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系各部的敌视、晋西北地方政权的阳奉阴违等不逐一而论,更为关键的是两师原来都是以正面作战为宗旨的野战师,要一下子转换成敌后游击作战为主的模式,本身就有很多难以克复的问题存在。
而且伴随第二二五、第二三四师入晋的还有1个按新编制组建的合成炮兵旅。
这个炮兵旅下辖2个12门制的75公厘山炮营、1个18门制的75公厘野炮营、4个6门制的20公厘厄利孔防空机关炮连、4个6挺制的12.7公厘防空机关枪连及2个弹药补给营。
如今晋军全部11个骑步兵军(22个骑步兵师)总共才拥有230余门75公厘山野炮及50余门120~150公厘迫击炮,由此对比来看,这个合成炮兵旅不能不说是实力雄厚,但就其配属的野炮部队及较大的营制来看,事实上并不适应当前晋西北山区以反围剿为主的斗争形势。
所以,如何因地制宜的适应晋西北的军事斗争需要,就成了邱兆琛和第二二五师师长叶驰高少将最为关切的当务之急。
11月19日,一场大雪冰封了整个山西大地,趁着日军龟缩在城市里无所作为,在寒意逼人的山野小村刘铺,一场对于入晋西北军来说至关重要的军事会议热烈举行。
与会的除第二二五、第二三四师的营以上军官外,还有在晋南前线对敌作战的第二二一师的参谋数人,此外经过兰州方面的转接,晋东敌后抗日总队也在电波中参与了这次会议。
经过三天的讨论,晋西北集群作出了打散部队现有建制、除保留一部作为拳头外,各部以支队、群为单位进驻各县发展根据地的决议。
据此,邱、叶首先将不适宜山地作战的野炮营遣回河西,由西北另行抽调山炮部队赴晋。
随后又以两师辎重营、野战医院、各团团属战地救护所及合成炮兵旅补给营为核心配属部分警衞部队在河曲、偏关、保德、兴县、临县、离石等地建设后方兵站,并依托各级兵站建立控制在西北手中的各县、乡地方政权。
第二二五师还抽出其所属第二二五三团团部及该团3营并团部警通连、辎重连、战防炮连组成东进支队,伺机快速阳泉一线进入晋东,随后开赴正太路沿线,与晋东敌后抗日总队等部会师,围绕节点阳泉在寿阳、盂县等地建立敌后根据地。
派出东进支队后的第二二五师主力随后将开赴方山、中阳、交河等地。
届时,该师师部并师属警通营、宪兵连、化学兵连将组成为南线指挥群,指挥晋西北集群在太原西南方向的作战。
该师师属炮兵营第1、第2连、师属野战工兵营(含1个210公厘重迫击炮连)及二二五一团部并所属第1营、第2营、团直属队组建南方支队,或主动出击或应对日军扫荡时大队规模的兵力。
该师其余各部以营连为单位,配属1个拥有1~2门火炮、迫击炮或若干防空机关枪的独立炮兵分队及电讯兵/通讯兵一部,组成前线指挥群、营级作战群或连级战斗分队控制晋西北南部全区并作为对日积极作战的触角。
第二三四师大体也是如此编组,其师指挥群进至岚县、静乐一线。
不过该师将编为2个主战支队,以合成炮兵旅所属山炮第1营并第二三四一团团部及该团第2、第3营、团直属队、师属搜侦连为北方支队。
以师属炮兵营第1、第3连及师属野战工兵营并第二三四二团团部、该团第1营、团直属队组成中部支队。
北方支队主要应对日军自朔县、代县、原平方向的进攻并积极对忻口以北的敌占区作战。
中支队主要针对日军在太原外围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及第一军直属队除了将各部铺出去外,晋西北集群还受命参与整编晋西北各县保安团队。
为此各部还抽出部分老兵定期充当县保安团队的训练官和骨干,预计在各县保安团队的训练基本完备之后,还将顺势建立晋西北补备司令部和新兵训练营。
“叶师长,钧座的密电说的很清楚,我们就是来鸠占鹊巢的。”
宗旨已定,接下来就要执行了,在两位师长分手之际,邱兆琛语重心长的交代道。
“所以不要怕晋方有所责难,直接敲碎了瓶瓶罐罐就是,不如此,不得以破而后立。”
邱兆琛是粤系出身,如今却一屁股坐在西北的立场上,除了死道士不死贫道以外,自然还有借机从龙的想法,对此,在戴季良还是镇守使的时候就是陕军老兵的叶驰高在暗自菲薄的同时,嘴裏却严肃的做着回应。
“请玉林兄,放心,小弟自会根据钧座的指示,有礼有节。”
邱兆琛也是清楚这些老西北心裏的想法的,所以他笑了笑:“叶师长是钧座的老部下,我自然放心,不过,对于晋系,目前还是以利用、消化为主,你在南面就不要步步紧逼且先跟杨澄源各守疆域、和平相处。”
叶驰高点点头:“明白,我会跟杨澄源先定下联保的协议,但若是他无力抗敌,终归还要靠咱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