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缅甸将乱(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42 字 2个月前

且由于阿拉干山脉的阻隔与缅甸本土之间的关系并不很深,只是在蒲甘王朝的征服下,才硬生生的与缅甸各民族生扯在一起,不过蒲甘王朝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欧洲殖民者便来到了,所以若开族与缅甸各民族的融合并没有彻底完成。

因此,基于风俗习惯、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隔阂吗,若开族独立的倾向并不亚于掸族、克伦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

当仰光方面开始鼓吹大缅族主义后,若开族的离心倾向更加明显了,不过若开族首要目的还是维持自治状态,并不想直接脱离缅甸联邦进而引起缅甸军队的攻击。

只是,即便要持自治地位,依旧需要一支具有吓阻能力的地方军队,所以,当阿萨姆方面以中间人身份提出可以淘汰一部分旧装备转售给若开邦自衞军时,若开邦政府还是心领神会的批准了一笔80万美元的计划外开支……

二次大战后,为了弥补英国在战争中的损失,泰国除向马来亚度让南方四府的领土主权外,还调整了泰缅边境的某些地段,缅甸独立之后,泰国政府一直试图从新生的缅甸政府手中讨回割让的土地。

但是都遭到了缅甸政府的拒绝,再加上泰国政府一直窥视缅甸德林达依省的领土,因此,在分裂缅甸方面是与中方有共同目标和不同分工的。

所以,在中国情报部门的暗示下,从1954年年终开始,泰国情报机构加大对孟邦、克伦邦分离力量的支援,数以百计的武器、数十万元的泰铢,以及部分泰国国内生产的毒品源源不断的从他年他翁山脉东侧越境输入克伦邦境内,流落到克伦族和克耶族独立武装的手中,成为日后克伦邦、孟邦、克耶邦等缅甸东南地区动乱的重要推手……

与中国情报部门屈尊前往勾连的其他各族不同,缅甸少数民族中实力最强的掸邦是自己主动找到中方门上的。

在缅甸7个邦中克伦、克耶、克钦、钦、若开、孟等6邦加起来也不如掸邦广阔,再加上掸族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因此,缅甸独立伊始,缅族政治家必须联合掸族政治家才能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缅族主义者对苏瑞泰等掸族领导人成为缅甸总统日渐不满,正是迫于大缅族主义者的威胁,苏瑞泰在卸任缅甸第一任总统之后,又主动放弃了缅甸联邦议会民族院议长的职务,退回老家经营与中国的贸易。

苏瑞泰的去职代表着缅族与掸族之间的和睦已经开始动摇,而缅甸政府随后在掸邦境内部署更多军队的举动,更是引发了诸多掸族土司们的不满,为了抵御缅甸政府军在掸邦可能发动的军事行动,莫密土司(Mong Mit)苏昆雀等人秘密组织了掸族战士团予以对抗。

由于二战期间及二战结束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中国军队曾在掸邦境内驻守并敞开供应给各掸族村落以相当数量的轻型武器,因此,掸族武装从一开始就装备相对精良,步枪、手枪、机关枪、手榴弹无一有缺,但在重型武器上就远不能与缅甸军方相提并论了。

掸族领导人也知道,用机步枪是无法对抗缅甸军方的,但环顾缅甸四周,没有一个国家会轻易出售武器给掸邦政府,除非得到中国方面的支持。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不少掸族长老想起了二战期间,中国军队曾向其袒露的分裂缅甸、支持掸邦独立的想法。

虽然时过境迁了,但中国人的态度会不会依旧没变呢?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掸族高层便主动派人寻求中方的支持。

与财力有限的克伦等族不同,掸族是非常有钱的,别的不说,中国人喜欢的翡翠就是出自掸邦境内,因此,有钱的掸族代表团甫一接触,便甩出了500万美元的大单采购包括75mm山炮、80mm迫击炮在内的大宗军火。

有钱为什么不赚?正好中国军方也在大规模的用90mm轻榴弹炮取代老旧的75mm山野炮。

再加上本身就有给缅甸政府添乱的心思在,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就达成了秘密军购协定,掸族以鸦片和宝石作为支付手段,获得了包括轻型火炮、高射机关枪、巴祖卡火箭筒、半自动步枪在内的各种犀利装备,同时还聘请了中国边防军操训掸族武装。

至此,掸邦独立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只待掸族战士团整编培训完毕、缅甸政府开第一枪便可正式起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