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如何?”对于其他人的交口称赞阮溪不置可否, 而是略带紧张的将目光转向了祁朔和沈曦。
虽然沈曦和祁朔都不是计算机专业,可他们俩都是亲身使用过十几年后的电脑的,更能感受出其中的差距。
阮溪自己对于现在这套产品可以说是非常满意了,但她也知道, 这和资料中十几年后的那些产品技术差距还非常大。
拿cpu来说,他们现在刚刚触及单核芯片的物理天花板,开始用增加核心数量来提高整体的计算性能,做到了双核处理器。
但在沈曦给出的资料中那时的市场上可是已经有十二核二十四线程的巨无霸处理器了。
他们研发的这款九州cpu,从单核到双核, 将性能提升了40%, 功耗降低40%。根据他们的计算, 若是从双核到四核,性能最高将会有70%的提升。
而根据资料数据显示,那时的adm12核处理器的性能是6核处理器的两倍,其中整体性能提高88%,浮点性能提高达119%。
虽然处理器架构不同,但性能差距还是可以大致预估的。
因此面对他们的评价阮溪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 可能这款他们费尽心血的得意之作对于沈曦和祁朔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但她不能逃避现实, 听听他们的看法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其中的差距。
“太棒了!你看我试了下‘梦龙’游戏五开一点都不卡, 运行非常流畅,这是visa都做不到的。阮姨,你们太厉害了!”沈曦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一边不可思议惊叹道。
梦龙是大型网游, 对电脑配置要求比较高, 即使是他们用的定制版顶配visa也只能保证双开运行流畅, 三开就会比较卡了。
从这方面这已经可以证明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据,这台电脑整体性能确实非常强大。
“而且我原以为三年时间能做出操作系统就已经很快了,你们怎么会这么快就把操作系统到全套硬件全部都搞定了啊?”
十几年后都没有做出来的计算机硬件突然就一股脑全都做出来了?就算有资料也没有这么简单吧?
这可是从无到有,这里面得有多少技术难关啊!
阮溪听到她满意的评价后大大松了一口气,对于后面的那个问题倒是表情轻松:“这都多亏了你给的那些宝贵资料呀。”
技术难题当然有,很多,但和他们设想中的困难相比又没有那么的艰难。
和cpu的情况类似,仅是在资料中他们就已经找到了非常多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工艺储备。
他们根据资料分析,那时的华国硬件厂商应该其实并不是完全做不出来这些硬件,而始终没有出彩的国产硬件品牌其实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专利,一个成本。
1.专利问题,当技术全面落后的时候他们只能交巨额专利费。
2.成本问题,技术工艺和生产成本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工艺不断更新换代,产能提升,生产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而华国厂商要做自己的品牌,那只能用落后两代的工艺去生产,成本将会高数倍。
高成本加上巨额专利费用,这样的话不论是产品性能还是价格在市场上都完全没有竞争力,因此还不如安安稳稳做代工生产。
“不过从操作系统到整套硬件,这相当于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这样做无疑是让项目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就为了追求一步到位?”
祁朔靠在电脑桌上一边看着dm单一边提出质疑。
一步到位?对于刚起步的行业来说有这个必要吗?
“我们到那边去说。”阮溪笑笑没有立刻回答,示意沈曦和祁朔去边上说。
李硕他们已经打起游戏,加上大家此刻都在热烈讨论,声音有些嘈杂。
沈曦也就只能恋恋不舍的放下鼠标,将电脑让给了在旁边早已跃跃欲试的鲁咏开,跟着他们一起去到旁边的会议桌上。
高精尖项目涉及到的更多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沈曦前期提供的资料已经非常充足全面,因此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沈曦他们并1没有过多参与,只是偶尔阮溪会向她要一些指定方向更详细一些的资料数据。
所以现在沈曦他们对于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
“现在这样的结果我们一开始也是没有想到的。当时只想着能把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做出来就谢天谢地了,甚至是哪怕能做出其中之一也行啊。”阮溪坐下后也是满怀欣慰的感叹道。
当初这个项目刚开发时即使集结了那么多人,但所有人其实都是非常忐忑的,谁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平复一下心情后,阮溪开始有条不紊地向沈曦和祁朔从头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
他们一开始最主要的目标也只有操作系统和cpu。硬件方面虽然有野心,但因为半导体产业刚起步,所以他们最初对这方面暂时还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