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谈条件(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0 字 2022-12-10

胡杨的车停在了办公楼大门口,他走下车没有等任何人,直接走进了办公楼。

而那位胡厂长则在迎接了区领导之后,立刻让他们进行现场讲话。领导们还是比胡杨上路的,一套现场讲话立刻就平复了工人的情绪。

胡厂长接着出来又安抚了一下工人。按照一般的流程,领导们先上楼。而他则现场在这些工人之中选出了几个代表,上楼参加接下来的会议。

至于胡杨,则早就自己来到了会议室坐了下来,手里拿着一本刚刚从香港寄过来的杂志翻看着。

除了领导们进来的时候,很正式的打了招呼之外,胡杨都没有再和旁人说过一句话。

这几位区领导都是分管工业口,所以胡杨也算不上陌生。但也真没打过什么交道,这方面原本都是邢鹏负责的。而现在,邢鹏他们都在外地。

又等了十几分钟,胡厂长带带着五个工人代表走了进来。三女两男,果然还是中年妇女做主力。

依然是按照正常流程,所有人面前都有了热水之后,胡厂长正式的介绍了参会的所有人。

区领导是区工业局一个处长和两个科长。华夏科技这边是胡杨这个总经理。冷轧设备制造厂这边是厂长和书记,工人这边是五名代表,其中一个来自工会,一个来自厂办,另外三个都是来自被承包的分厂。

介绍完参会人员之后,那就应该今天会议的主题了。从这开始胡厂长就不方便继续主持会议了,工业局的那位姓沈的处长开始主持议会。

“这次冷轧设备制造厂发生的情况,我们工业局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并委派我们三个到这里来,听取各方的诉求,帮助你们解决眼下的这个问题。我看就由工人代表先来谈一下。”

几个工人代表略一商量,便让工会的那个代表先说。而这位工会干部也是有准备的,掏出了一份写好的报告,开始念了起来。

说起来,写的还算不错。至少行文还是流畅的。各种套话用的也都算恰当。唯一的问题就是,对于问题本身提得太少。大约可以看做是一个代表了工人们的态度的表达。或者也可以算是一个决心书。

主要目的应该就是明确今天的行为,并不是对新形势和新政策的对抗。工人阶级的态度还是端正的,对于政策还是拥护的。他们今天针对的只是作为承包一方的华夏科技。

虽然没有提关键问题,但领导们还是对于这个态度进行了肯定的。从这个方面的来看,这次看似突发的事件是有准备。充不充分另说,但准备是一定是有的。

态度首先要确定下来,这就算是给整件事儿首先定了性。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把问题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有了这个大前提,那无论之后有什么结果都不会有大问题。

在分管领导进行了点评之后,下一个说话的就是厂办的那位。他的发言依然没有太多关于今天的问题,而是大篇幅的介绍了这几天分厂发生变化。

当然,耍笔杆子的人总是有本事充分挖掘中文丰富的表达方式。正如“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一般,这次分厂被承包之后的“现状”,在他的描述中似乎并不是非常好。

依然当然,深知种种明规则和潜规则的笔杆子,是不会直接说不好的。他会把不好藏在字里行间,所以胡杨总感觉闻到了一股幽怨的酸味。

承包的政策肯定是没问题的。笔杆子不敢吐槽,所以他强调的是个案,是这次华夏科技与冷轧设备厂的合作有问题。

敏感的问题都小心避开,重点是说在改变模式的过程中,都有什么样的问题。而问题自然是华夏科技这边的比较多、比较大。

不说内容怎样,光说行文结构和起承转合啊,都算是很有水准的。

关于这一段,领导的点评和简短,十分吝啬自己的词句。但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仔细斟酌过的,准确且没有歧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会议是需要有完整会议记录,而且是要归档的。

领导短暂点评之后,就轮到胡厂长了说话了。在这个场合中,区里的领导不光是坐在中间,作用也是中立的。他们是来指导和督促三方,尽快并妥当的解决所有问题。

这里是有三方的。一是,承包方华夏科技;二是,被承包一方冷轧设备制造厂;还有三是,这些工人代表代表的工人们。

在代表了的工人一方的发言之后,自然就要作为工厂一方的回应。

针对分厂那位代表的发言,胡厂长进行了一些颇具太极拳意境的回应。基本上就是回避所有矛盾,然后和成一滩稀泥,所有问题都变得模棱两可,都可以再聊一聊谈一谈。

那位处长说道:“刚听了胡厂长的发言。他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在我们看来,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我们一贯的做法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嘛。但是我在这里要稍微批评一下刚刚发言的两位工人代表。有问题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提,没有必要搞这种的群体活动嘛。”

“其实我们之前口头的和厂长提过....”

“领导批评的是,我们以后一定讲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