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及此,荆牧心中一阵刺痛,眼中倏然溢了一眼清泪,踱到东壁摘下那柄鞘色古驳的长剑,拭了一回,又恐卓北庐见笑,忙背着两人轻拭了泪水,这刻慕容焉闻言却早已肃然起敬,凛然惊道:“荆大哥,莫非令尊是贵国昔日的折冲大将军,剑中无敌的荆筱前辈?”
两人说到荆筱,卓北庐也忍不住心中讶异,心头一震,这荆筱他是知道的,当日远在中原时就听说过此人,当年燕地三国各居一方,慕容在东,段国在西,宇文在北,三国之间频频交恶,倒是苦了燕地的百姓。段国的折冲将军荆筱力主三部议和。一日,家仆捧剑侍他游于段国与慕容交界的马儿山曲水亭,正遇到一年轻人也燕游至此。荆筱见他气宇高素,健仆捧剑随行,看来也是好剑之人,当下与之契阔交谈,两人虽年纪有别,却是志趣向投,一见如故,谈到兴处,拔剑飞斛,结为忘年之交。后来,荆筱方知这年轻人正是慕容国国君的长子,鹰扬大将军慕容翰。当慕容翰知道了他是段国的折冲大将军,对他愈加敬重,两人携手共游,每每谈及三国大事,俱嗟叹同族相残,有伤天和,心中不忍,遂共创了一套剑法,共三剑二十七式,剑法如三鸿戏于九天,暗示了当世之务为三国和存之意。自此以后,两人便各自回国请和止战,荆筱更退兵三十里以表诚意。
对于议和,慕容倒没问题,因为当时段国乃三国最强的,段国素有拥兵二十万,早有一统燕代之意,岂恳就此议和,倒是荆筱自己,反被几位将军污告段国国君疾陆眷私会敌首,通敌卖国,疾陆眷闻言大怒,正要下令制他死罪,这时荆筱的胞弟,平北将军荆冷峰为示忠心,竟大义灭亲,将他兄长的人头献给了段王。这件事就这么揭过了,荆筱虽然死了,但却留下了一身的骂名,却想不到眼前这个农家养大的少年荆牧,竟是荆筱的儿子。
卓北庐听毕,攘臂面色一庄,肃然说道:“想不到荆大哥原来是名剑之后,小弟失礼了,令尊秉志弥固,大名小弟在中原已有耳闻,渴慕已久,只是无缘拜会,今日能相见到荆大哥,已足慰平生了。”
荆牧转过身来,轻笑了笑,道:“倒是小弟让两位见笑了,兄弟失礼了。”
慕容焉也道:“荆大哥太谦了,想令尊当日为燕地三国之和,甘愿赴死,其人圣哉,其志壮哉,此大胸怀岂是玩权争势之人所能知。此正是大丈夫所为,小弟只恨缘分浅薄,未得早生十年,趋承教益,恨甚!”
荆牧本已让自己莫要人前出丑,如今听慕容焉一席话,刚平定未久的心清,立即又起波涛,仰天瞑目,眼中倏然坠泪,半晌却听那卓北庐问道:“荆大哥,你剑术超群,乃是怀瑾握玉之士,却为何委身竹林清溪呢,以兄弟的才俱,在段国定能安邦定国,何不出身为仕,以图大志?”
荆牧叹了一声,悠悠地道:“家父生前曾对我说,慕容只能和而不能战,战则必败。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以此言为训,三国本是同族,却要同室操戈,眼看千万人将倒于铁骑刀矢之下,三国之人于心何忍?”
卓北庐闻言愈加敬服,慕容焉却道:“卓兄弟,荆大哥并非不入朝野,乃是静候时机,想三国大事,三国人为之。荆大哥与我虽不同国,但是同族,都有框辅三国之责,正所谓大义所在,当仁不让,就连我这个瞎子,也常有报国无门之慨。”
荆牧闻言,希心高远,脸色萧萧穆穆,伫立久之,脸上神色一庄。倏地上前抓住慕容焉的双手,动容道:“慕容兄弟真知我也。如今慕容部虽弱,但真正动起刀兵,段国未必能如愿以偿,他日我或能为国提剑,但未必就能救得了段国。慕容未必如看上去那么弱得不堪一击。在下虽为庶人之身,犹不敢妄自菲薄,常怀布衣之志!”
慕容焉道:“大丈夫既得父母生此有用之身,岂能无志,荆大哥正当如此!”
荆牧眉锋凝郁,神色萧远,飘然轻举地踟躇道:“但我志不在富贵,而在苍生,这也正是当年我父心中的蕴结……”
慕容焉心中不由微微一震,目虽无视,却突然射出奇光,道:“小弟不才,敢问大哥的布衣之志又是什么?”卓北庐闻言,也点头同意。
“我既为段国子民,当思报效进忠,手挥此剑以供国君驱策。但父志不可违,苍生何可欺?大丈夫当手舒此剑,止息同族干戈,以止三国万剑。”
慕容焉击掌叫好,道:“好一个挥剑止战,以一止万,兄弟不才,早有维系同族三国之志,苦于孤力无援,力不从心,今日见大哥虽为布衣,依然志大宇宙,勇迈终古,汲汲拭剑不倦,小弟实在惶恐之至。既有大哥同行,此路虽漫漫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心中再无牵挂,若是大哥不弃,小弟愿意追随麒尾,随时甘受驱策,请受我一拜!”
卓北庐闻言,也精神一震,同时恭身拜下。
荆牧急忙将两位兄弟扶起,重重地点了点头,亦紧紧握住了慕容焉,人心知肚明,不言而喻。
卓北庐神姿峰颍,仪态昂扬地道:“兄弟虽为晋国人,但见两位兄弟义薄云天,布衣远志,却也愿为两位兄弟舍身抛命,尽分寸微力。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兄弟何其幸甚,只不知两位兄弟可愿折节下交,视小弟为兄弟?”
荆牧闻言,早一把拉住了他不放,三人手手相连,相顾而笑。
荆牧道:“今日你我三人既然同心一事,何不定下盟约,同辅三国和存燕地,必得不昧今生,方不负今日一见,两位兄弟以为如何?”
