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说“意外”有些用词不当,说是二少爷自己“作”的结果可能更贴切一些。在“红军”的3个主力装甲团先后被“歼灭”,火炮团和防空团大部被打残,有生力量近乎全军覆没,战势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谭振华觉得,此时,正是演习“蓝军”某项战术的大好时机,于是便决定执行新的作战计划——对“红军”师部发动空中“斩首”式袭击,以求对“老虎师”的完胜!这个战术其实一直在“蓝军”的战术列表中,只不过呢,谭振华也实在没想到,张小花的一次“劳军”居然就将“老虎师”的军政两位最高指挥官都给“请”了回来,原本计划中的趁“红军”立足未稳,发动对其师部空中突袭的计划就未再继续实施——谭振华认为,这次演习并不是以战胜“红军”为目的,找到“红军”的建制弱点、把“红军”的刀磨快才是最终目标,现在“红军”师长和政委都已经不能继续指挥了,那总得给“红军”方面留一个靠谱的最高指挥官吧?要不然这演习还怎么继续啊?所以这才是叶大参谋长能“活着”发动对“蓝军”最后攻击的原因。至于现在么,既然大局已定,演习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也可以趁此机会帮“红旗安保公司”麾下这支主战力量磨炼一些己方需要掌握的战术。计划开始执行得很顺利,由于“红军”方面的师部位置已经暴露,且其防空力量在之前的战斗中几乎损失贻尽,“蓝军”发动的空中突击几乎未受到有效的狙击,而一时兴起的谭振华则以胜利者的姿态洋洋得意地搭乘第二波次直升机直接机降到了“红军”的师部位置。谭振华的狡黠多智天下闻名,在商场或者战场上,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奇谋妙算,但有一点,无论在前世还是今生,这位二少爷的实际战场经验却约等于零……于是,他就悲剧了。“红军”的临时师部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按照叶飞之前的命令,几乎所有能拿得动枪的都上了前线,此刻,知道失败已经无可挽回,“蓝军”方面必然将对他本人下手的叶飞叶大参谋长军容整肃地端坐在指挥部里等待着他的客人们。本来呢,以一场演习来说,仗打到现在,“红军”就应该弃子认输,谭振华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这并不是真实的战场不是?可他忘了,他的对手是“老虎师”,是遇强则刚,宁折不弯的“老虎师”!所以当谭振华走进了“红军”师部,在见到了叶飞的第一时间,叶飞就一边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一边发动了最后的手段——“红军”师部的营地四周,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布满了高爆炸药,而起爆这些炸药的遥控器,就一直紧紧地攥在叶飞的手中!这些炸药的当量很大,除了将叶飞和谭振华两人都炸得“灰飞烟灭”之外,余波还摧毁了两架靠得比较近的直升机外带搭上了一个排的机降特战队员——这也是“红军”在本次战役中给“蓝军”造成的最惨重的一次损失。对本次的“阵亡”经历,谭振华事后的评价是:“果然,反派要么死于装逼,要么死于话多,评论区诚不欺我!”至此,本次演习彻底降下了帷幕,“红军”几乎全军覆没,“蓝军”方面的损失则微乎其微,可以算做大获全胜,唯一遗憾的是,谭二少爷虽然未被“红军”活捉,却被其最后的反扑拉了垫背,成了整个“蓝军”的笑柄……演习虽然结束了,但这次演习掀起的风暴,却才刚刚开始。以“老虎师”的装备、训练水平,即便是最悲观的人事先也没预料到,在与“蓝军”一个合成旅的对抗中会输得这么惨、这么彻底,这其中虽然有演习设立的背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纵观整个战役过程,也不得不承认,“蓝军”,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他们的胜利并不是侥幸。首先,“蓝军”方面展现出了目前华夏尚不具备的长距离武装力量投送能力,由25架“安124”组建的战略运输机队,能够做到一次性将一个加强合成营的武装力量投送到5000公里范围内有机场保障设施的地点,4个波次就能够投送一个具备完整空地协同作战力量的合成旅,这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发起战役的突然性和主动性,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在全球,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只有一个米国一个罗刹,其中的罗刹还是个半残废,装备倒是还能满足,能不能正常用那就谁也说不好了,而现阶段的华夏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嗯?慢着,谭小子忽然展现出这种能力,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也许,可能,大概……其次,“蓝军”特别重视制电磁权和制信息权,纵观其作战部署以及战役的进程,其在战役开始阶段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红军”方面的电磁情报,并在实际接触开始之初,首先发动了不对称“信息战争”并很快以其掌握的空中及电子优势掌握了这个战场,对“红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有效干扰,导致“红军”方面完全丢掉了信息主动权,防空能力等同虚设,就连基本的实时通讯能力都丧失了,指挥效率回归到了二战前水平,导致的结果就是,空有强大的装甲力量,却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最后成了“蓝军”的靶子。再次,“蓝军”的绝大部分装备质量虽然略领先于“红军”但并未达到夸张的地步,在装甲装备数量上更是居于下风,但“蓝军”更追求装备之间的配合和互补性,战役的后半段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实打实的地面对垒中,“蓝军”的装备和战术充分发挥了各兵种、各装备之间默契的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打击体系。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便是剔除电子干扰这个因素,“蓝军”依然能有效地防御住“红军”方面装甲集群的冲击——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蓝军”的装备无非来源于华夏的出口型和从“独联体”各国搞来的那些前苏俄制式装备,这些东西在单项性能上未见得能领先多少,但经过“蓝军”部队的体系化整合后,发挥出了1+1﹥2的战力效果,这提醒了华夏军方,建立体系化作战思想的重要性!而且还有一样,谭振华已经交代了,那两套“电子战吊舱”其实就是4014所与“香江防务公司”按照他提出的技术指标联合研制的样品,换句话说,华夏自身就拥有制造这套系统的能力,他甚至还说了,连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他也有!只是看来又要难免被这家伙赚上一票了。最后,“蓝军”在整个战役中战术执行的坚决程度、对各种非对称战术的应用特别是心理战的应用也可圈可点,不客气地说,“红军”从头到尾都是被“蓝军”牵着鼻子在走,这一方面是因为“蓝军”的战士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这些手段玩的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红军”方面对这种对抗程度的演习,明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是那句话,演习,是为了实战做准备的,在演习中输得再惨也不可怕,只要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