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罪(7)陆贾使楚(2 / 2)

燎传 良造 3092 字 2022-12-17

项王命令卫士将侯生劝退。不料项伯却道:“汉王复派使者求见,大王若是再不接见,怕是不妥。”

项王听从了叔父之言,便召见侯生前来。

侯生来到帐前,项王见他面目丑陋,五短身材。并不像专门负责外交的使者。

项王按剑而坐,披挂整齐。神情极其威严。他身边侍立着左尹项伯,以及将军项庄,都是项家的亲随。

侯生谒见项王,言曰:“臣下听闻太公作为大王的俘虏,已有两年了。日前,汉王使者陆贾前来求还太公。大王不但不允,还命人打伤了使者,驱除出营。依臣下看,项王这一次,可又犯下重大的失误了。”

项王一听,这侯生竟然堂而皇之地来到中军当面嘲讽自己。项王性子本就暴烈,听了侯生的这一番话之后,立刻就唤来刀斧手,要将这粗鲁无礼的使者推出辕门斩首。

侯生见到帐外闯入卫兵,倒也面无惧色,反而大笑道:“可叹项王一世英名,受困于广武,绝粮于淮南,不图进取,不思破敌,反倒要拿区区使者祭刀.......可叹也,可叹也!”

项伯眼珠一转,在项王耳边附议道:“大王且慢,听这侯生的言语,似有一番本领。既然此人敢晨叩辕门,大王不如先听听他的意见,再作决断不迟。”

项王缓缓放下手中的泰阿剑,示意左右退下,独留项伯与项庄。他呵斥道:“酸儒,你休得在本王面前卖弄花言巧语,本王平素最恶卖弄唇舌之人!刘季的父亲,在乱军之中为吾健儿所俘,是关是杀,全凭本王做主。何来失误一说?”

侯生整了整衣襟,言曰:“大王贵为一国之君,自认无所失误,此,人之常情也。不过,在臣下来看,大王这些年来犯下的过失,却有三次。这三次失误,也许在楚营诸位的眼里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汉王而言,却是如今汉军制胜天下的关键!”

项王越听越奇,这侯生的言论,根本就不像前来交涉的使者,反倒是为楚军出谋划策,脱离困境的谋臣。然而,项王毕竟是一方霸主,对于侯生的目的,他还是明白的。此人到底还是汉营使者,是为了求还太公而来。

项王听他说起自己在这些年来征战所犯下的过错,便笑道:“足下所谓寡人之过失,在寡人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本王自领兵起,大小百战,攻无不胜战无不克。何来失误之处?”

侯生道:“大王之才,统御三军,攻城略地,于普天下英雄之中,没有一人可以比得上。但是握筹布画,纵横捭阖......大王却大有不足。臣下所见,失之有三:害义帝于郴县,放韩信于函谷,囚太公于广武。”

听到侯生谈起义帝之事,项王险些又要发作。自从刘季在雒阳为熊心发丧以来,天下反对楚国诸侯无不以义帝之死大肆攻讦项籍。

但是作为项氏的宗主,不除义帝,项籍便难掌楚国之大权,项氏一族的亲随大臣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随于项籍。

项王压住心中的怒火,言道:“如此之事,不足为虑。吾有将兵百万,待本王击败刘季,一统天下,还有何人敢议寡人之失?”

侯生听罢,郑重地说道:“大王此言差矣。义帝遇害,成为了汉王出兵武关,攻打楚国的理由。刘项两家,本是昔日义帝麾下同朝之旧臣,只要汉国一日不灭,汉王便永远占据着为义帝复仇的大义。再者,戏下分封之后,天下的大事,本应该有项王处置,但是汉王却不愿接受分封,以为义帝发丧的名义,联合诸侯攻打楚国。大王错杀义帝,这便是失去了执拿天下大义的机会。两军纠缠,经年累月,以至于到了如今之局面。敢问,这是不是大王的过失?”

项王听罢,怒气渐复,他问道:“韩信......不知足下对此人有何看法?”

侯生笑了笑,说道:“亡失韩信,是楚国的一大损失。此人在战场的才能,不下于项王。汉王受萧何之荐,先拜其将,再命为相,如今已是齐国之王。当时,韩信统兵进入河北,挥师西进,连灭代、魏、赵、齐四国。用李左车之计,平地燕国。试问天下之间,除了项王之外,有谁能够在一夕之间,席卷天下,扫清八荒?”

项王脸色勃然一变,长久不言。侯生进一步说道:“至于太公,则完完全全是汉王为楚国置下的陷阱。”

“陷阱?”一旁的项伯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侯生继续看着项王,说道:“汉王的为人,大王也应该知道。彭城之战,汉王为了逃脱追击,曾数次将儿女丢下马车;广武对峙,大王将太公置于刀俎之上,汉王却欲分一羹。吾闻左尹曾言,追求天下之人,是不会顾及家庭亲人的。汉王为了争夺天下,连自己的儿女,父亲,妻子都可以舍弃。那么项王试图以其家眷要挟之,大王觉得汉王会束手就反范么?”

