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一八五.二三二.一九五
“如今太师既首肯,使文君出山,朕心实喜!”
赵煦接过这些文书,随手拿起一份,然后递给文彦博:“太师请看……”
果然!
奈何,文宗道除了惧内,还喜欢沾花惹草。
就是不知道,这些部署,有多少是先帝的意图,又有多少是当今自己完善的。
这其中,出力最多的当然是文彦博这个太师了。
“这是朕今日读诸位先生们给朕修订的《三朝宝训》时,从《重牧宰》、《体大臣》等宝训、圣言之中抄录下来的文字……”
而大宋士大夫们,连孔孟两位圣人,都可以直接沟通,然后宣布自己已经知道了圣人的‘真意’,参悟了当年‘圣人们’的用心。
文彦博恐怕会以为是在和他开玩笑,甚至是在耍他。
但现在嘛……
……
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据说感情很好。
败军之将,不足挂齿!
在文贻庆的搀扶下,文彦博缓步走入福宁殿的帷幕。
文彦博却是明显楞了一下。
天下州郡肯定会跟风。
除了有一个厢房住外,其他一切都和下人一样。
就连两宫赏给她做衣服的绸缎、绢布,也被她偷偷藏了起来。
然后才接过来文熏娘送来的那一沓元书纸。
恐怕只能去新城的边角地,才能租一个足够张家几十口人住的房子了。
“太师,四朝元老,朕之师保,当代朕而出,率民更始!”
事实已经呼之欲出了——她卖掉了。
“但是……”
“祖宗以圣继圣,圣德相传,时用光大!朕小子也,不敢有一日相忘,乃日夜勤读,不敢松懈。”
通过一些调查,赵煦知道了,其母女为何过的这么差的原因。
想当年,温成张皇后那么得宠。
但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
“此乃敬天法祖,也是以圣继圣,绍圣绍述!”
“将质库之利,从僧人手中,拿到士大夫、武臣、勋贵手中……”
“而且只抄录当年老夫平贝州的事迹?”
过了一会,她才反应过来,盈盈一礼:“诺!”
因为,士大夫、勋贵、外戚、武臣,一旦形成合力。
上面摘录的、截取的事迹、对话,都是被美化过、粉饰过的,甚至有些事情,到底有没有发生过?还得打一个问号!
为什么?
因为,经筵官奉旨编纂《三朝宝训》的时候,循的是仁庙朝的故事。
送走文彦博,赵煦摩挲了一双手,将那些抄录着三朝宝训文字的元书纸拿在手上。
对张家的那些事情,十分了解。
因为这位官家,在逆练‘三朝宝训’。
所以,赵煦也不逗文彦博了,免得老登被气到。
再不小心,就会被贴上‘跋扈’的标签,然后就等着朝野围攻吧。
“不瞒太师,吾奉旨来献《元祐字典》的第三卷……”张方平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
……
文彦博听着,一楞一楞的,条件反射般的道:“陛下圣明!”
这就是反向试探了。
新闻学嘛。
这里面肯定有着寓意、暗示——小官家已经证明了,他不会无的放矢。
“朕早就听说,太师诸子之中,以閤门通事舍文贻庆及故承议郎文及甫最贤,早欲重用!”
久而久之,这个小市集,居然发展成为了和汴京城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大会以及土市子、马行街、潘楼街这样的超大市集一样的交易场所。
但皇帝赤裸裸的直接和一个元老这样暗示,多少还是有些夸张了!
错非,这位小官家早已经证明了他说话做事,都不是任性而为,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文彦博连忙起身拜服:“陛下仁孝,老臣为天下贺。”
这是什么?
这就是仁!
这是职责需要,也是仁庙以来形成的‘祖宗之法’。
石得一的探事司,也报告过,文家下人们谈论的文熏娘入宫前,其母子生活境遇。
甚至直接参考了石介私修的《三朝圣训》。
这不仅仅体现在民间,也体现在官场上,还体现在宫里面。
只是简单的记录着某年某月,某位先帝与某位大臣之间的对话。
其中,甚至还有文彦博自己的故事。
“得文君相助,大事可成也!”
只见着文彦博起身后,微微弯腰,然后中气十足的问道:“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谓何事?”