那卓北庐早有此意,闻言首先赞成,慕容焉已无异意,但荒野竹院,实在没有香烛丹书一般事物,当下荆牧取了三支雕翎箭为香,三卷《诗经》作为丹书,三人出了木屋,插箭于院中古松之下,但见一株古松、半弦明月,斜月空庭,三兄弟长跪于地,顿首三拜。拜毕,三人执火焚烧丹经,再拜,荆牧朗声吟道:“大晋永嘉九年六月七日,弟子世下愚人,焚烧丹经以告天地:治世重文学之士,乱世发草泽英雄,弟子苟生于天下飘零、燕民自戮,虽行布衣之身,但素怀匹夫报国布衣之志,今日我荆牧、慕容焉、卓北庐三人同怀瑾玉,诚以不才之身跃马潮头,挥剑为民,虽百死而无一憾也。今以古松弦月为证,他日弟子若违此言,当受万箭穿身而死,弟子无悔。”
“弟子无悔!”慕容焉与卓北庐朗声应道。
言罢,三人再拜,相携而起,互报年齿各叙年纪,荆牧最长为大哥,卓北庐次之,慕容焉最小而为三弟。当下慕容焉拜过大哥二哥,卓、荆两人也各自还礼,接着卓北庐也见过大哥,三人行礼已毕,俱是大喜,正是情投意合,相见恨晚,把臂相谈,以兄弟之礼相叙,那荆牧知道慕容焉饿了,拉两人屋里叙谈,自己却去杀鸡煮黍,慕容焉与卓北庐要去帮忙,荆牧死活不肯,二人只好归屋叙谈。
而卓北庐迳拉了慕容焉临窗高谈,两人古今逸事,南北剑术,三坟五典无所不谈,卓北庐与他谈得愈久,愈觉此人见识超凡,深不可测,他虽然双目已盲,但较以前所见的任何高人不差,心中暗震。慕容焉此人和荆牧又自不同,荆牧雄武非凡,志比天高,铁血丹心,而慕容焉却似高鸿在天,深不可测,但勿庸违言,两人都是当世罕见的奇才。
不刻功夫,荆牧业已将饭菜备好,当下三人高谈阔论边吃边谈,四碟两碗,无非豆腐面筋青菜之流,外加一只鸡,饭菜虽然简单,却大大增加了谈锋,一顿简简单单的鸡黍饭菜,一直吃到三更天。虽道时光易过,白驹过隙,三人却毫无疲倦之感,连碗箸也仍下不管,竟去了西首卧室,促膝长谈,移幕达晨,一直到第二天巳牌时分,方抵足而卧,一觉醒来,天光业已大亮,三人起来,不禁相携而笑。
慕容焉问及卓北庐行止,方知他正要东行慕容,去慕容的国都棘城。而慕容焉也要回令支城了,说到话别,三人无不黯然失色,慕容焉却笑了一声,道:“你我兄弟三人既已结为兄弟,自当依誓言而行,各行其志,各为其事。今日之别,他日定有聚首之日,到时再优游林下,携手烟霞,岂不更佳,壮士若怀惊天志,一鸡一黍可安身,我们三兄弟何不就此定下鸡黍之誓?”
荆牧闻言,拍案相应,当下三人共约倾力辅三国和存于燕,止息干戈,他日事成,再会于此地,食一鸡一黍相庆,携手出如烟霞,作林泉中人。三人誓毕,把臂良久,最后一笑而别。有道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天下有情聚复散,昂藏七尺各赴志,三尺青锋倾寰中,翼遮半天此为誓。
荆牧揽衣踯躅,挥袂霑襟,挥手送别二人。卓北庐因为与慕容焉顺路,便送他入京,三兄弟初一结拜,竟又分散,江湖儿女,多半如此……
慕容焉和卓北庐出了竹庐,直奔辽西城,还没行到城南的风仪门,迎面行来了几匹骏马和一辆马车,那辆马车两边的幔帘都已挑开,其中端坐一人,满头大汗,神情焦急,正是魏笑笨其人。这刻他正吩咐几个骑士分头行走,不料正好看见慕容焉和卓北庐两人,忙命人停车,急急行过来,拉住慕容焉大笑。
慕容焉和卓北庐都吓了一跳,卓北庐还道他要对慕容焉不利,一脚踹将出去,顿时把魏笑笨踢得连翻了几个跟头,连叫几声妈方才停下。待到慕容焉听出是魏笑笨时,那魏笑笨却已飞滚到了两丈开外,眼珠一个劲儿地翻白,任他喘了大半天也没爬起来。这时,与他同行的几个骑马之人上前扶他,其中一人正是赵千里,他看了魏笑笨的模样,愣了半晌,有些瞠目结舌地怀疑道:“万里兄,你……不是武功很高么,怎么……”
魏笑笨龇牙咧嘴,闻言陡地暴跳如雷,双目火赤地顿脚直骂道:“你知道什么,这人一脚少说有一千好几白斤的力道,若不是他搞偷袭而且我又故意让他踢中,就算他是四条腿的螃蟹,也修想近得了我身前四尺!”
