:“他之所以还没有离开益州,一来,是他没有料到袁绍会暴毙,袁氏兄弟会突然生起争端,二来则是想给予顾雍充足的时间掌控益州的局势。”“我敢断定,但袁绍暴毙的消息传到益州之后,他必定会立刻动身返回京兆,时间大概在一两月之间,而我军的机会就是这一两个月,否则等小人屠返回的话,我军将再没有机会。”话音未落,一名小校突然步入正堂,抱拳道:“启禀大都督,营外有人自称是车骑将军的使者,要求面见大都督。”“车骑将军?”帐中诸将都是一愣,要知道车骑将军可是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第三大将军,王爵可没资格册封这等官职,而自从刘协被张扬得到之后,天下便只剩一位天子,可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晋阳可没有一位车骑将军,那这位是从哪来的?“车骑将军?袁谭自封的吧。”周瑜冷笑一声,环顾帐中诸将道:“我等的机会来了!”说罢之后,周瑜才对那小校道:“让他进来。”“遵命!”小校应诺一声,转身离去。片刻之后,一名身着青衫,神态自若的中年文士大步踏入帐中,也不去理会一众将领将领复杂的眼神,径直对着主位之上的周瑜抱拳道:“颍川辛评,见过大都督。”“贵使无需多礼。”周瑜笑容满面,配合他那张英俊的面庞,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久仰仲治先生大名,未尝得以一见,不知先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辛评开口道:“特奉我主袁车骑之命,向大都督求取援军。”“嗯?”周瑜微微一笑,道:“如果瑜没记错的话,之前贵军的二公子还一直在梁国厉兵秣马,准备攻伐江东,先生此时却来求援,不觉得太过儿戏了吗?”“此一时彼一时也。”辛评脸上丝毫不见尴尬之色,开口道:“齐王宾天,三公子阴谋篡位,我主虽有齐王遗命,但无奈独力难支。素闻江东大都督周公瑾明大义,当知我主为齐王嫡长,继承齐王之位顺理成章,此乃大义也。若大都督愿施以援手的话,事成之后,我主愿以徐州为吴王酬劳。”辛评在这耍了一个心眼,其实按袁谭的意思是打算把豫州让出来的,但他却不愿一开始便将底牌全部露出来,若是能够以一个根本不属于袁军的徐州来做饵的话,自然是最好,若是不成再说豫州之事不迟。周瑜冷笑一声,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徐州并非袁车骑所有,不知可对?”“没错。”辛评并没有否认的打算,而是直接开口道:“然杨坚、朱元璋、宋江等辈不过乌合之众罢了,若是大都督愿意出兵帮我主平定叛乱的话,我主便愿意出兵帮吴王攻破徐州,想来合两家之力,徐州当不费吹灰之力才是,大都督以为呢?”“好!”在辛评不敢置信的目光之中,周瑜痛快无比道:“便依先生之言,瑜代我王和袁车骑结盟,我军出兵帮助袁车骑平定叛乱,事成之后,袁车骑出兵帮我军攻破徐州,两家各取所需,之后还可共同抵抗小人屠,先生以为如何?”辛评没想到周瑜如此好说话,顿时大喜,抱拳道:“大都督深明大义,评佩服,在下定当将大都督的好意转达我主。”“只是不知大都督何时能够出兵?”“明日。”周瑜沉声道:“明日我军便能北上,还请袁车骑坚守昌邑,不可走漏消息,如何?”辛评重重点头道:“大都督所言甚是,事不宜迟,在下这便告退。”“先生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