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心神略定,已想起别的事,问道:“王管事,听说,你是当年朱蚀的原配夫人带入朱府的?”
如今的朱夫人乃是继室。朱蚀早逝的原配夫人,正是朱绘飞的生母。
王管事心虚,兀自梗着脖子道:“那又如何?老奴忠心耿耿,一心一意都在为朱家打算!”
可惜他为朱家打算,只是为朱家的大公子打算。
如今,他主动跳出来承认曾代朱绘飞购药,无疑让朱绘飞谋害生父的嫌疑更增大几分。
景知晚摇了摇头,站起身道:“来人,将王管事一起押回县衙!”
王管事慌了,忙道:“不对,不对……老奴是报案人,报案人啊!”
景知晚拂袖道:“你是在告发主人之子弑父。仆告主,不论确切与否,依律都当受杖责,并处以流刑!”
“不不,这不对……”
王管事抗议之际,那边早有公差上前,一副绳索将他捆缚,押了出去。
大樑沿用前朝律法,豪门贵族家中侍仆若为主人隐瞒罪名,不予追究;但若告发主人,除非是谋反、大逆等罪,常被处以徒刑或流刑,严重的甚至处以绞刑。
王管事并无确切证据,一再指认朱继飞是凶手,将他以仆告主收监,原无不妥。
大约景知晚已和左言希叙完旧,并未再在贺王府停留,也未再去别的药铺医馆筛查,径回县衙而去。
阿原沉吟许久,终于道:“景典史,左言希有嫌疑。”
她将那颗沾有凤仙花痕的仿制灵鹤髓小心取出,放到景知晚跟前,“至于证据,相信景典史早已注意到了!”
当日在现场,阿原察觉有异,将其当作证物收起时,景知晚便曾要去查看;随后他也曾留意朱家女眷指甲和傅蔓卿的妆台,以他的狡黠如狐,必定也在搜寻线索,但一直未有所得。
如今小玉前来引阿原等离去时,柔白五指清艳指甲甚是夺目,景知晚难道不曾发现?
景知晚闻得阿原的话,却似有几分愠恼,冷淡地扫过她,说道:“你想多了!他近日才回沁河,跟朱蚀八杆子打不着,没动机也没时间去预备什么假药害人!”
阿原笑道:“可凤仙花甲痕是目前最要紧的线索,难道景典史便因你跟左言希的私情,不去查这条线了?”
景知晚不由侧目而视,“我和左言希的私情?你把我当什么了?”
阿原原是口误,见他鄙夷,不由红了脸,却强辩道:“我不过说你跟他私人情意深厚而已……景典史如此在意,莫非还真的跟左言希有点什么?”
她信口说着时,想起景知晚清弱秀逸,左言希优雅温文,都是出身不凡,可到了适婚年龄却都未娶亲……
竟是越想越真,最后连看着景知晚的目光都古怪起来。
景知晚噎住,一时竟无法反驳,只是本来苍白的面容愈显出瓷器般的半透明的白,神情居然也是十分古怪。
他默默端起茶盏,预备先喝口茶水压压惊。
李斐对此事十分上心,闻得他们回来,也已赶过来探问,看景知晚神色有异,忙打圆场道:“这个么,其实……咳,其实也没什么。听闻如今最时兴男风,不少王侯公子引以为风流雅事,景典史为那左公子特地跑沁河这种小地方来,更见得情深意种,更见得是雅人,雅人……”
“咳……”
雅人景知晚呛得一口水喷出,正喷在阿原袖上。
阿原倒不计较,难得温柔地看着他,一脸的善解人意,以示十分开化,十分同情,十分理解……
下面尚有丁曹、阿树等差役,本来还认真听着关于凤仙花的分析,忽发现话题一不小心歪到了十万八千裡外,看向景知晚的神情便也精彩起来。
景知晚瓷白的面庞不由泛起红,很想上前一把将阿原掐死。
可惜,他从前不肯对她痛下杀手,如今……似乎已无能耐对她痛下杀手。
这时,那边有人禀道:“井捕快回来了!”
说话间,井乙已擦着汗奔进来,匆匆行礼道:“大人,我果然发现了一些事,却不知有没有用。”
李斐忙上前两步挽住,急切道:“快说!快说!”
井乙道:“我入府后,只作各处搜查,故意引住众人视线,令他们提心吊胆。待喝茶休息时故意放松下来打瞌睡,让他们终于能机会离开去做自己的事儿,趁机让跟随的差役去查探朱绘飞、朱夫人的动静。”
“朱夫人?”