慕容焉急忙向卓北庐解释双方误会,当下两人急忙过来,卓北庐向魏笑笨道歉了一回,魏笑笨冷笑一声没有理他,却转向慕容焉道:“这个人刚来到令支,难免有眼不识老泰山,不知道我魏笑笨乃是此地新进的最有前途的地皮,我就不和他计较了……”他鼻青脸肿,哼哼地瞪了卓北庐一眼,转想慕容焉道:“焉兄,我可找了你半天了,我还以为你……你被那个死女人整死了呢。”说话间便拉慕容焉回去。卓北庐见慕容焉已然安全,当下遂抱拳告辞,约他在慕容的京师大棘城再会。
慕容焉知留他不住,与他执手为别。卓北庐深深地点了点头,振衣而去。这一幕倒是看得魏笑笨一愣,当下他拉着慕容焉上了马车说话,回头又知会众人一起回去。他先问了慕容焉这几日的经历,几乎惊得目瞪口呆,直至回到了住舍,仍拉着他不放,一直听完了慕容焉两日来的经历。
待到慕容焉问及琥珀郡主如何整他,魏笑笨脸上一红,支支吾吾嗫嚅了半晌。原来,当日他被绑到那个几丈高的翘跷板上,吃力上下猛压,一直晃当到了第二天的午牌时分,结果绳子一断,他自然落了一身狼狈。弄了一身马粪不说,这一跤更是摔得七荤八素,头昏脑黑,加之又累又饿,大休息了半晌便急急回城。谁知到了城外,猛然想起自己这副模样实在丑得不堪入目,不宜公然上街现世,所以一直在一片林子里猫到天黑,直到入夜关闭城门时,方缩头缩脑地溜回了公子府。
其实这件事,右贤王段末杯也略有耳闻,但慕容焉与魏笑笨并非是府中的一流剑客,对此事并未太在意。毕竟,怎么说琥珀郡住乃是自己的堂侄女,后来当魏笑笨要他寻找慕容焉时,他也只是随便给了他三个下人,魏笑笨嫌人手太少,就运用自己的‘鼎鼎大名’,将赵万里几人也动员起来,但他却从来没骑过马,又怕在众人面前丢人,结果就要了辆马车,只说慕容焉可能受了伤,结果赵万里几人竟然信了。好在他运气够好,否则还真难找到慕容焉呢。
当然,魏笑笨自己跌了一身马粪这件见不得人的事,他一点口风也没漏。至此,琥珀郡主的诡计大见功效,方告一段落,但几日来却害惨了慕容焉和魏笑笨二人,这次能再次相见,顿有隔世重逢之感,魏笑笨这次被琥珀郡主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今一提到她,便被气得嘴歪眼斜,最里不停地哼哼冷笑,提副顶级阴险的模样道:“这回她这个鬼女人算得罪了个瘟神,惹毛我了。想跟我这个极品斗人王过不去,我看她这次是大笸箩扣王八——跑不了,哼哼!”他下定了决心下次见到她定要一脚踢到树杈上弔起,看来这趟真是王八瞪绿豆——和她对上了。
慕容焉见劝他不过,提心吊胆地摇了育头,叹了两声。到是卓北庐此人,魏笑笨在嘴上一直嘟囔了大半天,看来他对那莫名其妙的一脚很不服气,两人话毕,天光业已不早,两下当下散了各自休息。
却说时光易过,展眼又过了两日。近日来,公子府越发地热闹起来,府中的剑客们个个磨拳擦掌,象是发|情的野鹿一般,象是要发生什么事。魏笑笨很是好奇,一打听方知,左贤王段匹磾三日后将在他的怡格西苑设宴,宴请右贤王段末杯、北山公涉复辰及其幕下的剑客赴会游宴集聚,赏花品剑。名字虽然雅致不凡,说到底,不外是辽、山、兰三府称此机会互展实力,所有人的眼光都盯着将至的天演阁扶摇台的剑决。其实这还在其次,更令人瞩目的是,这次赏花品剑还请到了名震天下的绝色佳人——薛涵烟席间鸣筝,这点才是令这些剑客疯狂的原因。
“绝色佳人,那一定是个美女了?”魏笑笨一听有美女看,顿时精神大振。当下象打探军情一般对这个叫薛涵烟的少女打听个不停,被问者实在烦死了,他一直问个不停,就差没查她的祖上八代了。不过,说起薛涵烟此女,确是名副其实的倾国佳人、上苑名花。古人说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看来诚不为虚。薛涵烟本是晋国蓟州人,家中本是历代簪缨相传的钟鸣鼎食之家,但若大的一份家业传到他父亲这辈儿,家道中落。有道是乱世红颜,自然命运多舛,因为她生得太美,十四岁时父亲便不准她出门。但日月又岂能被乌云掩其光华。一日,她憋得生厌,趁着月夜偷偷与两个丫鬟出城一游,结果被途人看到,惊为天人,晋人都说蓟州有蕊宫仙子下凡,此说不久就传遍了蓟州,人称‘芙蓉眷主’。
直到她十六岁方被时人所知,顿时芳名传遍蓟州,方圆百里之内的女子都以模仿她为荣,而她常梳的髻式竟传于天下,时人称之为‘涵烟髻’。但奇怪的是,以她的天人之貌,一直竟没有人前来提亲。她的父亲后来多方打听才知,这背后竟是晋国的蓟州刺使在暗中阻挠。原来,晋国对于女子出嫁列有法令,晋武帝于泰始九年冬十月曾诏令天下:“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而蓟州刺使暗中令人不敢前去提亲,就是等她十七岁那日,将她纳如缴中。
但天不随人愿,这蓟州刺使如意算盘打得倒好,但薛涵烟的父亲也不寻常,竟将她许给了晋国大司马、幽州牧王浚,如此一来,蓟州刺使即使胆子再大,也不敢与王浚争风。谁知正在此时,薛涵烟在代国寄居的兄长薛柯又将她许给了代国国君拓拔猗卢。薛涵烟伤心欲绝、心恢意冷了,仅有的两个亲人都将她作为礼物许人,一气之下,暗中出逃,结果王浚大怒,以为代王暗中将她抢去,用代王违抗晋国皇帝的借口,与代国倾国大军战于晋阳,死伤无数。
而薛涵烟也称此机会逃到了段国,投靠他的表兄——段国的殿前常侍张房华。这个在段国为官的表兄张房华,官拜常侍兼奉车都尉,深得段王疾陆眷的宠爱,此人不但通晓博弈蹋鞠,而且擅于察言观色,每每在王驾左右,出入随从。
