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法军再度占据了奥地利人没有坚守的维也纳,这是法军第二次占领这座城市了。
不过奥地利人虽然失去了自己的首都,但是却没有丧失反抗的力量和勇气。奥地利军队虽然遭遇了接连的失败,但是每次失败都没有变成溃败,这不仅阻止了法军继续扩大胜利果实,也让奥地利军队始终保存着主要战力。
卡尔大公放弃维也纳之后,就打算和法军长时间周旋下去,他知道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是不会就此袖手旁观,看着奥地利独自对抗拿破仑的,而俄罗斯在看到有机可乘的时候,一定会出兵加入到反法战场上。
卡尔大公毁掉了多瑙河上的所有桥梁,撤退到了维也纳下方阿斯佩恩和艾斯林的两个小村庄,这两个小村庄在多瑙河左岸,而多瑙河在这里被两座小岛分成了三道水面。
拿破仑并不愿意在这里止步,和奥地利军对峙下去。他迫切的希望能够取得一次奥斯特里茨式的决定性胜利,让奥地利人彻底屈服,迫使俄罗斯人蠢蠢欲动的心理冻结下去,然后好让他继续西班牙战役,把英国人赶下比利牛斯半岛。
这段多瑙河中较大的一个岛叫洛鲍岛,拿破仑打算先搭建第一道浮桥,让法军抵达洛鲍岛上,再搭建第二道浮桥渡过多瑙河。曾经在路易.查理手上建立起来的内河舟桥部队,因为耗资过大且问题较多,被拿破仑改成了内河运输部队,因此当法军在多瑙河上搭建浮桥时,采用的还是这时代最常见的方式,木船加上就地取材制作的木筏。
卡尔大公在望远镜内看到了法军搭建的浮桥方式只后,终于放下心。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那个败家外甥,才干的出把价值高昂的钢板当成简易的消耗品。
发现法军在水流较急的多瑙河左岸及洛鲍岛之间只搭建了一座轻便的浮桥只后,卡尔大公迅速的想出了一个作战计划。
他下令隐蔽自己的主力部队,让法军继续渡河,并在上游安排纵火船,等待法军渡过一半时摧毁渡桥。
当法军马塞纳元帅手下四个步兵师及拉纳元帅手下两个骑兵师渡过河之后,卡尔大公带着八万奥地利军出击了。
3万多法军抵抗着两倍于己的奥地利军队,法军虽然发挥了一向的顽强和勇猛,但是在优势敌军的围攻下,渐渐陷入了颓势。而关键时刻,卡尔大公安排的纵火船,成功摧毁了法军身后的退路。
法军的左翼和中翼终于有了不稳的迹象,但是拉纳元帅指挥的右翼牢牢的占据了艾斯林,为法军保住了最后的屏障。双方一直纠缠到天黑,奥地利军还是无法把优势转化成胜势,不得不停下了攻击。
拿破仑趁着夜晚带来的喘息机会,修复了多瑙河上的浮桥,并把右岸的法军调动到了左岸,第二天法军在左岸的人数达到了7万人。
这一天奥地利军队的攻击比昨天更为勇猛,而疲惫了一晚的法军显然陷入了下风。
经过了一个早上的争夺,位于河岸高地上的阿斯佩恩和艾斯林都落入了奥地利人的手中。
卡尔大公趁机把火炮布置到了这两处高地,对河岸上集结的法军形成了交叉射击。
眼看法军不得不接受失败,撤退过河的时候。拿破仑终于不甘心的组织起了最后一次攻击,他集中了200门火炮,及20000步兵和几乎所有的骑兵,从奥地利军的中央部位进行了一次孤注一郑式的攻击。
攻击刚刚开始的时候发展的异常顺利,法军比奥军射程更远的大炮,牢牢压制住了奥地利人在两翼的火炮。法军的拼死一击瞬时撕开了奥地利军的中央防线,攻入到了奥地利军的纵深部位。但是很快卡尔大公就派出了他的所有预备队及骑兵。
奥地利军预备队中装备了后装枪的3千士兵,完全挡住了法军向奥地利军纵深和两翼扩展胜势的行动。身先士卒的拉纳元帅被子弹击中了右胸,从马上摔下来之后,法军终于开始退却了。
而压制奥地利军两翼的50多门后装火炮,因为一体式炮弹消耗殆尽而无法继续出声后,奥地利的火炮终于再次控制了整个战场。
在法军岌岌可危之际,拿破仑再次拿出了他在艾劳作战时的勇气,以钢铁般的意志在奥地利火炮的威胁下指挥着作战。终于没让法军的失败变成毫无秩序的大溃败。
战争持续到深夜之后,法军终于安然的撤退回了多瑙河的右岸。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宣告结束了,卡尔大公宣布自己获胜了,而拿破仑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自己没有赢。
喜欢革命1792请大家收藏:()革命1792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