“原捕快曾说,也需多留意能接近朱老爷的朱家女眷。”井乙悄悄窥伺阿原神色,很快决定还是抱稳典史大人的大腿,“不过朱夫人应该并无嫌疑。她回屋后便和要好的姬妾商议,想打点衙门,看能不能把朱绘飞先捞出来,莫让老爷泉下不得安生;又打听着京中可有认识的人,无论如何要为大公子洗去嫌疑,找出真凶……”
他看向李斐,“大人看,她私底下这样说,足以证明她的确和朱蚀之死无关,且相信朱绘飞不是凶手,至少,不愿意朱绘飞是凶手。”
李斐点头称是,“那还有什么发现?”
井乙道:“我还遣了差役丁曹去暗查朱继飞动静,发现朱二公子那里看着也很平静,只是他的书僮曾去见了上回报案的王管事,说了两句话便离开,后来看着很正常,直到我休息完了,朱继飞又来作陪,却听闻那书僮悄悄出府了;不仅如此,那个王管事也不声不响出府去了,也不知去了哪里。我这边倒是料着朱继飞自己不便出马,所以一直叫人盯着那书僮,如今已悄悄跟下去了。只是那王管事去了哪里,却不曾分出人手去查,想来与这案子有关。却不知这朱继飞到底说了什么?”
李斐不由有些得意,忙道:“亏得景典史提醒,我故意在朱继飞跟前说衙门里正在各处药铺清查买药之人,并说有人说朱家仆役买过,只是证人回乡,暂时不能确定是谁,以试探朱继飞动静。果然,他立刻去告诉了王管事!”
他不禁摇头,“那位忠心不二的王管事蹑着景典史他们查案的方向,发现衙门的确在清查药铺,遂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买药,想撇清朱绘飞,却反令朱绘飞更难洗刷嫌疑!呵呵,在我跟前,居然还扮作兄弟情深的模样!”
阿原沉吟道:“撇开朱继飞人品不谈,就事论事,王管事替朱绘飞买药,的确令朱绘飞难洗嫌疑。只是朱继飞如何得知王管事曾代为买药?再则,若是朱绘飞害了朱蚀,以王管事对朱绘飞的忠心,不可能毫无所觉,怎么可能向官府报案?他不怕陷害不了朱继飞,把朱绘飞搭进去?”
井乙抚手道:“这样看来,反而是朱继飞更可疑?能知道王管事买药之事,并拿此事作文章,足以证明他对朱绘飞一举一动早已十分留意。可他明明说过,他对丹药之事丝毫不感兴趣。看来……真的居心叵测哪!”
景知晚眼眸低垂,似有乏意,此时方淡淡道:“证据呢?”
众人一时静默。
李斐抬头看向堂上高挂的“秦镜高悬”四字,咳了一声,说道:“不论王孙公子还是平民百姓,至少在本官这裏,不会枉杀一人,不会错放一人!”
略嫌狭窄陈旧的县衙大堂便因他这话多了几分肃穆。
景知晚抬头看他一眼,眼底难得的清澄如水,似有感慨之意。他轻声道:“是丁曹盯着那个书僮?且等他回来再说吧!”
但那个叫丁曹的差役当晚没有回来。而朱继飞的那个书僮,却在天黑前赶回了朱府。
第二天,丁曹还是没有消息。
直到傍晚,北郊八裡外的涵秋坡有里正来报,发现坡下发现男尸一具,身着公差服色,年岁状貌,似与失踪差役相类……
李斐大是震怒,忙带景、原、井等人去看时,果然是那个失踪的差役丁曹。
仵作检验过尸体,初步认定的结果是:从高处跌落,摔死。根据尸斑推测,死亡时间应该在前一晚半夜到凌晨之间。
也就是说,那书僮离开几个时辰后,丁曹才意外死去。
李斐已忍不住喝骂道:“胡扯!胡扯!这必是有人加害!必是有人加害!”
沁河县并无高山峻岭。这涵秋坡虽有陡坡,但丁曹所经路径生有大片林木,虽是山路,却相对平缓,若是七老八十的一时不慎摔到脑袋身亡倒还好说,丁曹在衙门当差,谈不上会多少武艺,至少寻常百姓绝对比不了,好端端摔死在查案的道路上,真可让人笑掉大牙。
景知晚一直在旁看着,此时也过去尸体细察一番,说道:“死者刀在鞘中,说明并未与人正面交锋搏斗;他的体表有大小不一的擦伤、挫伤,右腿骨折,衣衫勾裂,口鼻出血,结合坡上明显的滑落痕迹,无疑是跌落后内腑重伤而死。”
他翻检衣物,又仔细看右腿骨折处,又道:“骨折处有外皮刮伤,但死者曾用衣袖擦过伤处血迹,故而骨折应该发生于跌落之前。从骨折处的皮肤受损情况判断,应该也是摔伤。”
井乙咋舌,“也就是说,他摔过不只一次?”
