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卫星失败和呼拉圈盛行(2 / 2)

“总统先生,重奖就不必了吧”张博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篷乱的头发,说道:“我们的工资已经相当高了,待遇相当好了,按照公平的信息,我可能要超过您的收入,这已经让人感到不安了,如果再——”

“哈哈,超过我是很正常的事情。”黄历不以为意地笑着摆了摆手,“其实我一直心怀歉疚,为了国家安全而保密的缘故,你们都不得不当无名英雄。所以,奖励也好,待遇也罢,就算是稍微作下补偿吧!”

张博士点了点头,随着黄历上了越野汽车,向靶点驶去。

“张博士,我想让雷达研发课题组的带头人与您建立一个沟通渠道。”黄历思索着说道:“有了矛,也要考虑盾的问题。反雷达导弹不只咱们国家有,别的国家肯定也正在研制,我国的雷达也面临着威胁。你们可以互相商讨,共同进步。”

“这个提议好。”张博士欣然答应,“我们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雷达的特性,比如信号频率的变化,多种辐射源的识别等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导弹进行改进。”

“那就这么说定了。”黄历很欣慰地点了点头,“我会安排你们进行会面,并进行合作的商讨,对于科学我是门外汉,但我相信,你们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

……

一九五八年一月,南洋联邦国务卿慕容辰辞职,据媒体报道,他的辞职不是因为工作不称职,或者什么丑闻的关系。只是因为他喜欢,或者说他的妻子凌雪女士喜欢更自由,更不受拘束的生活。显然,作为国家高级领导人,处处要谨小慎微的行事,令这位女士十分不爽。而凌雪女士能够驯服慕容辰,早已经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新闻了。

说实话,黄历有些羡慕慕容辰和凌雪。这两个家伙正痛痛快快、随心所欲地享受着生活,不象自己,还要在政治舞台上表演,没错,就是表演。

嗯,嗯,如果黄历不当总统,他赚起钱来应该比慕容辰和凌雪厉害十倍。而现在,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两个家伙用一些破玩意儿便能大把大把地搂钱。第一个赚钱的东西叫弗里兹比,不用惊奇,就是一个破塑料盘,一个人扔给另一个人时,它会在空中慢慢飘滑过去。然后,在纽约的一次玩具博览会上,凌雪推出了用花花绿绿的聚乙烯管做成的三英尺大的圈,可以套在屁股上转着玩。这个破玩意儿每只售价九角三分,可得毛利百分之十六,并将其定名为呼啦圈。

不得不说,凌雪选择在美国推出呼拉圈是很聪明的举动。当时,美国群众文化生活中即使一体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世界其他地方都会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当然,要取得这种玩具的专利权是不可能的,到了五月份的时候,便已有十多家公司依样仿制,另立商标出售。即使如此,“凌辰”玩具公司到九月初仍售出两百万个呼拉圈,获得纯利三十多万美元。接着,成年人也开始用呼拉圈来锻炼身体。生产数量激增,“凌辰”玩具公司的会计忙得不可开交。工人开始实行三班制。这年秋天,若把国内外的仿制品通通计算在内,呼拉圈的总销售量估计有几千万个。

使用呼拉圈的人之多多得使欧洲的医学刊物纷纷发出警告,谨防因过度激烈而损伤身体。而实际受伤的例子确实非常多。在荷兰的莱登,有个荷兰妇女被送往外科手术室去割除阑尾,但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病实际上是腹肌受到损伤,而这完全是因为套上呼拉圈旋转过猛引起的。在英国,呼拉园的销售量达到二十五万个,英国医学会发出警告说:“凡是已发现有心脏病的人都不能玩呼拉圈,凡是缺乏训练的人都不能一开始就玩得太猛。”

在日本,医院急诊室里挤满了因玩呼拉圈而引起腰间盘脱出和脊椎骨错位的病人。有一个孩子在东京街上因追赶一个滚跑的呼拉圈被车压死,从此就严禁在街上玩呼拉圈。尽管如此,东京呼拉圈的销售量还是超过了三百万个,而且还有许多日本人排长队等候购买呼拉圈。

在某些国家,呼拉圈供不应求的现象很严重。在约翰内斯堡,一个呼拉圈卖六角五分,记者报道说,这只有白人顾客才买得起;当地土人未免十分眼热,后来慈善机构只好免费供应。阿姆斯待丹的《自由人民报》指出,荷兰需用塑料管的其他工业已陷于停顿;而在华沙,一家为青年办的周报竟谈到,“如果轻工业部和手工业用还不开始生产呼拉困,我们在这方面的进展,特别从国际范围来看,就要大大落后了。”但这两个部门仍然拖拖拉拉,于是呼拉圈就通过东德走私进来。

“哈,我明白了。”黄历看着妻子何梦雨在草坪上转着呼拉圈,突然恍然大悟,成年人之所以愿意看别人玩呼拉圈,是因为有些人屁股的扭动很有诱惑性,“阿雪给你送来的?还给你拍照?这家伙,走,咱们管她要广告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