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明正身先知解惑 应天命再添佐臣(2 / 2)

三皇真龙图 诸英 3839 字 2个月前

“虽然是这样的悲惨,但这样的争斗,居然还是维持了百余年,竞争搏斗到了后来,每个人的法术都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一道紫光直接击毁了南天门,撼动通明殿,天帝这才不得不重视,派了天兵天将下来镇压。

“一开始,天帝错估形势,前几次都大败而回。后来虽然将二十八星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等,凡二十万天兵全部增援下去,却也因此激起法道世界的合作对抗,于是这场法力镇压,前后一共还是花了五六十年,表面上才逐渐平息下来。

“胜利是表面的,天帝知道。因为长久以来的自寻生路,很多事情不但已经是习惯,而且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除非将这世界彻底毁去,否则隐藏在黑暗里的恶势力,终究还是会反扑。

“于是天帝决定仿效人间,让法道世界的人,自己统治管理自己——地皇就是这样来的。原来当时天帝在法道世界中,找到一个道行德性俱高的人,授予地皇的权位,并让他以天帝的名义,来管理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当然,不光是名义,地皇也得到了天帝充分的授权,因为要治理这个充满半人半仙,妖魔鬼怪的地方,着实不易。所以一般说来,地皇所决定的事情,天庭不但不会反驳,还能获得充分的支持。

“另外,为了让道法世界自食其力,天帝还将道法世界与四部神州打通,让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居民一多,民生物资的生产力也相对增加,而衣食的不虞匮乏,自然也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力量,如此,这世界才终于换得六百多年的平静。

“社会组成分子增添了新元素,这六百年来,道法世界的社会形貌也与前四百年有所不同。以往割据地方的家族势力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教派帮会的兴起。为了维持地皇的治权,各种典章制度也被确立了,于是这些地方势力也隐隐约约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地皇治权,以维护社会公义,促进民生乐利为宗旨,道尊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另一派则致力杀出自己的一条血路,不论他们承不承认地皇的治权,地皇的地位却是他们想要挑战的目标,行事作风比较隐晦,是一般认为比较偏邪恶的一方,就好像灭度主……”

葛慈说到这裏,草亭外突然出现一个黄衣女子,提着一桶水,缓缓地走了过来。葛慈笑道:“正好,我坐了一个早上,把水都烧光了。”从桌子底下拉出一个木桶。

黄衣女子走进,跟草亭内的所有人都点了个头,然后便在桌边跪坐下来,将水桶里的水倒进木桶当中。

江衡瞧这女子大概不过二十来岁,容貌秀丽,体态窈窕,在这裏伺候一个虽然宣称是先知的糟老头,还是令人感到不搭调不舒服。他心中不禁想:“这女子与葛慈到底什么关系?”

那女子倒完水,便将水桶放到一边,拿起木桶中的杓子,开始替在一边炉火上的陶壶添水。她的动作十分优雅,江衡瞧着瞧着,不觉入神。葛慈也停下话头,等待这女子将壶水添满。

“步莲,等一下你就在这边,跟我们一起喝茶。”葛慈见她动作告一段落,如此说道。

那叫步莲的女子点点头,自寻了凳子坐下。葛慈续道:“世间不可能永远太平无事,这裏也是一样。当初地皇以德性获得皇位,所以几百年来,纵有出现法力比他强,道行比他高的,都不能撼动他的地位。

“但现今情况不同了,道尊不仅道行高深,品德为人更为武林同道所崇敬,可以说只要他登高一呼,群雄齐诺,随时都有可能取当今地皇而代之。而这还只是正派的势力。说到相对邪派这一方,那更是虎视眈眈。原本这些躲在黑暗处的邪魔外道,互看不顺眼,谁也不服谁,摩擦冲突时有所闻,虽然造成不少困扰,但黑暗势力,却也因此一直壮大不起来。

“直到这个叫灭度主的出现,这些原本桀傲不驯的地方枭雄,忽然之间个个都安静下来,甘心俯首称臣,奉他为主。可见灭度主这个人,法力高强不在话下,调和鼎鼐的功夫,更是一流。这样的人出现在邪派,除了是正派的隐忧,更是地皇最大的心头之患。

“说来也是天意如此,地皇面对正邪两大高手,自己却忽然病了。而台面上的继承人,却是一个不如一个。太子普恭早死,众人对于二子普意虽不满意,但勉强还可以接受,却没想到普意也突然死了。廷臣嘴上不说,但人人都知道此事与三子普惠有关……”

葛慈接下来所说的这段内容,江衡曾听元真说过。两厢对照,倒也大同小异,没什么出入。总而言之,就是普惠要是继任地皇,结果大大不妙,不但灭度主要造反,就连道尊也蠢蠢欲动。

江衡想起元真,一分心,就把葛慈的话漏了一大段,回过神来时,只听得葛慈续道:“……地皇四子普恒,出生之时即有异像。到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那几天地皇宫无上殿的上空,不论日夜晴雨,总是霞光万丈,瑞气千条。而且据说普恒才呱呱落地,不哭反笑,而且张目能言,哼律成调。当天夜里,即有仙人称奉太白金星之命前来送礼;而在周岁那日,普恒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忽然天上飞来一只赤眼青龙,在无上殿上空盘旋几圈之后,忽然便直接往普恒身上飞窜而下。

“当时把所有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内侍急忙上前查看,却什么事也没有,普恒仍好端端的在地上玩,众人只道是自己眼花了。到了晚上宫女在帮他洗澡时,这才发现普恒的胸口上,多了一条青龙刺青。”

葛慈说到这裏,话锋一转,道:“江衡,你是否能够拉开胸口,让我们看一看你的刺青?”