景知晚看着那磨损得不像样的衣衫,和满是擦伤的皮肤,再目测了下他摔落的高度,沉吟道:“应该……好多次。”
“好多次?”李斐听着也不可思议了,“你是说丁曹在山林里摔了很多次?最后还摔死在山里?”
若是偶尔失足摔倒,运气背到家恰好摔掉了小命,或许还能让人相信。若说一个好端端的壮汉,一路都在不断摔跤,摔掉腿不算,最后还摔掉了性命,简直匪夷所思。
阿原也留意着丁曹的伤痕,倒也相信景知晚所言,闻言踌躇苦笑,“难道丁曹下山时见鬼了?被鬼吓疯了乱跑,还是被鬼惊出了失心疯?”
此时夜幕渐沉,山坡间草木森森,在蕴着寒意的夜风里沙沙作响,扑到春日里略嫌单薄的衣衫上,顿时冷意嗖嗖,竟将众人都吹出一身的鸡皮疙瘩。山下几户人家已点了灯,此时在阴冷的夜色里摇曳,鬼火似的诡异。
里正忍不住抱了抱肩,上前一步,结结巴巴道:“这个……其实真有听闻。”
李斐忙问:“出过什么事?”
里正道:“曾有两名百姓上山砍柴,回去时天晚了,明明是来回过很多次的山路,偏偏怎么走都走不到山下……后来还有一个外乡书生,一大早连滚带爬下山来,气色不成气色的,已经吓丢了半条命。他也说在林子里遇到了鬼打墙,怎么都走不出来,最后还是偶遇一名女子将他带了出来……出林子里天刚亮,他还没来得及道谢,那名女子便不见了……”
阿原叹道:“这个……故事还没讲完吧?下面不是该探讨狐仙报恩之类的轮回因果?后来这书生娶的妻子呢,自然也该长着和这女子一样的样貌!”
里正忙道:“大人明鉴,草民只是陈述事实。至于那女子是狐仙还是女鬼,实在不知……”
李斐对着下方狼藉的尸体,听着鬼故事般的“陈述事实”,连打了几个哆嗦,挥手道:“天色已晚,先将尸体抬回去,再着人封锁此地,待明日再细细勘查勘查吧!”
忠义固然重要,小命更是要紧。若是在此处撞了鬼,丢了命,或败了运,太不值当。
景知晚抬眼看向阴惨惨的天,忽道:“不成。今夜可能有雨,雨水一冲,还能找到什么线索?”
李斐道:“附近人口不多,咱们可以一一排查,看看有没有消息。再说,那书僮也该讯问。此事越来越蹊跷,只怕……真的冤了朱大公子了!”
大约又想起朱绘飞赠他秘戏图的种种好事,他搓着手感慨,有些后悔不该苛待了朱大公子。
景知晚淡然而笑,“人口不多却分散,山林间发生何事更难查清;至于讯问书僮,讯问跟踪他的人为何遇害吗?”
“……”
李斐略略踌躇,却听得天边似有惊雷隐隐,而天色愈发黑了下来。
禀着死道友不死本尊的坚定信念,他硬着头皮笑道:“既如此,本县先带死者离开,此地便交给景典史继续勘察吧!”
他又向井乙道:“你带几个人在这裏听候景典史差遣吧!”
井乙暗暗叫苦,不得已领命时,景知晚忽道:“井捕快等尚有老母妻儿在家倚闾而望,何况查案不是搜人,人多无益。原捕快手足灵便,武艺高超,不如让原捕快在此帮忙,其他人都回去吧!”
李斐明知阿原是女儿身,何况本就偏心,并不肯留她在此冒险,闻言便只得看向阿原,“阿原,你看……”
阿原躬身一礼,“既然景典史需人保护,我便跟随保护吧!”