项王这时候说道:“不会。”

侯生见项王言语缓和,当即说道:“留下太公,不仅没有用处,而且,汉王一定乘势昭告天下,说大王与汉军对峙,不敢应战,只会胁迫汉王的家人亲眷。这样一来,势必为敌对诸侯所不齿。太公等人,不过是沛县务农做工的平民。就是在汉王发迹,就位关中之时,也并未得到汉王的优待与侍奉。大王一直关押着太公等人,待到某日太公遇害,汉王必定会借此煽动士卒,联合诸侯,将矛头直指项王。”

项王道:“这的确会被刘季挟住口实与把柄。天下人见我加害太公,必然会认为我军残暴不仁......不敢在战场上与汉军一决雌雄......”

项王起座,他突然隐隐约约的觉到:韩信与刘太公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来到侯生跟前,顺势问道:“如今,太公与韩信皆为寡人心腹之患。韩信驱齐国之兵南下攻楚,实令寡人忧心。依足下之见,本王该当如何?”

侯生胸有成竹。他说道:“在下有一计策,可令项王转危为安。韩信此人,贪利却又重义。当年若非汉王力排众议,登台拜将,韩信也绝无今日成就。日前,楚之武涉前去游说齐王连楚背汉,被齐王拒之。盖因汉王恩厚,韩信不忍背弃,此为‘义’也。汉王诏令韩信攻楚,齐军却驻足不前,韩信踌躇,是为守土观望,此为‘利’也。为今之计,大王可将太公送回,立下和约,让楚汉两国罢兵。韩信受汉王节制,见楚汉两国化干戈结为兄弟之国,定然不会南下袭楚。于齐王而言,免战归国,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项王和项伯、项庄等人细谈,两人均是赞同此策。项王也苦于彭越之患,若是楚汉暂且休兵,他便可趁机重整兵马,回头对付彭越。同时,韩信收兵回齐,彭城之危也可解去。这样一来,对楚国就多有利好了。

项王问道:“楚汉立约,不过是吾国独抉。若是刘季不允,岂不空废心力?”

侯生道:“此事易耳,大王可先让人马昭告天下,就说楚国送回太公,布施仁义,与汉国结为兄弟国家。楚汉两国,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两国罢兵,休养生息,为黎民百姓而计!”

项王深以为然。当即拟下和约,盖上王印,交给了侯生。他道:“既拟和约,寡人便将太公送回汉营。”

侯生大喜,他称赞项王曰:“多年来,汉王执大义而战,征战攻伐,两国疲惫。今大王以仁义之道化去旷日之战,天下必然归心,诸侯不敢攻伐,而汉王再无口实,楚汉不战,天下便得太平矣!”

项王点点头,他道:“先生辞令非凡,智慧过人,本王叹服。”

项王并没有被侯生的言论冲昏头脑。他先派出兵马,离开广武到后方各地散发两国休战的消息。同时让士兵到前线喊话,告知汉军,楚国将与汉国立约罢兵,归还汉王的家眷。

前线的士兵一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放下兵器,奔走相告。虽然汉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优势,但是大部分的将士,都不愿再继续征战下去。楚汉罢兵,对于两国底层的士兵而言,意味着和平与回家。

项王见前后布置都已妥当,当即摆下宴席,命项伯放出太公、吕雉等人。为他们沐浴更衣,请之入帐。

太公得知项王要与汉国罢兵约合,释放自己回去,不禁老泪纵横,喜不自胜。连连在帐内向项王磕头拜谢。

项王将侯生、太公请到上座,大宴款待。酒过三巡,汉营对面快马来报,汉王愿意和约,请项王迅速释放太公等人,同时整顿兵马,各自回国。

在侯生的斡旋之下,楚汉两国终于签订了停战和约。当日傍晚,载着太公吕雉等人的马车缓缓地驶向了汉军大营。

侯生带着项王的亲信,亲自为太公等人驾驭马车。老太公今日多喝了几杯,早已醉得不省人事。身边的吕雉,在车上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公公,没有一丝懈怠。

两年来,吕雉在楚营吃尽了苦头,渡过了无数悲惨凄苦的夜晚。也终究是项籍手下留情,一家人才能在险恶的敌营之中存活了下来。对于这位苦命的汉王夫人来讲,没有比生存下来,再重要不过的事了。

吕雉心中陡然一轻,她捋了捋鬓角的白发。回望天际,那赤红的晚霞,正慢慢把身后的楚营,一点一点地染殁.......(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