薛涵烟这个女子外柔内刚,自她被父兄出卖,整日面罩素绡,三年不与任何男人说话,即使她的四个侍女也相貌秀美。她们的芳名就是她们玉首上所挽的髻式,分别叫望仙、百合、欣愁、芙蓉。听说望仙是一个梳着望仙髻着淡红装的少女,百合梳百合髻着淡兰装,欣愁头挽欣愁髻着淡紫装、芙蓉是个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薛涵烟一路到此,虽已尽量掩饰行藏,却还是被人看到,那人还写了首诗:“燕代何千里,荏苒数十年。玉趾越蓟北,所途落鸿雁。”结果,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路上自然惹了不少的麻烦,若非如此,右贤王段末杯也不会为伊寻花了。
魏笑笨听到这裏,几乎当场喷血,这种即能看人打架又有美女看的事,他自然十分乐意参加,孰知那人最后一言,一棒将他打入了无底深渊、一脚踹到了大冰窖中——原来要参加这次赏花品剑的盛会,只有公子府中的几个上乘剑客才能随行。但他的剑术莫说是上乘,就连下乘的剑客,轮一百回也轮不到他,难怪他气色如此之差,生象是刚被人海扁一顿一样难看呢。
究竟这几个剑客如何选法,恐怕只有段末杯自己心裏有数,但每个幕客都希望自己在入选之列,魏笑笨为了这件事,上窜下跳在王府中跑关系,有拿仅有的那点银字去贿赂右贤王的贴身健仆般洛,结果被般洛一口唾沫喷了一脸地骂了回来,还让他先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的尊容。这件事对魏笑笨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回到慕容焉精舍中不高兴了很久,慕容焉一问,他只说自己发愿要学剑术,结果还真是说学便学,马上就拉着慕容焉教他,他的样子倒是吓了慕容焉一跳,但真到学时,又嫌‘太微剑法’过于繁复,瞎闹了一会儿,便没了半分火气,连道不学了。然后就开始静了下来,比慕容焉还静,直待慕容焉问清个中底里,方心中暗笑作罢。如此过了一日,第二日,魏笑笨愈加穷极无聊,直到第三日,方真正彻底失望,不再妄想。
话说这日金乌西坠,圆月东升,正值十五月圆之夜,斜云空庭,露下花鲜,待到花灯初上之际,段末杯早命人在府外备下车马,选了十五位门下随行,他们分别是仆从般洛,常侍胡芸,三名捧花的侍女和十名剑客,这十名剑客都是府中的高手,他们分别是沈越、莫北平、段北螯、刘瞿中、房锐、段伸、公孙别、马其远、何运之、李衞十人。待一切备足,众人簇拥着段末杯出门登车上马,直驱左贤王段匹磾的怡格西苑。
马行无止,不足碗盏之功,车驾便西行到了一座府邸,此府南临御道,坐北向南,非常宽大。远远观去但见高庭大院,玉墙朱门,门首两旁早挂满了九龙七凤碧华灯,门额翘悬一匾,上书‘怡格西苑’几个大字,气派不凡。
这刻,那朱漆大门已然敞开,门首早有两列十名样貌端正的男女恭候两旁,众人见到右贤王段末杯驾到,几个男仆上前伺候车马,女侍裣衽恭迎。段末杯下了马车,吩咐三名侍女小心奉花,自己迳自率着诸人振衣直入,直驱步云阁。一行诸人穿过叠门重院,终至一院,十丈外便闻到歌乐之声,抬头一看,但见院中一座三层大阁面对一座高轩拔空而起,灯火辉煌,阁中早已人影绰绰。
段末杯刚刚行到,左贤王段匹磾早长笑着迎了下来,一干幕中剑客纷纷上前见礼,段匹磾摆了摆手,大笑携了段末杯的手直上步云阁,方登三阁,但见此阁中出人意料的宽阔,四周俱有齐腰高的雕栏玉砌,刻下阁内早于东、西、北三面设了三排宴席,前面各设一席,乃为两位王爷和涉复辰所备,北面正中之位当然为两位王爷的王叔涉复辰所备,而三排定是为三府幕下的剑客准备的,其间早置下美酒佳肴。只留下中间一片宽敞的空地,不用说定是预留比剑用的。
两人一旦入阁,突然听到一声豪气干云的长笑,迎面正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鼎胜之人,但见此人五官精悍,双目熠熠,颌下长着三寸来长的胡须,身上干净利索,今日竟是梁冠长衫,一身晋装打扮。此人一起,他身后十来个剑客俱随而起,两位王爷见了此人,俱行礼口称“世叔”,不用问,此人必是段国仰视青云白日的涉复辰无疑。
涉复辰笑着摆手道:“两位贤侄不用多礼,今日名为赏花品剑,为何那薛涵烟还未到?”
段匹磾看拉段末杯一眼,一笑谓涉复辰道:“世叔不必担心,你我且先入座,稍待片刻自有下文。”言毕延请段末杯及其门客西厢入座簟,当下一干人纷纷入座,旗帜分明各居一方,涉复辰辈份最高,居于正中,三府门客见主上落座,纷纷法随依次坐下,这时正是明月临阁,流光徘徊,左贤王段匹磾举手击掌三声,二阁顿时歌乐声起,随着乐声,下面涌上来十个衣着款款、秀美不凡的少女上来,但见她们个个环佩翩翩,香风袭袭,踏乐姗姗而行,若穿花的彩蝶,棚棚而飞,舞态徘徊,一段稚子舞跳的煞是好看。
三府门下的幕客大多乃是习剑之人,平素为求术业精进,难免于斯一途有所缺憾,如今阁内香风袅袅,花貌盈盈,多数五色目盲看花了眼,右贤王段末杯看了段匹磾一眼,两人目光齐齐投向了涉复辰,但见他眼光留恋于群美之间犹显不足,这副神态倒是让两位王爷相视一笑,纵目四览,发现场中的剑客大多目光留恋,只有十个三府的幕客渊停岳峙、安然不动。其中有右贤王段末杯幕下的沈越、莫北平和段北螯三人,段匹磾幕下的薛冷心与顾无名二人,而另外五人,俱在涉复辰身后,这五人俱是中年人,相貌各异。其中一个净面无须,手摇折扇,却是中原晋国士人打扮,想来定然是个文人。这些人目无旁视,虽然注目场中,但目光却并未随着那些女子的舞步移动分毫,显见并未真正放心其间。段国早有传闻,说辅武王涉复辰手下有‘两张羊皮’,厉害无比,两张是张决天、张决日,羊指的是羊翼,皮是皮日坚。他们死人乃是辅武王手下最厉害的剑客,今日都在场下。
一番歌舞已毕,这些少女尽皆退下,涉复辰叹道:“我段国人俱说贤侄门下客多如过江之鲫,但依我,世子府中的爱姬何止百媚?”