江衡一听,知道自己的胸口上是有这样的纹身,可是那是从四王爷那边来的。便道:“我这刺青,不是我原来有的,而且也不见得随时都在。”说着,将衣襟拉开,众人将视线投去,都忍不住轻“噫”一声。

江衡见众人神色有异,也忍不住低头瞧去。只见自己胸口上的青龙若隐若现,仿佛正在云端蠕动一般。却听得那葛慈口中念念有词,“咄”地一声,那青龙才完整浮现出来,颜色鲜明,栩栩如生。特别与众不同的是,那青龙两眼隐隐发出红光,模样威猛。

葛慈微笑道:“你果然就是四皇子普恒,没错。”

那叱列伏熙与木拓虽然早就知道了,但听葛慈亲口证实,还是感到相当震动。另外那个叫运日的青年与黄衣女子步莲听了,则是更明显地全身一震,好像江衡是四皇子的事实,与他们有莫大的关系。

江衡已知葛慈果真是个世外高人,于是说道:“葛先生,我说过,这刺青不是我原本有的。”说罢,便将他的来历,毫无隐瞒地大略叙述一番。说到四王爷死前的异像,更是巨细靡遗,只把四王爷为自己所误杀略过不提。最后补充道:“所以你们所说的普恒,应该是那位四王爷,而不是我。”

此话一出,除了葛慈之外,尽皆愕然。叱列伏熙与木拓此时方知江衡竟是另外一个世界来的,都睁大了眼睛,牢牢地盯着葛慈,盼他解释。

果听得葛慈笑道:“你觉得你不是普恒,而是你所谓的那个四王爷才是,是吗?哈哈……如果你真是这样想,那才是完全弄拧了。”

江衡听他这么说,倒是宛如吃下一颗定心丸。原来在他潜意识当中,早也认为自己应该是准备匡济天下,将来身接大宝的四皇子了。

葛慈要步莲帮众人再斟一杯茶水,同时开口续道:“普恒在五岁那年,地皇忽然接到玉皇天帝的谕旨,说普恒有一段仙缘未了,所以特别派人天神来接他。地皇心想这是好事,于是就让普恒跟着天神走了。其实就我所知,天帝是要让普恒降生凡间,接掌人间的皇帝位。

“可是后来事情起了很大的变化,道法世界的情况,要比凡间更需要一个英明的领导人物。只是当初天帝设计给普恒的能力,适合在凡间发展,要回到法道世界来,恐怕有所不足。我知道天帝为了这件事情很伤脑筋,但后来听说想出解决的办法了。我不知道详细的情况是如何,不过今天见到你,这个谜底就揭晓了。”

“那是什么?”江衡问道。

“这还需要问吗?”葛慈道:“普恒把他所有的力量都给了你,而你要擅用他的能力,再加上你自己原有的,才能达成这个任务啊……”

叱列伏熙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所以四皇爷乃是天命所归,仍然是四皇爷!”

“不错!”葛慈笑道:“叱列伏熙,还有木拓,你们也是这冥冥中的天数之一。从今天起,你们必须要尽力辅佐江衡稳定大局,助他登上皇位,以免各方趁机造反,生灵涂炭。”

叱列伏熙与木拓霍地站起,抱拳道:“是!”身子一转,就要向江衡下跪,江衡见状,两手急忙向前一搀,说道:“将来正是戮力同心,同甘共苦之时,两位千万不可行如此大礼。”

叱列伏熙与木拓都道:“君臣之礼不行,无以正视听。还请四皇爷收回成命。”

江衡道:“我现在又不是你们的君上,此事以后再议。”终是不允。两人无奈,只得以躬身作礼。

葛慈说道:“如何行礼,只是旁枝末节,眼前之事,乃是计划如何让江衡顺利接掌皇位。”

叱列伏熙道:“道尊派我们来迎接四皇爷,就是有襄助之意。我们这就启程,回道尊驾前,他老人家必有裁夺。”

葛慈摇头道:“不……不对……”

叱列伏熙道:“仙公有何指示?”

“老夫夜观星象,占卜求卦,种种迹象都显示,事情没这么简单。”

“仙公的意思是?”

葛慈摇头道:“迹象虽有,却不清楚,所以我只是怀疑。因此我还不能断言什么,只能说这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是灭度主吗?叱列伏熙有信心,可以保护皇爷安全抵达玄极观。”

“不,不只如此,不但路上会有险阻,而就算平安到达,去到道尊面前,事情也都还是有危机……”

葛慈站起身来,示意运日与步莲起身,说道:“这两个孩子与此次大事也有关系,也佐证了我的怀疑有理。运日、步莲,你们见过四皇子吧!”

运日与步莲听了,上前见礼。江衡连称不敢,将他们扶起。

葛慈续道:“从此刻起,运日与步莲就是你的人了,他们只听命于你,就是我,也不能再令他们做什么了。他们的责任,就是日夜保护你的安全。他们都是我调|教的好孩儿,忠心耿耿,你尽可以放心。”

江衡一听,葛慈的意思,竟然是要将眼前这个黄衣女子给了自己,这可是有点喜出望外。不过随即想到还有一个看来弱不禁风的青年,也将跟着自己,而多了两个样似累赘,如何放心得?

那葛慈似乎也看出他的疑虑,说道:“四皇子不要小看我这两个孩儿,运日他是一只有千年道行的鸩精,所以可以化作人形。步莲道行虽然浅一点,不过也有八百年了,她是原本是一只白鹿精……”

“什……什么?”

‘作者注:

叱列伏:三字姓。

运日:传说中的鸟类,鸩。羽毛有毒,雌的叫阴谐,雄的叫运日。

步莲:佛经故事,昔有南窟仙人,见鹿产一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唯脚似鹿,是为鹿女。其行处步迹,皆有莲花。

扶风:疾风。

局令: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