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说要本土决战,关东军要留守复兴基地,朝鲜军要承担维系复兴基地与本土间联通重任的,都不可能调动,至于满洲国军嘛,关东军那边也是善财难舍。”
高桥坦怒不可遏地说道:“难道就看北支的局面一天天崩坏下去吗?”
松井久太郎无言以对,室内陷入了尴尬的寂静当中,好半天后,高桥坦试着提议道:“要不从河南把第十五军调回河北?全军不行的话,调1个师团过去也是好的。”
松井久太郎叹了口气:“高桥君,支那西北军的战略显然是要调动河南皇军,以便其在河南发动决定性的总攻,在这种情况下,调走一个师团都将导致整个战线崩溃。”
高桥中将拍着桌子咆哮道:“河北出现问题了,河南就能独存吗?”
松井久太郎还待劝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的声音:“高桥君说的极是,河北一旦有变,支那派遣军与关东军之间的联络就会被切断。”
说话间冈村宁次大将走了进来,向对其施礼的两人摆了摆手,继续道:“皇军兵力窘迫是现实,但总有办法挤出一点余量的。”
冈村宁次一声令下,一名参谋很快在松井久太郎的房间里挂上了大比例的中国地图。
冈村宁次、松井久太郎和高桥坦的三个脑袋凑了过去,在地图上仔仔细细反反覆复的寻找起来,很快,松井久太郎提议道:“长官,我建议放弃温台地区,这样可以抽调出独立混成旅团第六十二、第八十九旅团1万多兵力。”
冈村宁次考虑了一会,应道:“大本营是不会同意放弃浙南地区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上述地区的守备任务交给南京政府方面,想来,在现阶段,支那蒋军各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南京政府能确保对浙南的控制。”
还没等高桥中将脸上露出喜色,就听冈村宁次又道:“但支那有句古话,远水救不了近火,从浙南到河北的距离过于漫长了,走海路还要担心米国潜艇的威胁,因此,上述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是用于安徽、湖北战场的较好。”
冈村宁次说的没错,从浙南调兵到河北,少说也得半个月1个月的,基本上等援军到了黄花菜也凉了,所以尽管百爪挠心的高桥中将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但最终还是默认了现实。
然而让高桥中将着急的是,浙南2个混成独立旅团抽出之后,在中国派遣军的序列下,居然再也找不出一支富裕的可供调用的成建制力量了。
“目前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第廿军、第卅四军、第四十三军陷于苦斗,一兵一卒也无法调动。至于第六军及第十三军在苏南、皖南的各部也已经抽调了相当数量的战斗兵北上皖中,实在是没有余力了。”
松井久太郎咬牙切齿的建议道。
“河南的第十二军、第十五军又不可调动,显然唯有从驻蒙军和第一军着眼了。”
松井久太郎的提议正是之前冈村宁次曾跟小林浅三郎中将提过的,只是当时作为派遣军总参谋长的小林中将明确表示了反对,结果导致冈村宁次的主张胎死腹中,也导致了日军在中国战场日益上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这回有了参谋长的支持,冈村宁次大将就不怕大本营的责难了,因此,他立刻决定道:“可以把渡边支队调往河北。至于大同方向嘛?如果发现支那军有进攻的企图,(华北方面军)可以准许第4独立警备队撤往平西。”
“岗村长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放弃大同呢?完全可以将第4独立警备队调往德州,以解放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的剩余兵力。”
高桥中将也是跟风之辈,看到冈村宁次和松井久太郎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便顺水推舟的建议道。
“甚至我个人以为,在准备放弃大同的前提下,第一军可以进一步收缩力量,譬如放弃北滹沱河谷地及介休以南地区。”
虽然高桥的提议不如冈村宁次当初预案那么激进,但却是可以蒙混大本营的一个办法,因此,冈村宁次和松井久太郎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得到了共识:“派遣军同意华北方面军提议,从山西第一军抽调1个师团及部分特种兵加入河北战场。”
意识到自己跳入了岗村和松井两人设下陷阱的高桥中将苦笑的要求道:“长官,我希望和下村司令官通话,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总得让他知道才好。”
冈村宁次生怕下村定胆小怕事不敢负起责任,所以断然拒绝道:“不必了,高桥君,你既然是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就完全可以替下村君提起这个报告。”
高桥坦知道自己并没有选择,只好勉强的应道:“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