段匹磾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笑道:“叫王叔与王弟见笑了。小侄平日最喜结交义士,顾赏名花,有道是生死有定,不可预定,与其苦心绸缪,不如及时行乐的好,今日天气清朗,花好月圆,正当开筵坐花,飞觞醉月,而且……”段匹磾意气自若地微微一笑,一顿复道:“我们今日既是为拈花品剑,自当先让诸位,还有薛姑娘鉴赏一下我与末杯贤弟的名花。”
“涵烟薛姑娘?”他话犹未毕,三府的剑客早交头接耳,甚至连涉复辰也未能例外。涉复辰四下扫了一眼,大为惊讶地问段匹磾道:“王侄,你说要薛姑娘品鉴,可她如今不在此地,就算有名花,又怎么赏?”
段匹磾抚掌一笑,当下吩咐侍女奉请两株名花,迳自振衣而起,踱到南面空栏望月之处,扬声向南面高轩恭声道:“薛姑娘,敢问姑娘是否玉趾已到,可否长灯?”
他一言方毕,对轩倏然间灯火剔亮,华光溢彩,顿时看到对面轩中设有一幅红绡合围一帐,中间四名貌美如花的侍女,但见他们个个粉脸桃腮,乌云玉面,却不着绮裳,其中一个梳着望仙髻,身着淡红色的佳衣,一个梳百合髻着淡兰装,一个挽欣愁髻着淡紫装、一个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聚于一处,如一束鲜花散作四朵,娇嫣不群。不用问,他们就分别是望仙、百合、欣愁、芙蓉四美了。
四个侍女侍着中间一个浑身素衣、白绡罩面的女子端然正坐于一香案之前,案上早设有一筝,一坛晋南的天泽香,众人虽然只能看到她秀发如云,高挽涵烟髻,那翩翩的云髻益显得她玉姿柔媚,身材窈窕美极。这且不说,光是这副陈设就使人觉得意境高致,格格不俗,顿然有令人仰止、高远无极之感——对面立刻变成了香国楼台了。
这刻,四女中的青衣少女,向这边阁上段匹磾裣衽一礼,莺声呖啭地清声道:“请恕无礼,让左贤王及众位佳客久候了,我家小姐已到,还请诸位恕小姐不言之罪,王爷既言今晚为赏花品剑,小姐之意,王爷尽管实行,不用多作理会我们几个看客,左贤王请!”其声音盈若莺啼,字字扣人心扉。
段匹磾闻言,半晌方连道岂敢,三府的幕客听说名闻天下的薛姑娘已到,纷纷起身观望,但又碍于三位主公在场,是以不敢造次围到南厢观看,只得点足而立,但好在他们修为各自不弱,眼睛特别好使,这刻正好可以发挥特长。此阁与彼轩相隔不远,但对面灯火敞亮,所以都能看得清楚。但唯觉遗憾之事,乃是熠熠清辉之中,玉人掩面,撩人神思。但人就是这么奇怪,愈是看不到的,人愈是想探个究竟,看清那白绡面巾后面的美靥。
此女一现,顿时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自从她的玉名不胫而走,就比寻常的绝色佳丽凭空多了一曾神秘的吸引。莫说是两位王爷,即便是涉复辰,无不注目而不能稍离,但碍于众门客在,不好太过失态才强抑着未起身观望。纵是如此,却早先自沉醉,心裏却早将目光睁到最大,恨不得亲自撩去她颊上面绡,一睹芳容。
左贤王段匹磾轻咳一声,道:“在下何幸能请到薛姑娘,这就请姑娘法目一赏名花。”
对轩五女闻言,纷纷裣衽谢过。段匹磾踱回东首座上,遥空拍了拍手,顿时有两个男仆取了一张高案过来,置于南厢,此案比那云纹雕栏稍高尺余,刚好可被对轩的薛姑娘看到,不问可知乃是放置株花之用。段匹磾正要吩咐下人取花,正在此刻,有一健仆突然喘气地跑上来,跪地急急向段匹磾道:“王爷,不好了,不好了……”
众人闻言俱是一惊,段匹磾面上一沉,心中没好气,隐忍嗔道:“不懂规矩的东西,嚷些什么,有话说清楚。”
那健仆闻言,方知道自己失态,心中一惊,一时吓得反倒说不出来。半晌方道:“王爷的那株丁香死了……”
“什么?!”段匹磾闻言果然大怒,棱棱颊间,透出一种威煞之气,拍案而起。右贤王段末杯也是一惊,按捺不住心中急躁,急急问道:“本王的那株豆寇可曾死了,快说是怎么回事?”
那健仆似是被两位王爷吓了一跳,冷汗洋洋,扁着嘴,上下牙床直打颤地哆嗦着道:“右贤王的豆蔻……没事,但……但那株丁香一直由我和四个兄弟看护,置于房中,并未见有任何人踏入半步,不知怎么回事,方才进去一看,花竟枯蔫了,但……又不象是人为所至,所以……”
右贤王段末杯听自己的豆蔻无碍,立刻转急为喜,稍放下了心。左贤王段匹磾却早不奈烦,勃然变色,两眼一睁,怒声截断他道:“你们可曾为其淋水?”
那人面如死灰想了一下,诚惶诚恐的回应道:“今日巳时女护兰曾淋了一回水,但……”
段匹磾不等他说完,气急败坏地截断道:“真是扫兴,你去把那个贱卑拿下,斩断手脚弄作花肥,看那花会不会开。”
健仆闻言,早吓的战战兢兢,挪不动身,右贤王段末杯却摆手谓段匹磾道:“王兄先别动气,事情真相未明,不教而诛怕是有煞风景,以小弟看那女护兰未必有胆冒犯兄长,不如问请再行发落。”
段匹磾铁青着脸,强抑怒气点了点头,这其间,那涉复辰一直一言不发地察言观色,缄口不语。说话间,两个侍女将两株花过来,段匹磾一看,前日还玉骨灵香的丁香如今果然全已枯蔫,几个看护和那女护兰也俱被压到了阁下。段匹磾怒眼圆睁,正待发作,对轩那个头挽望仙髻、身着淡红装的女子,紫柯而起,金莲叠叠踱到轩缘,莺声传声道:“两位王爷,我家小姐略知花艺,最好博物之学,花虽枯调,但世间繁花无不荏苒间辗转如斯,飘落红尘化作泥,我家小姐却愿一观,不知两位公子可肯赐否。”言毕,婷婷独立,妙目却注定了段匹磾,敬候回音。
三府的所有幕客,包括三位主公在内,闻她隽逸清丽之言无不一怔。段匹磾更为意外,想不到一株枯花,竟能驳红颜一视,但薛涵烟的见识胸怀更令他讶异惊佩,相比之下,作为左贤王的段匹磾又岂能不及一个女子的胸怀。当下他遥遥抱了抱拳,倏而突然大笑道:“晋人有句话叫‘花为悦己者容’,此花虽调,但能得薛姑娘灵眸一顾,真是它几世的荣幸,倒是我这个左贤王,胸怀反倒不及姑娘了,让姑娘见笑了。”
这少女名叫望仙,闻言又裣衽行礼一回。
当下段匹磾便吩咐人将两株花送到对轩,一面挥手令人将阁下众人放了。一场狂风暴雨就这么被薛涵烟的一句话化作了绕指柔。众人听薛涵烟姑娘要赏花,还以为能借机看到天人之姿,纷纷向对轩观望,哪知涵烟姑娘只伸出纤纤玉手接过两花,细细看了一回,却始终未将面上白绡摘下,令众人大是遗憾,但见她那双纤纤柔荑抟雪作肤,镂月为骨,令人心想神驰,只此一端,众人也能想象得到她那惊世骇俗的容姿。
薛涵烟看了那枯萎的丁香,款款在案上向那青衣女子写了几句,那青衣女子芙蓉点了点头踱到北轩,清声道:“此花之死是因为花茎上误被一截桂枝插伤,想来是种养此花之人,不小心将一截桂枝挂入花茎,才至其死。花草树木无不遇桂而死,难怪!”
