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经济规律(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649 字 2个月前

重新回到汽车上之后,孙百里发现杜周南的神情异常沉静,似乎并没有被献金会场的热烈气氛感染,眉头微微皱起,好像正在思考问题,是他感到很奇怪——杜周南向来都比自己还要爱护、体贴民众,怎么这次如此反常呢?

孙百里正想开口询问其中的缘故,杜周南却把脸转向李黎洲,低声问道:“冯玉祥将军发起的献金运动开始了多长时间?民众的反响都像今天这样热烈吗?”

问话的时候,杜周南的眉宇之间显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把李黎洲搞得有些紧张,连忙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是在去年九月中旬成立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冯玉祥将军已经先后到过江津、白沙、内江、隆昌、自贡、乐山、泸州、新津、成都等二十余县市。每到一处,他都要召集当地各界民众召开献金大会,即席發表演讲,号召民众捐款支援国家、支援抗战。民众的响应非常热烈,纷纷解囊相助,有的男人悄悄拿出私房钱,有的女人当场摘下金戒指,有的流亡学生冒着寒风,脱下自己仅有的毛衣,有的农民拿出家里生蛋的老母鸡,甚至准备死后用做棺木的木材都拿出来卖掉了。初步估计,过去这几个月内,至少募集了三四千万元。”

杜周南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政府发行的公债应该也不少吧?”

李黎洲回答道:“自从办事处进驻重庆之后,国民政府已先后认购、发行过‘建设’、‘军需’,‘兴业’、等各种战时公债数十种,每次多在一亿元以上,有时一月发一种,例如去年五月份刚刚发行‘建设’公债一个亿,八月份又发行‘兴业’公债一个亿。”

杜周南眉头紧锁,接着询问起四川的经济发展状况:“四川省在抗战爆发之前只是个人口和粮食大省,经济并不发达,厂矿企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赶不上东部沿海省份,不过,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曾经组织动员了大批工厂内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对这裏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知道这些企业有没有适应本地环境,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减轻四川民众的负担?”

李黎洲回答道:“内迁的企业分为官营资本和民营资本两大块:国民政府内迁之初,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政策,并在资金和税收上面给予优惠,使民营资本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开工的厂矿企业数目大幅度增加,老厂矿的资本额和工人数量也相应增加很多,但是随着日军攻势加剧,沿海港口越来越少,陆路通道又相继被苏联和英国关闭,经营变得日渐困难;国民政府为了切实掌握四川的经济命脉,不遗余力地发展官营资本,但凡涉及民生和军事的行业几乎全部被垄断,在日军封锁海岸之后,官营的垄断资本更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挤压民营资本的生存空间、壮大自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反而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对于这些情况,他显然了如指掌,故而一路说过来如数家珍,没有丝毫的停滞,表现出超群的能力和见解,听得杜周南连连点头,一旁的孙百里也露出赞赏的表情。

杜周南随即追问道:“那么官营资本的发展壮大是否能够对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所帮助呢?”

李黎洲低声回答道:“非常有限!这些资本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家族手中,趁机大发国难财,哪里会管国家的死活!”说着,他的脸上露出激愤的神情。

孙百里从杜周南的问话裏面隐隐约约察觉出裏面的含义,但是又不敢肯定,于是问道:“杜先生,你问这么多问题,是不是想估计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

杜周南用力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刚才在献金大会的现场,我就感觉有些奇怪——尽管商人重利,但是最基本的利害关系还是知道的,无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应该也不陌生,他们却始终不愿意解囊相助,实在令人费解!所以,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自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接着他详细解释道:“四川省的人口在五千万左右,而国民政府累计发行的债券却高达二十亿元之多,平均每人要支出四十元以上,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捐税、飞涨的物价,保证基本的生活都有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来消费?没有消费,商人们又从哪里赚钱?”

孙百里深有感触地补充道:“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手中不但有富庶的江浙,还有其他十几个省份来分担政府和军队的支出,现在却几乎全部落到四川人消瘦的肩膀上,居然还能够支持的住,四川民众的坚忍可见一斑!”

杜周南默然说道:“百里,大后方的情形是如此不堪,相形之下,咱们福建、江西和广东几个省简直就跟天堂一样,这样一来,国民政府肯定会要求会接着参政会议的机会要求我们把财政收入上缴中央的。”

孙百里这才明白杜周南追问李黎洲的原因,沉吟着说道:“财政上缴中央倒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只要对抗战有利,对民众有利,怎么做都可以!但是,怕就怕只能解燃眉之急,最后却把咱们这几个省也给拖垮了——按照国民政府目前的做法,十有八九是这种结果。”

李黎洲急忙说道:“军长,千万不可以!一旦让这些官僚资本插手福建,后果必将不堪设想,陪都的形势这么艰难,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重庆生活的这两年时间,亲眼目睹了官僚资本的种种危害,李黎洲万万不能接受它们把自己的家乡也搞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