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说呀,我去看看。”老龚立马起身到隔壁去了。
看见老人进来,李翔马上站起来了。
李翔站起来了,大家也站起来了,连陈师傅都给了李翔的面子。
在李翔的坚持下,老人愉快地在李翔的位置上坐下来了。
怕喝酒,李翔一开始就宣布自己喝酒不行,希望大家多敬一下自己的师傅和恩人。在老龚的倡议下,大家共同喝了一瓢根(汤勺)酒。
接着,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李翔首先敬了老人的一瓢根。“老伯,有空去县城,的我家里去玩玩。”
老龚说,“其它的好商量,你叫他出远门,肯定不行。老人今年七十三了,还没有到过县城呢。”
“老伯,真的假的?”李翔难以置信的问。
老人点点头,“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小镇的街上,买药,就在他手上。”老人指着陈师傅。
老龚说,“你不知道吧,这是他爷爷去世前交代的,子子孙孙不要离开山里,不要进入名利场。来,来,陈师傅,喝酒。”
李翔很想知道老人以前的故事,所以每每有机可乘的时候,他都会问上一句两句的。
老人喝了酒,话匣子也打开了。都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确实如此。
众人看见李翔对老人的话感兴趣,也就没人去打断老人的话柄。
李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一点点权力的神奇和妙不可言。
原来老人姓齐,老人的爷爷曾经是满清的五品官员,因为得罪了权贵,差一点受到牢狱之灾,最后落了个削职为民。看破红尘后退隐山林,来到了门山,以教私塾养家糊口。
生前一再告诫子孙,不得进入名利场,修身齐家可也。
老人的爸爸看看读书无用,自己不愿意读书了,也不鼓励儿子读。更有甚者,他干脆不然儿子去县城,免得他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老人是孝子,不让去,也就不去。
老人比前辈开明了一点,他没有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怎样,他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他。
他们四代单传,到了老人的儿子手上,才有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
老人的儿子没有出去,儿子的三个小孩全部都出去了。他们接受了新的教育。
下了酒桌,陈师傅喝多了一点,被安排去睡觉了。老龚也喝多了,他也上床休息了。其他的人都各自回去了。
李翔没有休息,他跟龚师母打了招呼,说自己出去逛一逛,看一看。然后一个人爬上了久违的门山主峰。
下来的半路上,李翔看见老人还在放牛,也许是喝酒了的缘故,老人时不时会大声的吆喝几声,“哟呵——,哟呵——。”
看着老人,看着他还穿着蓑衣背着斗笠,看着地头倒在一旁的犁,看着悠闲的牛儿,李翔突然间心潮澎湃,文思泉涌。
李翔回去写下了诗歌《山里的老伯》。1993年,他带着这首诗参加了全国的笔会,前后数易其稿。
当天,李翔和师傅告辞的时候,老龚特别客气的送了陈师傅一只野鸡,给李翔的是一只野兔。
李翔开始坚决不肯接受,推来推去,他猛然觉察到师傅在一边一直没有帮腔,才觉得哪里不对劲。李翔看一眼师傅,发现师傅冷冷淡淡的看着自己,这才恍然大悟。他接下了野鸡,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野鸡我带回去,给陈师傅的孩子尝尝鲜,兔子你们留着,就这样,好吧?”
陈师傅也说,“老龚啊,听年轻人的,就这样,莫搞得我们以后不敢来了。”
“行,恭敬不如从命,听陈师傅的。”
多年以后,李翔故地重游,老人已经仙逝,听说老人的大孙子出去没有几年就回来了,他在一次与小混混的斗殴中,脚留下了终身残疾;孙女帮着老公赚了一大把钱,老公跟小三去过日子了,她悲愤之下留下一双儿女含恨自尽了;小孙子吸取了哥哥的教训,忍辱负重,千辛万苦创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是县城小有名气的名人,他回到门山建造了一栋很有气派的别墅,老人住进去以后才无疾而终的。
附:《山里的老伯》
前言:令我慨然命笔的是一位极普通的年逾耄耋却从未到过县城的山里的老伯
滋养土地滋养子孙滋养花草树木的是你沟渠交错的脸庞/劳作的艰辛山路的坎坷结成了厚厚的老茧/ 磨穿了你的布鞋磨亮了你的水烟枪/那磨得灰白的岁月也就一声不吭爬满了你的头上
黝黑的土地收获了你黝黑的肤色并不黝黑的梦乡/你有意弯曲了犁无意中弯曲了自己/一条细小的绳索你征服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犟/ 田间地头山上山下披星戴月你牵累了它/它也牵累了你让你如今步履蹒跚踉踉跄跄
也许那山一样的斗笠山一样压抑了你的思想/年年岁岁风风雨雨你山一样沉默山一样坚强/山一样在这块生养你的地方坚定不移哪怕白发苍苍
延伸你臂膀的有棍有棒有楸有铲有锄头/拉长你的想象的也许只有那偶尔过往的飞机和车辆
也许岳飞秦琼会在你模糊的沙场上南征北战/也许牛郎织女会在你思维的天空放牧找不到青草的牛羊
那破旧而又过时的蓑衣常年披在你的身上/我想也许不仅仅是破旧而又过时的忧伤
山峦是我们山里人的依托山里人的骄傲山里人的得天独厚/我想说山峦绵延的也许不仅仅是长城的威仪/我想说山峦耸立的又岂止是脊梁的形象/我想说山峦或许也是限制你目光的天然屏障/或许也是束缚你手脚的绳索和枷锁/或许也是使你中规中矩古风长存的铁壁铜墙
梳妆打扮山谷的是四季交替的雨雪风霜/你年迈雄浑的吆喝却令山谷生机盎然荡气回肠(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