方道此时,众人才知个中底里,无不大感讶异,心中不由暗暗一震,深敬这薛涵烟广见博闻,这刻所有的人都揣着一个同样的念头,那就是一睹这个才艺不凡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一直浅言默笑的涉复辰闻言,站起身来连道“佩服”,轻拍了两掌,道:“薛姑娘果然见识不凡,本王实在佩服得五体投地。方才姑娘说最好博物之学,正好本府幕下正有一清客名叫风迟山,雅性好博知古事,颇善此道,听说末杯贤侄也有位常侍胡芸先生,人称此人胸中有柴棘三斗,今日两人都在场下,何不让他们两人即席一论,以博薛姑娘一闻?”
右贤王道:“世叔有请,岂敢不从,且小侄常恐微言将绝,世无清谈,今日正好复闻斯言,何乐而不为?”
薛涵烟点了点头,那青衣的芙蓉姑娘裣衽一礼,向涉复辰道了谢。这刻涉复辰身后那个净面无须,手摇折扇的士人振衣而起,向三府主人先抱拳一礼,转首注目右贤王段末杯背后的胡芸先生,道:“清客风迟山,不揣冒昧,不知胡芸先生可否赐教?”
那胡芸先生本也是中原人,一年前拜为右贤王段末杯幕下的清客,此人也是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中年人,他闻言询问地看了段末杯一眼,见他点了头默许,方起身向风迟山回礼,笑道:“岂敢,还要风先生不吝赐教。”
今日这场夜宴本为三府赏花品剑,却半路先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试,倒是令众人耳目一新。其实场下的剑刻大多来自晋国,所以或多或少都稍通汉学,至于三位主人,那更不用说了,段国的皇族贵胄、达官贵人都自幼佩有汉师,虽不说是精通四书五经,但也广有涉猎,这场比试也就不足为怪了。
风迟山道:“哪风某就有僭了,既然薛姑娘爱花,我们不妨从花开始,其实关于此途,我一直有个问题甚为不解,想请教先生。”
胡芸道:“请讲!”
风迟山洒然一笑,轻摇折扇道:“区区不才,少年时曾远游西域,有一天见到一个老人捧了一株花,这株花我在中原从来没有见过,它有花叶,但却没有根,可以不在泥土中生长,但开出的花却普通得很,请问胡先生可知这是什么花?”
胡芸闻言,不禁暗自一愕,忍不住心中讶异地想了半晌,竟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此是何花,但对轩的薛涵烟却暗中一笑。右贤王段末杯看自己的门客第一个问题便被问住,很是不满。胡芸苦思苦想了半晌,但历代古书中似乎并未记载这样的花,嗫嚅着道:“莫非是菊花?”
风迟山笑着摇了摇头,胡芸一愣,接着又猜昙花,但风迟山俱笑着摇头,最后他看众人等得太久,遂道:“在下实在孤陋寡闻,恕不能回答风先生的问题,请先生教我。”
风迟山扫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似未曾想到,遂笑看了胡芸一眼,信手一指,转谓众人道:“此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人初时不解,但继而突然纷纷大笑不止,风迟山所说的花不用泥土,岂不是一个‘芸’字,因为花生云上,自然用不着泥土,又生长在西域胡地,所以乃是‘胡芸’,岂不正是指的是胡芸本人,倒是他最后一句,‘开出的花却普通得很’分明指他相貌不美,说穿了,岂不令人当场笑倒。
那胡芸脸上猛地一红,顿时被气得半死,大怒道:“风迟山,你……你敢污辱我?”
风迟山长笑一声,急忙故作抱歉地行了一礼,道:“岂敢岂敢。既是博物之论,胡芸先生乃是天地一物,如何竟不能拿来一论?”
胡芸闻言益加气愤,段末杯也跟着脸上无光,当下嘴唇紧闭,一言不发。谁知那风迟山还不罢休,接着道:“在下还有一事不明,正要请教:世上有一种东西象狗那么大,样子长得却很象黄牛。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胡芸闻言,又一下被懵住了。这个风迟山可真难缠,所出的问题越来越怪,胡芸这次不敢再随便出口,生怕再惹出笑话来。但这个问题实在令人好奇,所有的剑客包括三位主人,都不禁一怔,拧眉细想,但终于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风迟山只是摇头,最后胡芸实在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众人纷纷让风迟山说出。
风迟山望了精神颓废的胡芸一眼,安慰地道:“胡先生不用担心,这次说的东西与你无关。它不是别的,乃是牛犊子!”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击案大笑,连连称妙。
胡芸气得脸色大变,转脸望了段末杯一眼,见他转首不语,颇不高兴。旁边的涉复辰急忙笑着朝段末杯道:“末杯贤侄何必如此在意,他们几个小娃儿即席谈笑,有何可虞,我们且来饮酒,看他们继续!”
