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12门七十五年型450毫米L50型舰炮(4×3),副炮:24门七十七年型150毫米L55型舰炮(8×3),速射炮:20门七十七年型130毫米L55型舰炮(10×2)。
主装甲带:350-480毫米,装甲甲板:220-270+80毫米,露天甲板:75毫米,装甲隔舱:150毫米,炮塔:200-640毫米,炮座:480-560毫米,司令塔:560-640毫米。
很明显,海洋级是海军元帅级的火力加强版。
其实,在汪华华的最初设计构想中,不但要加强火力,还要全面加强防御,以应对美国海军的波多黎各级战列舰装备的十八英寸主炮的威胁。以当时的条件,标准排水量必然增加到70000吨以上,从而使战舰的航速降低到27节左右。
只是,在完成最终的设计之前,汪华华就去世了。
接替他的副总工程师没有能够完全按照他的理念完成设计,而只是简单的加强了战列舰的火力,没有将防护水平同等提高。
当然,防护上的问题并不严重。
本来海军元帅级的防护水平就是按照450毫米重型穿甲弹的穿甲能力设计的,而美国的十八英寸舰炮在使用重型穿甲弹的情况下,穿甲能力比帝国海军的450毫米舰炮低了大概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海军元帅级的防护是足够的,因此就没有多大的必要加强海洋级的防护能力。
当然,从提高生存力的角度考虑,加强防御不会有坏处。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级设计,并且建成服役的战列舰(最后建成的是德国海军的威廉皇帝级战列舰),海洋级代表了战列舰——这个称霸海洋数百年的海上霸主的终极实力,也绝对算得上是战列舰中登峰造极的作品。
论排水量,论火力,论装甲防护,无一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当然,随着大战进入尾声,海洋级也成为了战列舰的绝唱。
当时,帝国海军订购的第一批六艘之中,只有四艘在战争结束前建成服役,最后两艘拖到了战后才服役。主要原因就是帝国内阁政府削减了军费投入,特别是海军的军费。另外,海军得把军费花到更重要的地方,比如用来建造登陆舰,建造其他各类更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战舰。
结果,第二批六艘的订单还没有下达,海军就撤消了建造令。
相对而言,六艘海洋级战列舰在战后的命运要比那些在战争结束之后就陆续退役,并且拆解出售的战列舰幸运得多。
战后,六艘战列舰都服役了十多年,然后被封存。
在随后的数十年之中,六艘战列舰由先后三次重新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为帝国继续征战。
最重要的是,这六艘战列舰在服役近五十年,宣布退役之后,均返回了出生地,并且改建成了海军博物馆,供帝国百姓,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参观游览。因此,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多年,帝国的年轻一代仍然能够在这六艘停靠在码头旁的战舰上体会到当年先辈驾驭着它们征战全世界的飒爽英姿。
可以说,六艘海洋级战列舰退役之后,在另外一个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作为教育帝国百姓的工具,海洋级在让帝国年轻一代认识到了帝国海军强大实力的同时,也让帝国年轻一代认识到了数百年来先辈为国家强大,为民族兴旺做出的巨大贡献,更让帝国年轻一代认识到了海洋与海军的重要性。
如同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港口看到那些威武雄壮的战舰之后,都会萌发参加海军,在海洋上为帝国建功立业的念头一样。当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踏上海洋级战列舰的甲板时,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萌发同样的念头,谁能保证他们中间不会诞生如同陈渊洋、袁承宗那样的,驾驭着战舰,为帝国在四大洋上征战的海军名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