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天气渐热。
晨曦初显,凉风送爽。
风武便陪同黄公公将到镇辽王府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关中狼烟四起,为平定关中之乱,免子民受战祸之苦,特加封镇辽王石剑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点京师人马三万,刻日启程,前往陕西平叛。钦此!”黄公公展开圣旨,尖声而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石剑接旨,领宋子青等下跪谢恩。
“王爷,这是兵符与令箭,何千招已点齐兵马,在御林军校场等你。”风武上前,躬身将兵符与令箭递与石剑。
“恩师,请你有空入宫,看望太后。小侄就不入宫向太后辞别了。”石剑接过兵符与令箭,又附耳低声相告。
“什么?”风武一怔。
“恩师保重!”石剑已转身而去。
朝霞满天,天地间红彤彤的。
“奶奶的,哪有三万人马?马匹不足一百,士兵全是老弱病残。”宋子青一马当先,赶到御林军校场时,却傻眼了。
“怎么回事?”陆明、陆亮随后而至,看眼前老弱病残的将士,也不过五六千人,不由惊世骇俗地尖叫。
“禀王爷,兵马粮草银饷,俱已点齐,下官告辞。”何千招在石剑跟前一躬身,递上令旗,转身上马而去。
他怕石剑责怪他没有点齐三万人马,急策马狂奔而跑。
他一跑了之,也就等于交接完毕。
“贤侄,看来你关中之行,凶多吉少啊!”公孙文最后进入校场,见状十分感慨。
“禀王爷,吴总管晋任陕西总督府同知,下官奉旨押运银粮,孟总管作王爷平叛大军之监军。这是圣旨,请王爷过目。”侯赛因皮笑肉不笑地从点将台走下来,于石剑马前,躬身递上圣旨。
“既有圣谕,有请三位大人随军行动。哦……孟大人,可否招回何千招?”石剑看看眼前的鸟兵,又展开圣旨瞧瞧,悲愤交加,却不动声色,递还圣旨,又侧目而视孟广宁。
“王爷有何吩咐?”孟广宁心头大乐,佯装恭敬。
“夏日已至,本王欲向何千招多要五千套军装,以便将士更换。如何?”石剑强忍心头的怒火,好言好语道出心中所思。
“好!请候大人去找何千招要军服,下官陪王爷启程上路。”孟广宁闻言一笑,马上吩咐侯赛因去办,自己却监督石剑。
他想:五千套军装而已,当送石剑一个人情,反正石剑快要战死了。哈哈……就凭五千多老弱病残,石剑如何斗得过叛军?纵使石剑武功盖世,最多杀几员叛将、伤几千叛军而已。
“好!”石剑不露声色,点了点头,又侧目对宋子青喝道:“宋子青,汝作先锋官,点兵一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行出京。”
他抽出一支令箭扔与宋子青,然后将兵符包好,藏于怀中。
“这……得令!”宋子青张口结舌,暗道:总共没有一万人马,王爷啊王爷,你让下官如何点兵一万?
“哦……对了,一千即是一万,眼下也只能将就些了。”他蓦然又灵光一闪,领会了石剑话语含义,接令而去。
“哈哈……”陆明、陆亮、公孙文虽不明白石剑为何逆来顺受,但听石剑让宋子青点兵一万作先锋官,登感滑稽,苦笑出声。
“哈哈哈……”孟广宁、吴寒真也是仰天大笑。
他们也感觉滑稽,但心思不同,均想:石剑啊石剑,傻了吧?
“陆明,传令启程!”石剑没有笑,侧头对陆明大喝一声,便策马而去。
艳阳升空,热浪扑面。
“众将士,为扰乱叛军视线,着宋子青领兵一万由北往南,至真定城外驻扎,以吸引叛军前来袭扰。本王则领其余人马,由北往西而行,相机折而往东,至真定与宋子青所部会合,以剿前来偷袭宋子青所部的叛军。”石剑率部出了京城,传令三军集结,尔后高声传令。
“得令……”宋子青也不知石剑是何用意,接令率部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