段末杯脸上勉强一笑,恭声应命,敬了涉复辰与左贤王一回。
但闻席间风迟山紧接着道:“再请问胡先生天有姓氏么,地有姓氏么,海有姓氏么,若有姓氏,它们又姓什么?”
胡芸闻言,又是一愣,不用问,这几个问题他更摸不着门径,脸上顿时益加憋得通红,半晌也未回答上来。风迟山狂旦之气益加表露无疑,得寸进尺地咄咄逼问道:“再请问胡先生,天有足脚么,地有父母么,海有头颅么?”
胡芸被他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愈加气结答不上来。这些问题确实奇怪,也难怪他答不上来,就是对轩的几个少女也听得又趣,但差在这胡芸涵养与学问都不甚济事,众人更是摸不着门径,显然成了一面倒之势,结果那胡芸结结巴巴,脸上难堪至极,他突然大怒而起,竟和右贤王段末杯连个招呼也不打,甩了衣袖愤愤不已地离席而起,离开了步云阁。
这一着倒是令人一惊,右贤王段末杯脸上益加无光,左贤王段匹磾忙为他圆场,道:“不知胡先生去了哪里,贤弟不要管他,且和为兄饮酒。”
风迟山却笑了一声,向众人道:“我知道他去了那里。”
段末杯不屑地“哦!”了一声,看了风迟山一眼,道:“愿闻其详!”
风迟山扫了众人一眼,想右贤晚抱拳,笑道:“自然是去了西域了。”他一言已毕,四下的剑客又顿时大笑,四位少女也不禁抿嘴浅笑,状态美极。段匹磾一口酒没咽下,差点一口喷出,但碍于右贤王段末杯脸色红涨难看,好不容易忍了下来。这风迟山实在可恶,四个问题就损走了一个大活人,还要在他走后踹上一脚,还真是文人无良。
右贤王段末杯重重地哼了一声,今日还未进入主题——品剑飞斛,便先受了趟恶气。涉复辰见状,忙笑着叉道:“末杯贤侄何必认真,他们比试完全是为了添加酒兴,做不得数。来,我们暂且满饮一杯。”说着边举樽请酒,段匹磾也随声附和,段末杯脸色铁青,却突然一摆手,道:“慢着,人常说天下自有利齿儿,却不料风先生才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竟是清谈名客。既然是比试,若是只有风先生一个人独领风骚,未免难助酒兴,我突然想到府上最近请到一位少年,来自慕容,名叫慕容焉,也略懂些天下之物,不妨待我命人将他请来,看他们一边比试,一边饮酒岂不更好。”
涉复辰见他愈加认真起来,自是不好拦阻,段匹磾也似乎被那风迟山挑起了兴趣,也乐得一观。当下末杯贤一面向薛涵烟姑娘请延,一面命般洛回府去请慕容焉。不一刻功夫,阁下响起了蹇蹇的足音,渐渐行上,众人抬头一看,阁下走上来两个少年,其中一个相貌尚算英俊,而另一个除了一双灵秀逼人的双眼外,象个小老头似的,而他那双秀目却还是瞎的,不问可知,这两人正是慕容焉与魏笑笨。
原来,当晚魏笑笨抱怨了一会儿,实在无聊得很,出来正看到圆中未能赴宴的门客,正聚下一灯下玩投壶之戏,看了一会儿,突然打起盹来,这时般洛却突然回来请慕容焉赴宴,那群门客无不羡慕得发疯,魏笑笨也借扶慕容焉的理由,与他同来了。一路上,那般洛早告诉了两人风迟山之事。
两人行到阁上,魏笑笨看有这么多人在,顿时吓了一跳,但饶是如此,他还忙里偷闲,拿眼四下乱瞥,寻找那个绝色女子,突然看到对轩的白绡女子,但遗憾的是看不到她的面貌,遂将目光转向那四名女子,顿时看傻了眼。慕容焉听他不动,忙拉了拉他,两人四下抱拳为礼,见过三位主公。
众人见了慕容焉那副模样,无不心中大疑,谁都不会相信这个少年有何能奈竟如此得段末杯的器重。倒是对轩那个青衣与紫衣的少女见了慕容焉,无不大吃一惊,急急向那红绡帐中的薛涵烟说了几句,薛涵烟闻言似是浑身一震,也不禁透过白绡面巾,一双妙目悄悄向慕容焉望来。
涉复辰看过慕容焉,大是怀疑地望向段末杯,风迟山却首先不屑地扫了慕容焉一眼,转谓众人道:“诸位,在下想求侰一个问题,不知今日席上诸位所饮的酒如何?”
三位主人正自不解,底下的三府剑客早已纷纷喝彩道:“当然是美酒了。”
“黍米如何?”
“好啊!”
风迟山得意地轻摇折扇,道:“两者相比较呢?”
众人纷纷笑道:“黍米虽好,但怎能与左贤王珍藏的美酒相提并论!”
风迟山唰地一声合了折扇,目光引着众人转向了慕容焉,摇了摇头,道:“但如今黎米却与米酒同列一席,岂不扫兴!”
直到这时,众人才知他的本意,原来他是见慕容焉其貌不扬,故出言侮辱。将自己比作美酒,慕容焉比作黍米。那意思是说,右贤王找来了一个与自己不能相提并论的人来,自己大失身份,而右贤王也有意大废周章地折辱他,实在损得很。
右贤王段末杯闻言,重重望住风迟山,道:“风先生虽然为世叔府中的清客,但文不及‘竹林七贤’,武不及‘北月刀尊’宇文形胜,‘南泉剑圣’上官静悟两位前辈中的任何一人,我为什么要折辱你呢,难道我还嫉妒你比我的地位高么?”
风迟山被他一言说的冷汗顿出,连到“不敢”,段末杯却笑了笑转向慕容焉,淡淡地道:“慕容焉,你既然为本府末席幕客,但若是无才我要你何用。现在你可与风迟山先生一论,若有不及,我留你何用!此地无座供你置身,你们可以开始了。”
涉复辰看他如此坚持,不好再说。
魏笑笨闻言却下了个半死,色胆顿时消失无踪,右贤王段末杯言外之意很明显,若是慕容焉稍有失误,恐怕自己也难逃一死了。那白绡面巾后面的那双妙目,也不禁紧张地望向这边。风迟山闻言却下了决心让慕容焉出丑,还未开口,慕容焉却抱了抱拳,首先道:“天姓也,地姓她,海姓何。”
众人无不一怔,风迟山惊异地道:“愿闻其详。”
慕容焉道:“《孝经·圣治章第九》中说‘父子之道,天性(姓)也’,所以天之姓氏为‘也’。又天阳地阴,天为父而地为母,而母为女,所以地的姓氏为‘女也’,这岂不正是个‘她’字。至于海姓何,此话出自你口,你说海姓什么,那不说‘海姓何’么?”
