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在多次战斗中能遏制日军对河南这一关键的地区的侵入,我们还参观了其空军部队,其装备的主力战机据说曾得到德国和意大利的技术支持。
虽然比起美国的最新工艺来说还是很原始,但这在东方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配合其与意大利方面开发的雷达系统。
我的上帝,军阀戴所拥有的雷达系统的时间甚至要早于美国军队拥有的时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也显示这位德国军校毕业,会说5国外语的军阀具有相当前瞻性的眼光,或许就此可以做出判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传闻中拥有无数后宫的典型东方统治者,其实比起国民政府那些还活在中世纪的老古董来说更容易打交道。
至少可以抵御日军飞行队的攻击最让我觉得惊奇的是,我居然发现一支完整的装甲师,虽然它被军阀戴故意命名为令人感觉模糊的轻型武装部队,但其装备的坦克。
再补充一句,这些坦克居然与其仿效德国制造的飞机一样是中国西北方面自行制造的。
数量却并不少最后再说一句,事实上依附在这支部队下的其他地方部队的情况也不错,无论是装备、军饷还是战斗力来说,远远要强过了南方国民政府的大多部队,只是略微逊色其的精锐而已。”
安德森博士也记录道:“西北市场的活跃是中国南方所不可想象的,当然这归根结底是因为西北大部分的国土都连接在一起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自三十年代以来,大量的流入人口对西北经济圈的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在西安美领馆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钢铁厂、石油炼化厂、煤矿,以及铁路公司等重要的企业,也独自拜访了小型棉纺厂、五金加工企业等私营工厂,所有人都向我表示。
虽然通货膨胀一样严重,但对未来的预期却一样看好可能正是因为物资上有保障。
所以军人们才有保衞国土的希望,军事上有了希望,社会大众的精神状态才更好,远不是南方那种萎靡、待死的心态可以比较的。”
美国观察团在报告中对西北的情况可以说极尽阿谀之辞,但戴季良却丝毫没有关心。
他当然知道列强是看实力认人的,可他还是以为与其被动的等待美国人的恩赐,不如自己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也是符合他一贯打铁还要自身硬的言论。
因此,在美国人的考察团抵达西北之时,他却动身去了成都。
戴季良这番到成都当然不是为了体验宝成铁路,也不是为了在成都的那几个干女儿,而是为了加速在益州、渝州、西康三省推行《西北土地法修正案》的进程。
戴季良当然明白作为推行《土地法修正案》的最大障碍来自哪里,因此,他一方面亲自布置对袍哥社团的打击,一方面也把川中最重要的头面人物一一请来,亲自开解。
“对于《土地法》损害川军将士利益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
戴季良的目光在渝州省主席邓锡侯、湘鄂巴蜀战区司令长官刘文辉、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杨森、第廿九集团军总司令潘文华等人的脸上逐一流转。
“土地问题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大问题,这个大道理我不跟你说,但你们自己可以评判一下,到底是工商赚钱多赚钱快,还是田地出佃来得钱多钱快。”
看着低头不语的几人,戴季良笑了笑。
“出佃土地不但来钱少,而且引起租佃纷争不断,一个处理不慎便不是触犯国法就是在民间口碑极坏,这些想来你们都碰到过”潘文华鼓足勇气衝着戴季良言到:“钧座,经营工商业固然来钱又多又快,可大部分的将士既无足够的本钱,有无从业的经验,远不如经营土地来得稳当。”
“没有本钱,不会做,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正如我刚刚所说的,经营土地若不想欺男霸女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稳当的。”
戴季良示意让潘文华坐下。
“而且在全国推行《土地法修正案》是西北的国策,断不容许半途而废的。”
强硬的话让在场人一阵骚动,但戴季良接着话锋一转。
“因此,财政委员会提出一个折中的意见,以发行土地债券的方式替换现金购买。”
戴季良解释道。
“债券每年给付利息,与直接经营土地的收获相差无几,而且没有风险,若是觉得受益不足,还可以用其购买四川铁路公司等官营机构的股票,你们以为这样好不好?”
众人当然知道,戴季良强推《西北土地法修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让西北更好的掌握川中,然而强盗已经进门了,几个弱女子又怎么能阻挡其为所欲为呢?因此,在戴季良再三保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之后,不想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众人只能无奈的予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