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天子守国门的意义(2 / 2)

永乐记 萧红杏 2241 字 2022-12-22

李永乐崇拜的看着眼前这个男子,他...是个手段阴狠残忍,冷心冷血的人,却又是个热心肠一心为民的好君王。

称帝之后,没有一日不心系与民,早出晚归,不记用膳,一心将心思都放在国事上,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可称“永乐盛世”。这样的一个男子,竟然只喜欢我....除了高兴,兴奋她不知道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

“干嘛这样傻乎乎的看着朕?是不是方才朕说了那么多,你不曾听明白?”朱棣瞧她愣神的盯着自己,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啊....”李永乐尴尬的眨眨眼睛,故作镇定的摆正姿势:“很好啊,我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

朱棣:“.......”这女人果然没明白......

李永乐岂会不明白,只是她十分心疼朱棣。朱棣说迁都是因为不喜金陵的政治氛围。其实靖难之役使朱棣失去南方民心,屠杀与封赏虽然震慑了建文帝朝人,同时失去了南方士族的拥戴。

毕竟不是合法的继承人,加上建文帝消失了,朱棣也深感到周围时刻充斥着危险的氛围。加上常年在北平生活,不适应南方的生活,在南方也不像建文帝这样的“大明星”一样人气那么高,同时北方蒙古还不老实,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朱棣尽早决定迁都,回到熟悉的北方。

想到这里李永乐忽然觉得朱棣很可怜,他一心为民,即便他使了一些手段结果了那些建文帝的余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哪一个皇帝上位不会解决上一朝的余党呢?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却在金陵过的不痛快,便想着回到自己的老地方。

第一可以保护国家,第二,也是让自己能过的舒心一些。这是他一个帝王本应不该有的无奈,他本该要受万民拥戴,然而,他如今却要无奈心酸的离开,这如何让李永乐不替他难过。

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便是历史给朱棣的判词,每每想到此处李永乐总忍不住为朱棣心酸为朱棣觉得委屈。如若不迁都,都要被文官的唾沫星子淹死了消极影响颇大,若是迁都使得朱棣需要将政治中心前往北平以加强统治力度。

朝堂上南人势力太大,特别是江西和浙江。迁都北平可以削弱南人的势力,加强北人的影响,从而平衡国内各方力量,加强明王朝的统治。加上科举等选材手段,在北平这个朱棣的大本营,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天下英雄尽在股掌。

天子守国门,只是朱棣一人的抉择,不是明王朝的抉择。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不一样的勇者!

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万朝来拜,当然叶尔羌汗国自然是要来拜一拜这天底下最英明神武的皇帝。那土鳖公主随着自己的王兄也来了大明给朱棣祝贺。

土鳖公主知道朱棣在没有向她借兵的情况下,手上只有800人起兵到如今登上帝位,而且他只紧紧花了三年的时间,她心想这个男人是如何做到的?心头默默一笑,果然是本公主看上的男人,当真是与一般的凡夫俗子不同的,他是经世之才,是我爱慕了4年之久的英雄。

叶尔羌汗国的王子来了近七日便起身回国了,而土鳖公主却留下了。她这个年纪还没有嫁人的已经算是个老姑娘了,当年她与朱棣本要成亲的,后来朱棣反悔时土鳖公主已年芳十八,正是花季一般的女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该与人定亲了。

认识朱棣4年,她对朱棣是一见钟情,除了朱棣长的俊美之外,便是用肉眼就瞧出朱棣横扫六合,威震四海的气势,于是便芳心暗许。

如今她已有二十,还未曾出嫁,叶尔羌汗国的国王自然是催促的紧,同时也给她介绍了各国或者各个部落优秀的男子,可他们在土鳖公主眼里又如何能抵得上朱棣的一分一毫呢。

她的王兄自然知晓他妹妹的心思,土鳖公主与他说想留下,又哭又闹的,大王子见她可怜的很便也没阻挡就让她留下了。只说,莫要让她胡闹,万不能坏了大明与叶尔羌汗国友好的关系才好。大明如今有一位如此强大的帝王,毫不逊色洪武帝,叶尔羌汗国哪敢得罪大明呢。

虽说土鳖公主已经是个二十岁的老女人(当代年级),她不想嫁,国王即便是在宠爱他这个女儿也不能任由他任性了去啊。国王知道肯定是攀不上大明皇帝这个女婿了,人家明显不喜欢她啊,便给土鳖公主在部落里找了一个品相还算不错的男子,就是那种身强体壮的肌肉男。土鳖公主自然不依,可她的年级由不得她不依,更何况是她老爹亲自给指定的呢。王命不可违啊,便硬着头皮与那男子订了亲。

此次来大明也是她央求她的父亲,让哥哥带她来见朱棣最后一面,因为有些事她想问个明白,不然无论如何也不肯嫁人,即便是死也不肯。老国王见她哭的可怜,又极坚持便随了她的意。老国王说,只见一面就回国乖乖成亲,此生才不见不想朱棣。土鳖公主也只能够委屈答应条件。

谁知,她到了大明却不肯走,说是有话还没跟皇帝说清楚,来了大明七日连朱棣一面都没有见到,如何肯走。于是,便留在了宫里。朱棣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搭理她,本就讨厌此女极深,每次土鳖公主要求见皇上的时候,都被郑和一个借口给请走。

土鳖公主无奈之下,只能左等右等。等到哥哥要回国了,也没等到朱棣。最后只能死皮赖脸的恳求留下。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