众人闻言,先是一怔,继而无不拍手称妙,连连道绝。
风迟山也面色微变地心头一震,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少年竟这么敏捷,心中一凛。两位王爷与涉复辰也想不到他答得如此巧妙,段末杯顿时大喜,忙令人为慕容焉奉上美酒一杯。几个少女闻言无不拍手,魏笑笨却使劲擦了把汗,暗暗叫了一声妈。
慕容焉饮过那樽酒,接着道:“至于先生的第四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天有脚,地无手,海有头。”
风迟山又是一怔,道:“请赐教。”
慕容焉道:“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既然能行走,当然有脚……”话一出口,四下顿时又响起了一片喝彩声。对轩的那四个女子也不禁连拍玉掌,慕容焉静得如一泓净水,接着道:“老子先师曾经说‘地得一以宁’,既然地能够归宁,就象是出嫁后归宁的女儿一样,又怎么能没有父母呢?”一言甫毕,有是一片喝彩之声。
慕容焉稍顿了顿,道:“世人皆说‘海角天涯’,可见海生有角,位置在天涯。但角都生长在头上,所以海有头。”
他一言方毕,两位王爷早叫了一声“好”,段末杯一掌拍案,又叫赐酒。风迟山见众人不停地为慕容焉喝彩,心中大怒,也顾不得有以长凌幼之嫌,问道:“这位小兄弟果然不凡,既然阁下抱大才怀大志,不知能否将天上的明月取下来,为两位公子和我家主公下酒助兴?”
众人闻言,暗怨风迟山欠缺风度,出这么刻薄的问题。
慕容焉却笑了笑,道:“有何不可。”当下令煮酒的女侍斟了四樽美酒,分别送与了三位主人和风迟山,道:“三位王爷,还有风先生,你们请邀杯一看。”
四人俱是一疑,不知他是何意,但想来定有深意,当下举樽向酒杯中看,慕容焉道:“四位看到酒杯中有些什么?”
段末杯细看一回,除了摇曳的月影之外什么也没有,道:“除了影子,什么也没有。”
慕容焉却道:“既然诸位要拿月来下酒,如今月已在几位杯中,何不一口吞下。”
左贤王段匹磾闻言,拍案叫妙,道:“好一个楼头明月,浅斟低酌,答得妙啊!”这次连涉复辰也不禁叫好了,段末杯更是命人为每人都斟一杯,邀月而饮。饮毕,又命风迟山继续。
风迟山想不到连这样的问题,他都能应付俗如,一时还真想不起什么可以难倒这个少年的问题,有些不安地想了一回,道:“小兄弟果然不凡,你既然能让我等饮月,不知能不能让天上日月停轮,一齐出现于天际,以照永夜?”
众人这次闻言反而没有吃惊,因为前几次慕容焉的妙对,开始令他们相信这个少年定有妙答,这次反而期待着他开口。魏笑笨却吃了一惊,眼睛狠狠地瞪着风迟山,恨不得将他海扁成个猪头才解恨,心道这家伙的问题愈演愈奇,说不定冒出个问题慕容焉答不上来,自己命不久矣。当下早在心裏将那风迟山扭住不放,殴打了一百回,慕容焉却淡淡一笑,命人将一盏长明灯置于风迟山案前,问道:“风迟山先生,此灯明否?”
风迟山不解他是何意,道:“当然。”
慕容焉道:“日月同行,岂不是一个‘明’字,此灯既明,光照四阁,岂不是日月停轮,共照永夜。而且此灯是长明灯,风先生若是要日月永远同行,不妨将此灯拿回家中,悬于高阁,永享日月之光。”
他话犹未毕,众人又是叫好。
风迟山想不到他如此回答,顿时气结。两位王爷连连抚掌,涉复辰哼了一声。风迟山想不到当着众人的面,竟难不到这个年轻人,顿时心中大气,以扇击掌,上上下下打量了慕容焉几趟,道:“小兄弟既然名叫慕容焉,却不见头发有多么秀茂繁荣,不知是何缘故?”
这话一听便知是存心折辱慕容焉,段末杯冷哼了一声,慕容焉毫无气愤之色,淡淡接道:“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我的头发就如树木,早预料到今日回遇到风先生,所以才不秀茂。”他重重地加重了风先生的那个‘风’字。众人闻言,无不暗叹此子实在机敏,那四个少女又是轻鼓玉掌。
风迟山益加不服,紧接着道:“小兄弟头发不秀,倒怨起我这个局外人来人,我若是你,定会用拔苗助长之计,但我常听人说聪明的人头发都是如此枯萎,世人叫作‘聪明绝顶’,这桩事又岂能愿我?”
慕容焉闻言,竟不再回答,向三位主人抱了抱拳,向段末杯告退,众人都不解何意,魏笑笨拉着他的手,正要下步云阁,风迟山气愤地道:“又是一个不辞而别,莫不是被我说中了?”
慕容焉停下了身,却并未转身,道:“席间清谈本为助酒,但轮为互相攻讦,不如不谈。既然你一定要我说……”他顿了一顿道:“阁下既然说‘聪明的人头发都是如此枯萎’,但我听说尊驾的头发既然秀茂非常,定然是一点也不聪明,甚至是愚蠢之人了。”言毕,再不停留,扶着魏笑笨下阁去了,但阁上却又是一阵彩声,这次段末杯面上大为增光不少,左贤王段匹磾亦连连称道,只剩下那风迟山愣在当地。这场清谈一直是他发问,饶是如此,却已被慕容焉对得哑口无言,若是慕容焉来问,自己又能有应对自如么?他不知道,场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薛涵烟却看清楚了这个少年,眼中竟有了光彩,她静静地想着,这个少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