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一直坐在孙百里身后座位上闭目养神的罗思柴尔德突然睁开双眼,说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实行战时经济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于与战争有关的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统一的乃至强制的管制,这是国民政府的唯一选择,也是客观需要。国民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实施的增税、发钞、举债和外汇统制等政策是应付大规模战争的国际惯例,虽然有诸多消极影响,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显然,作为资深金融专家,他对这些措施相当熟悉。
杜周南反问道:“国民政府超额发行法币,引起货币总量与社会需求的失衡,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使民众的生活非常困难,而接连不断的公债更是让雪上加霜,难道这也是合理的吗?”
罗思柴尔德回答道:“我认为造成大后方的通货膨胀的直接、最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总需求和总供给严重失衡导致的,即使不增发货币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拿粮食来说吧,本来四川的粮食略有盈余,但是随着战争爆发,难民大量涌进,内迁的政府机关、学校、工厂和其他人员以及留川军队和各战区人员的供给,迅速消耗掉这部分粮食,一旦日军封锁边境通道,或者遇到天灾,粮食的供给自然出现问题。”
“国民政府发行公债的目的是维持战时财政收支平衡,但是由于财经政策不断变化,公债销售困难,而发行的数量又过多,非但没有达到平衡财政赤字的目标,反而刺|激通货膨胀加剧,进行的非常失败。”
孙百里惊异地望着银行家,反问道:“罗思柴尔德先生,如果国民政府恢复对福建的财政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你们这些民营资本,难道你一点就不担心吗?”
罗思柴尔德微笑着回答道:“孙将军,我相信你会考虑两千万民众的利益,为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孙百里没想到居然得到这样的答案,连忙揶揄道:“罗思柴尔德先生很有搞政治的潜质呀!”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杜周南在仔细思考之后,开始认同罗思柴尔德的观点,于是虚心请教道:“罗思柴尔德先生,你认为目前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才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罗思柴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平抑物价,恢复生产。”接着他详细解释起来:“增发货币和发行债券要立即停止,募捐活动也不能再搞;从福建等地调运粮食来缓解粮荒,使厂矿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继续下去;加大特种矿产的开采力度,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刺|激民间开采——福建的原始积累不就是通过出口钨砂来实现的吗?大后方的产量低就是因为收购价格过低的缘故,一旦价格提高了,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虽然战争带来了很多问题,但是只要解决了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粮问题,其他问题就有了回旋的余地了。”
经他这么一说,问题似乎变得非常简单了。
孙百里摇摇头,说道:“这些措施好是好,但是却并不适应现在的情况——国军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作战物资和粮食的消耗,国民政府不采取这些措施,怎么满足军队的需要呢?”
罗思柴尔德眯缝着眼睛,狡黠地笑着说道:“这就看我们孙将军愿不愿意慷慨解囊了!不要忘了,你可是我们福建银行的董事长,放贷款给国民政府应该是个好主意吧!”
孙百里和杜周南对视一眼,对罗思柴尔德独到的眼光和大胆的做法感到十分佩服!
这时候,李黎洲轻声提醒道:“军长,我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