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着缇骑卫送上来的奏报,半晌方才放下,长长地吁了口气。
百官虽然对他不肯公布太子人选这件事有所非议,不过总体上来说,朝野局势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毕竟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是皇帝,而不是太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子这种东西,只要有就可以了,至于这个人究竟是谁,倒并不是太过重要。
......
在心里转过几个念头之后,李承乾转而看向身边的皇后苏薇,问道:“皇后,彘儿最近的功课做的如何?”
虽然李彻现在已经开始接触政务,不用再去华阴书苑读书。
不过他的岁数摆在那里,该进行的学业,还是要进行的。
按照李承乾给他制定的作息表,李彻每天早上要跟着几位太傅学习文化知识和武技韬略,下午才是去大理寺观政,了解如何处理政务。
......
苏薇将一碗已经放凉的桂花羹端给李承乾,温和道:“回陛下的话,据几位太傅说,彘儿的学业不错,性子也和善,几位太傅都对他赞不绝口呢。”
苏薇并没有说谎。
因为习惯了华阴书苑里的生活,李彻比起一般的皇室子弟要独立很多,自律性也要强上不少。
加之思维活跃,勤奋好学,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实在是最理想的学生模板,对于这种弟子,没有哪个老师是不喜欢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吩咐道:“明日彘儿入宫问安的时候,皇后替朕告诉他一声,朕过几日要考校他的学问,让他做好准备。”
苏薇点头应诺,眼角流露出几分笑意。
皇帝确立储君的消息眼下已经传得满城皆知,她这个皇后又怎么会不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苏薇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担心皇帝立的不是自家儿子。
可是最近几天,李承乾询问李彻学业的次数比起以往多了不少,现在又要亲自考校。
这在苏薇看来,就是李彻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最佳证明。
虽然苏薇没有什么功利心,不过儿子能够成为储君,她这个做母亲的还是很高兴的。
......
李承乾一边喝粥,一边看着苏薇眼角露出的笑意,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他这一次,却是利用了苏薇。
其实,在那个所谓的立储诏书里,李承乾什么也没写——玉匣里的只是一份空白诏书而已。
而他之所以要在苏薇面前做这些,只是为了借苏薇和她身边人的嘴,将“李彻已经被皇帝立为太子”这个假消息放出去。
这么做,是为了在不破坏立嗣以贤这个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将百官的注意力,吸引一部分到李彻这个“太子”的身上,为接下来的军制改革减少一些阻力。
......
沉默着喝完粥,李承乾将碗放到一边,转头对黄安问道:“薛卿他们到什么地方了?”
和以往的班师献捷只让少数人参加不同,这一次,李承乾下旨让关宁卫全体进京。
一来是为了让百官见识一下新军的战斗力,二来也是为即将进行的改革提供武力支持。
如此一来,班师的速度也就比平时要慢了不少。
黄安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下,答道:“回陛下的话,按照大军行进的速度来看,关宁卫现在应该快到东都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吩咐道:“让礼部开始准备献捷的事吧。”
“唯。”黄安躬身应命。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