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1章 木匠皇帝(1 / 2)

一路风尘 石剑 1585 字 2个月前

朱由校被朝野中人,冠以“木匠皇帝”、“傻瓜皇帝”毁誉,但也非完全如一般人所断那样昏庸无能。

“公公和郛娘为何恨石爱卿?朕在西苑落水之时,石卿可是救了我的!而石卿铁腕整治谷香,缴足税赋,传闻他离任谷香是万人空港,此前又是抗金英雄。”朱由校对魏忠贤和客氏等人的话甚是不解。

他对魏忠贤是很有感情的,因为魏忠贤伴他成长;他对客氏是恩宠有加,因为他吃客氏的郛汁长大。

他对客氏与魏忠贤有着浓厚报恩心理,所以甩手便给客氏“奉圣夫人”之荣,又授魏忠贤以秉礼太监、提督东厂之权。

年少的他即位之后,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大到边关军务,小到后宫杂事。

他的龙椅之下,有着高傲、坚定、稳健、势力庞大、威信甚高的文臣武将,他们虽然跪在自己脚下三呼“万岁”,但朱由校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个可以操纵的小孩。

他必须有人来替自己制约这些德高望重的文臣和手握重兵的武将,而就必须倚靠伴他成长的客氏和魏忠贤。

客氏和魏忠贤在朱由校眼中,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太监,永远也不可能威胁他的皇位,而有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一夜之间是可以将京城闹翻天的。

古往今来,皇帝一夜之间成为武将阶下囚的可圈可点,而自己登基之初也差丧生于内廷之中。

朱由校内心有一点是看得最清楚的,他认为只有喂他郛汁的女人是不会害他的,伴他成长的太监也不可能害他的。

客氏和魏忠贤虽然残害名将权臣,却可使朱由校坐稳江山。但也不能把所有名将权臣杀害。

夜色迷蒙,风吹叶拂,星光黯淡。

“石卿家押粮到山海关不是公公和郛娘等人举荐的吗?为何他们现在要至石卿家于死地?”朱由校停下脚步,自言自语。

“皇上,可否记得石卿家当年忠勇守护你我安寝之事?”张皇后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朱由校身边。

“记得,朕还记得石卿家在西苑湖中相救之情,也记得石卿家的同进士是朕亲赐。”朱由校闻言一震,回身揽住张后纤腰。

他又迷惑不解地问:“皇后,石卿家只是一个小小通判,如不是户籍造假,也不至于牵动朝中诸多大员啊?奇怪!为何一个地方小吏竟能牵动这么多的朝廷大员?”

“皇兄,石卿家关注民生、足额上缴税银、狠抓水利维修、于两帮火拼后又自掏银两抚恤乡民。这证明他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最重要的是石剑去年以一小小县令之位,除足额上缴税赋外,竟另为朝廷献银三万两,以支持边关将士杀敌。”信王朱由检也缓步走来了,以石剑爱民事例,委婉提醒朱由校。

朱由校心头大震,脑海中闪现石剑昔日托寇振海押三万两银子进京,满朝文武于早朝时对他赞誉的情景。

“皇上……”张后又欲进言。

“可是,慕容胜飞马快报,称石旺源一家确实只是贩马的,朕听闻石卿家平素自称是绸缎富商之子,口风与事实不对啊,而石卿家确实是地道蜀川口音。”朱由校从衣袖里拿出慕容胜飞马快报的折子,递与朱由检。

“皇上,据江川县令方世中所奏,石剑多番残杀武林中人,有武林名宿与谷香县衙中人为证。”领着侍衞在周围警戒的侯赛因趁机落井下石。

“当真?”朱由校闻言,颤声惊问。

“江湖传闻,他当年以保七修剑门岳森竞考武举为名,占据其妹岳凤。据田尔耕所言,熊廷弼亲信侍衞岳森逃出山海关后,又得石剑保举为官。又据微臣属下侍衞打探,岳森得石剑荐举,晋任涪城经历,竟一直不去当差,反跑到山海关去刺探军机。”侯赛因又跪下进言。

“啊?……”朱由校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上,可传当年举荐石剑入读国子监的临安知府梁来兴来京作证。罪臣石剑当时还假借是潘汝浈远亲唬弄国子监祭酒许礼。”魏忠贤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又举证石剑户籍造假。

“蹬蹬蹬……”朱由校闻言,心头惊涛骇浪般翻滚,连退数步,差点摔倒在地。

“报……罪犯石剑已由御林军押解进京,等候皇上廷审。”此时御林军中军统领向阳跑步进宫,禀奏朱由校。

“皇上,石剑只是一个小小通判,交大理寺审议罢了,何须皇上劳心?”魏忠贤生怕朱由校会念石剑曾有救命之恩,连忙进献奸计。

“石卿家一路可曾反抗?”张皇后望了一眼举止不定的朱由校,转身问向阳。

她心头一阵气苦,身为皇后,竟不能保一个臣子。

“禀皇后娘娘,石剑并无反抗,一路沉默寡言。”向阳看张皇后双目晶晶,不敢隐瞒。

“皇上,石剑不知国子监训导正五品官差是皇上设下的妙计,他可能以为真要到国子监听训,所以才没有反抗。若他知道事实真相,以他的凶残武功,不知要多少侍衞死于他的手上。”魏忠贤怕朱由校被张后之言触动,连忙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