景知晚却是坐着肩舆上来的。此时两名舆夫见官府里的人都预备离开,登时慌了,向景知晚道:“大人,我们也有父母妻儿……”
景知晚皱眉,目光扫过阿原,说道:“罢了,你们在山下等我,我出双倍的价。”
舆夫这才松了口气,笑容可掬地急忙随了李斐等一同下山。
山坡上便只剩了阿原跟景知晚。
一道闪电劈过,面对面站着的两个人,中间正好是死尸摔出的不正常的人形坑。
却不知若有一夜雨水刷下,能不能将这死亡的痕迹冲刷干净。
景知晚负手立于那痕迹之上,面色在电光下白得惊人,但一对眸子依然黑得出奇,也静得出奇,淡淡地看着阿原。
阿原很不自在,一阵阵地心虚着,倒似做了什么对不住他的事一般。
不过,若他真是端侯,她先点了他为夫婿,再莫名其妙放他鸽子,的确很对不住他。
她俯身拾起留给他们的灯笼,向高处照了照,然后撮口为哨吹响,便听暗夜里鹰唳声起,小坏已扑着翅膀掠下,欢快地歇落到她肩上。
阿原稍稍安心些,笑着拍拍小坏的脑袋,才若无其事地向景知晚说道:“景典史,现在不查案,等半夜女狐仙出没再去吗!”
景知晚这才道:“走吧!”
经过阿原时,他睨了眼小坏,眼底似有一丝怅惘闪过,却低低一声嘲讽:“这鹰真丑!”
阿原愕然。
小坏虽不通人言,倒也能觉出景知晚言语间的恶意满满,也是愕然。它歪着脑袋瞪了一眼这清弱俊秀的男子,竟不敢去招惹,又往阿原脖颈边挪了挪,愤愤地扇了扇翅膀。
阿原被扑了一脸灰,笑骂道:“作死呢!”
虽这么说着,她心下已安妥了些,将灯笼提着,沿着丁曹摔落之处,仔细照着地上痕迹,慢慢往上寻找他跌落的路径和可能的线索。
景知晚也提了灯笼在手中,却转向另一条相对平缓的小道,慢悠悠觅路前行。
他甚至悠然道:“原捕快,寻得仔细些。从丁曹擦刮伤处来看,创口多而密集,或大片表皮擦伤,或长而深的山石树木割伤,足见他的确奔得飞快,指不定真有女鬼在追……”
阿原仗着身手轻捷,正寻着可以依附之物向上攀爬,忽听得他说什么女鬼在追,纵然平日里常与死尸打交道,也不由得背上一道寒意嗖地窜上。还未及瞪向景知晚,上方草丛里忽有一道黑影窜过,便有簌簌沙石迅速滚落,嗒嗒嗒的诡异声响清清冷冷,声声似敲在谁的心上。
阿原一惊,不由趔趄了下。她忙伸手去扶树木站稳身时,手中灯笼便跌了下去,被风斜次里一吹,立时熄灭下去。
黑影掠过的方向,小坏正唳鸣着俯冲而下,锐利尖爪鈎起一只活蹦乱跳的野兔,径自找地儿大块朵颐去了。
景知晚忽见那边有所动静,随即灯笼熄去,不由驻足,唤道:“原捕快!”
阿原正待应他时,想起此人的促狭和可恶,越性往树影下一闪,悄悄藏了自己身形,再不作声。
景知晚凝目而望,声音终于有了几分急促:“原捕快!阿原!阿原!”
风雨将至,夜色愈暗。景知晚所立之处较矮,与阿原相距足有七八丈远,且中间隔着灌木草丛,原就依仗阿原提着灯笼方才勉强看清。如今阿原刻意隐藏,他又怎能看到?
阿原目测着两人间的距离,以及满是草木荆棘的山坡,悄悄做了个鬼脸。
以景知晚这种病歪歪的身体状况,连到大街上调查几个药铺都需坐着肩舆,何况这夜幕下连路都找不出来的山间?阿原等着他焦急惊怒,最好慌乱失措,看他还能不能对她冷眼睥睨,出言不逊。
景知晚连唤七八声,终于不再唤她,只是静静立着,如一尊凝固的石像。但他衣袂翩跹随风,却又似误入尘世的谪仙,怅然独立,竟似有伤心无限。
阿原远远瞅着,不知怎的心弦越绷越紧,便开始思量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了。
这时,景知晚已举步,向前走了两步,前方已被嶙峋山石拦住。
阿原还未及感慨他的文弱,却见他忽跃身而起,迅速踩上石块,竟似暗夜里一只振开翅翼的白凤,飞快纵向他的方向。
几乎同时,他手中的灯笼飞出,稳稳飘向她的方向,正落于她身畔不远处。
灯笼中的小烛虽暗了一暗,但很快亮了起来,照出树下阿原惊愕的面庞。
他竟然会轻功,他竟然是难得一见的高手,甚至远在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