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继续裁军(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78 字 2个月前

而出于保证各地应急的需要,在军和前指直属的营级独立部队也全部是满员的状态。

如此设置的目的,当然是更多考量到北方大国的威胁,剩下的有没有进一步削弱旁系力量的打算也是见仁见智。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挂在国防军第十九军名头的桂军和刚刚成立的第二军就是特例,而江南剿总麾下直属的第一四五旅等部也归于例外之列,只是他们都是要上阵厮杀的,显然没有人会真的羡慕他们跻身甲种部队……

除了野战部队,位于内地的一些守备区也被裁减,譬如潼关-风陵渡守备区便降级纳入了首都衞戍司令部的管辖之下,而南津关、石牌两个在抗战发挥要塞作用的守备区则被彻底裁撤、装备移走、人员归并其他单位、所有坑道仓库封闭、整体移交江汉省保安司令部和合州省保安司令部管理,而两省保安司令部也只各派出一个特别保安大队进驻原守备区看管,以免要塞设施为不法者所利用……

说到各省保安司令部,那么就顺便提一嘴,在国防军大举裁撤的同时,各省的各保安总队、保安支队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缩减。

根据国大通过的《国防法草案》规定,国防军是进行国战的部队,其实并不应该参与国内的平叛、剿匪工作,相关事务应该由各省保安司令部承担,而武装警察则负责打击、镇压小型武装犯罪团伙的工作,三级军事力量使用方面鲜明,但怎奈何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国内枪支依旧泛滥,武警又初建,根本对付不了城市武装团伙和乡村非法武装宗教组织,只能用保安部队进行震慑,而保安部队又因为是轻装部队,对于剿匪和平叛有心无力,因此,只能动用国防军,从而导致了整体错位。

由于错位现象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再加上原本该地方政府承担的保安部队的经费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空前紧张而时常不济,因此,在中央财力无法进一步关注的情况下,裁减部分保安部队也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因此,受到一定损失的地方派系嘛,又有谁还能顾得上呢?

裁军的目的肯定是更有效的使用军费,军费的支出相当一部分是用来为部队更换装备,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所以,在裁军的同时,中国国防军也开始了大规模更换陆军武器。

在反战车武器方面,国防军开始用107mm无后坐力炮和85mm无后坐力炮全面取代37mm反战车炮。

在机关枪方面,12.7mm重机枪和新生产的6.8mm通用机关枪取代了原来的马克沁水冷机关枪。

步枪方面,民国卅五年式6.8mm全自动步枪和民国卅六年式6.8mm半自动步枪全面取代了西北造七九栓动步枪和9mm冲锋枪。

掷弹筒被彻底取消,新的、轻型的60mm迫击炮编入了步兵连。

单兵反战车武器方面,“毒|龙”80mm超口径火箭筒也取代了单兵反战车手雷和原来的美制“巴祖卡”火箭筒及少量德造“铁拳”。

此外,更多的军车进入联勤部队取代了原来的曳马和驮马部队。

由三号战车底盘发展起来的全履带装甲运兵车和升级版的装甲战斗车辆也开始取代原机动骑兵、突击骑兵、装甲骑兵部队中的半履带人员输送车和半履带装甲战斗车。

就连研制多年的六号战车和新研制的七号轻型战车也开始陆续进入一线部队服役了。

还有新型火箭炮也开始试装备。

弹道导弹和巡航飞弹也展开了研究工作……

当然,以中国军队的规模和得到军费数量,全面换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换装下来的军械中国国防部和联勤司令部并未全部封存,而是将其中一部分调拨给国内保安部队和武装警察。

譬如9mm冲锋枪很快成为武装警察的标配,保安部队也得到不少的早期猎豹式装甲车。

以改善其装备情况,另一部分将会赠送给姐妹共和国以取代现在已经停止生产的日式装备,最后剩下的则低价倾销给友好国家。

泰国就支付了1000万美元采购了600门二手20mm苏罗通高射炮和厄利孔高射炮,以及60辆二号战车以更换其国内原来芜杂的法式、英式和日式装备。

南苏拉威西苏丹国就高高兴兴花了50万美元采购回500挺二手七九马克沁机关枪、50000杆二手七九步枪和大量弹药。

越南方面更是死乞白赖的一分不花就从中国拿走了90门老式迫击炮和50门膛线都快磨光的老旧山炮。

阿萨姆共和国用价值200万美元的石油和石油衍生产品换走了整整3个旅的全套装备……有裁军便有扩军,这不,海洋部下属的中国海域警备队在同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了,这支集合了海上救助、缉私海警、护渔护航、海域测量等多重使命的准海军成立伊始便拥有100架水上飞机、220艘500吨以下级别的海巡船、6艘3000吨级级远洋科考调查船,以及35000名官兵,只是因为经费专项列支不从军费方面走,管理上受到国防部、海洋部、海关多重领导,所以才不显山不露水的成为了国人盲区中的编外国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