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尼赫鲁高估了印度军队的行军速度和补给能力。
由于那格浦尔至海得拉巴之间并无铁路连接,且中央省的道路通行状况很差。
因此,当通过印度中央铁路和孟买至加尔各答铁路辗转至那格浦尔之后,印军的南下速度立时慢了下来,再加上印度各地还没有从宗派屠杀和大饥荒中恢复过来,沿途军粮筹集很是困难。
因此,当印军第五步兵师开到中央省与海德拉巴边境城市博里的时候,时间已经是48年的6月末了,而此时,伊斯兰志愿军西路军已经进逼到孟买外围,东路军也攻占了奥里萨省的首府布巴内斯瓦尔。
“海德拉巴的叛军为什么会推进的那么快?”
愤怒的尼赫鲁如此质问着印军总参谋长科丹德拉·马达帕·卡里亚帕少将。
卡里亚帕少将面带无奈的向这位墨索里尼式的印度独立领袖解释道:“海德拉巴的穆斯林军队是依托东海岸铁路和马德拉斯至孟买间铁路在行军,可以充分铁路的机动能力并获得来自海上的补给物资,所以他们的速度远比第三军要快许多。”
尼赫鲁咆哮道:“我们的海军呢?为什么不阻止海德拉巴人的海上补给行动。”
因为印度海军司令部还在组建当中,海军参谋长人选还没有落实,因此,只能由卡里亚帕少将继续回答总理的问题:“总理先生,印度海军的实力很弱,根本无法封锁整个东西海岸线,而且海军还要承担协助防守加尔各答和孟买的重任……”
“这是狡辩。”
尼赫鲁大声打断了总参谋长的话。
“海军是用来进攻的军队,怎么能只想着防守。”
尼赫鲁的话总是对的,但问题是时间点却不恰当。
“我现在命令你,立刻调动海军出击,彻底封锁马德拉斯港。”
卡里亚帕少将很是为难,这时站在尼赫鲁身边的蒙巴顿勋爵开口了:“总理先生,恐怕海军出动也无法阻断海德拉巴军的补给线。”
尼赫鲁总要给这位英国总督几分面子的,所以静待着蒙巴顿给自己解释,就听蒙巴顿说道:“据可靠的情报显示,所谓伊斯兰志愿军其实是中国国防军中的回民部队,而向这些中国军队运输武器装备的则是美国船运公司,所以英国海军无法封锁马六甲海峡,英国政府无法同时向两个大国和英国的最大盟友发难。”
尼赫鲁愤怒异常:“又是中国人,在阿萨姆,中国人第一个承认阿萨姆国家并不加掩饰的向阿萨姆人提供武器和军事教员,在海德拉巴,他们又向米尔·奥斯曼·阿里汗提供数万名穆斯林志愿军,中国政府难道想彻底分裂印度吗?”
蒙巴顿不动声色的回应道:“中国政府的目的很简单,他们不愿意接受麦克马洪线,以及约翰逊-阿尔达线,因此,他们支持一切反印度政府的活动。”
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克里希纳·梅农紧张地问道:“那么美国人为什么会掺杂其中呢?”
“也许是为了印度的市场。”
蒙巴顿也有些恼怒的说道。
“那位海德拉巴大君可是世界首富,为了钱,美国人也是什么都肯干。”
尽管蒙巴顿轻描淡写的弱化了美国人出现带来的国际政治压力,但尼赫鲁却不能不加以重视:“立刻电告我们在联合国的代表,命令其向安理会提出约束大国介入印度内战的动议。此外,再拜访一下白宫和杜威先生。”
根据美国国内三大民意调查机构罗珀、盖洛普和克罗斯利的民意调查,一致看好都看好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杜威将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轻松获胜,因此,尼赫鲁想提前跟杜威搭上关系,以便在将来通过杜威干预印度内战。
“至于中国方面?”
尼赫鲁有些头疼的看向蒙巴顿。
“能否请英国政府转达印度与中国建交的请求呢?”
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蒙巴顿很爽快的答应了,但尼赫鲁的目标并不在于与中国达成什么妥协。
“总督阁下,面对喜马拉雅山对面的挑战,我仅代表印度政府,请求伦敦给予更多的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