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我?——朱迪·福斯特对里根遇刺(1 / 2)

《出租车司机》有多大的魅力?朱迪·福斯特又有多大的魅力?或许魅力无法形容,她就像魔箭一般能射穿他人的心。

1981年,美利坚又一位总统遇刺——老美但凡聪明点的总统几乎都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大概这位演员出身的总统还不够聪明吧,他幸运的活了下来——朱迪·福斯特的最疯狂的粉丝约翰·辛克利,在华盛顿特区希尔顿饭店外伏击了刚刚就任的罗纳德·里根,而他的所作所为竟只是为了引起他爱恋到几欲疯狂的女明星的注意。

这个女明星,就是朱迪·福斯特。

或许,约翰·辛克利认为只有这样的牺牲和奉献,才足以吸引心中女神的一次回眸。但他所无法预料的结果是,全世界并不曾因他的精神病史而选择忘记这场荒唐的刺杀,反而把无辜的朱迪推倒了谴责的风口浪尖。

当时,朱迪正在耶鲁大学埋头读书,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她感到分外迷茫,被怀疑,被诘问,被隔离,被疏远,FBI的询问调查,以及来自整个社会的偏见和苛责,风波连绵数月不熄,令朱迪的心情痛苦不堪,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最后,她在一家报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是我?》作为她唯一的表白,此后,她选择了沉默,沉默了整整十六年。

咱英语水平有限,连蒙带猜外加翻译器才弄了这些,其中有些段落实在翻译不出来,只好省略了。

下面是《为什么是我?》的正文。

1980年的夏天,我一边计划着我的未来一边继续着我的生活,我盘算着如何进入常春藤联合会这样的上层妇女组织,我买了一大堆Lacoste牌(好像是鳄鱼商标的那个法国品牌?)的衣服,每天早晨都举哑铃,下午则去打网球。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交型的女孩子,待人友好又广受欢迎,关键的一点是,我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承认。

我至今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三个月以上,没有和同龄的人建立起稳固的友谊。我只有一个童年的玩伴——克拉·利萨。她也是的行踪不定的人,也许她在巴黎,或者在塔希提,或者上帝才知道在什么地方。

耶鲁与众不同,我希望在那里得到认可。我参加了所有的新生活动,让大家觉得我很平常,和他们一样。但是几个星期过去,我发现我不能。我要应酬制片商,要联系经纪人,要摆好了姿势让摄影师拍照。直到至少两年以后,我才发现特殊一点没什么不好,甚至还不错。

其实被别人理解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只能说朱迪·福斯特这样的女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的职业生涯。我喜欢学校。我希望能永远呆在耶鲁,和大家一起,写作业,读死了好久的人的故事,会心地微笑。

重新回到那种天天化妆,被别人称为福斯特小姐的日子让我觉得陌生又不自然。我不想再回那些家里、经纪人、制片人打来的电话,这些只能说明我仍然依赖着他们,仍然需要他们的承认,我那么做也许只是在自欺欺人。

事实上,我的确觉得我是在自欺欺人,哪怕是在耶鲁,我也没有摆脱过演出。

至今我仍对我在耶鲁继续演出的决定惊讶不已,戏剧简直要把我烦死,而我对它一无所知,但是我的一个好友是这出戏的导演,我很多伙伴也在戏中扮演了角色。我想我是为了一个错误的理由在演戏。

很简单,我想让观众、演员和我的同伴们喜欢我。

然后就是那个雾蒙蒙的星期一的下午,我和我的密友(这时就是拉拉了?)正手拉着手在校园里漫步,一个人冲我们叫道:“嘿!听说了吗?里根遇刺了。”

我们继续走着,在晚饭时几乎每个人都问我是否知道总统的情况,然而我的收音机三个月前就报销了,直到傍晚都没有人告诉我是谁要刺杀总统。

晚上十点半的时候,我晃回了寝室。在我还没把钥匙插|进要是孔之前,我的室友已经开了门。

“约翰!”这时她说的第一句话。

“哪个约翰?”我当时有点蒙。

“约翰·辛克利。”

“他怎么了?又给我写信了?”

“他刺杀总统,新闻都播了。”

“怎么可能!你在说梦话吧。”

然后电话铃响了,我接起了它,是我的导师打来的,他告诉我在被捕的人的身上发现了我的照片和地址,我感到泪眼模糊,我开始颤抖,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我失去了控制,我必须尽快到导师的办公室去会见联邦调查局的人。

我冲到一个朋友那里,我等她走出淋浴房时,一起喝了会儿啤酒,试图证明给我自己看我能应付这一切,我笑着,开着玩笑,就像一个不错的演员。

我的朋友把我拉进宿舍,看了我一眼,关上门,问我到底怎么了。我开始哭,然后,带着眼泪,我大笑起来,我停不下来。这实在是太可笑了,太奇特了,太痛苦了。她一定以为我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