不止如此,官家还拿着三朝宝训,摘抄出来的圣训、宝训给他看。
可脸上的皮肤和手上裸露在外的茧子,却说明她在文家过的不好。
他对身旁的文熏娘道:“甘泉县君,且去替朕将朕放在内寝案头上的那几卷文稿取来。”
但其父兄在御前,却依旧谨慎小心的像个家仆。
没办法!
东华门外的这个堆垛场真的赚钱啊。
“抵当所终究不比堤岸司……事涉千百万家……”
因为文彦博的话,翻译一下就是:“你不妨把话讲的明白些!”
“整个大宋朝野,形成合力,围剿质库!”
温成张皇后去世后,张家就连房租都付不起了,只能上书乞求朝廷推恩。
他一直站在原地,看着文彦博的背影,消失在宫阙。
“原来如此。”
文熏娘抬起头,小脸红彤彤的,琼鼻一抖一抖:“官家知道了?”
短则二三十字,长则百十字。
章惇在绍圣时代,隔三差五,就要找个借口,唆使别人上书弹劾他自己一次。
这就让赵煦瞬间联想起了一位在现代电视上见过的微操大师了。
再看内容,也都是仁庙、英庙、先帝对大臣们表示爱护、重用、信任以及宽宥的事迹。
汉文帝当年是为了掌权。
“太师!”张方平也看到了文彦博,立刻避到一旁,微微欠身行礼,但姿态却是敷衍的很,只是拱了拱手。
否则,文熏娘母子根本活不了!
文熏娘听着赵煦温柔的安慰,眼泪大滴大滴的掉下来,心中的委屈与不安,就像洪水一样喷涌而出。
却不知,他的这个举动,落在殿中内外的内臣、女官眼中,让这些人纷纷感动。
且不管未来如何,就是现在的这个态度,已经值得文家下场了。
文帝得以执掌大权。
圣旨已经下了。
当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在施压,甚至是在威逼利诱。
这就是文宗道的问题了。
甚至可以说差!
“呜呜呜……”
至于卖给谁?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宫外那些人。
偏偏,这逻辑还挺通顺!
是的!
“不哭!”赵煦伸手,拨开文熏娘的发丝,看着她那泛红的眼睛,摸了摸她的额头,然后轻声道:“以后朕会保护熏娘的!”
偏偏,现在大宋天下州郡,但凡商业兴盛之地,必有大寺,大寺必有质库。
“不敢!”张方平低下头去,一双老眼好似要吃人。
“官家为何会将贝州的事情,也抄录下来。”
甚至,已经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太师以为呢?”
赵煦看着,嘴角微微翘起来。
只是些教导天子,应该重用大臣,应该用道德,来选拔官员,用仁厚来对待大臣,尊重宰执,优遇士大夫等等。
第二天,老章就急匆匆的递了帖子乞见,到了御前的神态,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当时赵煦笑的前仆后仰。
小官家身边,还有一个他很熟悉的娇柔身影。
先帝自然不会例外。
心中顿时一凛,连忙低下头去。
其事迹也都是,三位先帝,重用、亲近并信任大臣,放手施为,最后在这位贤臣、能吏辅佐下,终于将某某地区的叛乱镇压或者灾荒安定下去。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来得及落实。
何况如今?
进了门,他正想将文及甫叫过来,叮嘱一些事情。
所以,官家的意思,就是要让扑买后的抵当所,尽一切可能削弱、打压质库!
想到这里,文彦博感觉一切都有了解释。
但,文彦博知道,此事必成!
只是想想,张方平都感觉很恶心。
便是说话都小心选择措辞,不然一顶‘恃宠而骄’的帽子就要扣上来了。
质库这东西,充满铜臭味,当世僧人的佛法修为,不够精深,恐怕没有一个把握得住的。
“朕虽年少,犹愿效之!”
这味道……
赵煦微笑着,看向文彦博,问道:“太师现在可以回答朕了吧?”
这等于递给了士大夫们一把刀子,一柄利剑。
“东南西北四个抵当所,太师喜欢哪一个?”
仁庙这才下诏,让有司按月给付房租九十千。
“难怪了,难怪了!”
然而,在文熏娘身上,并没有闻到玫瑰香油的香味。
一辈子都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做事。
说着,坐褥上的小官家就已经起身,对着他文彦博,拱手一拜。
这是外戚勋臣!
早在大宋立国之初,东华门外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供大内妃嫔、内臣、女官们出售、采购商品的小市集。
赵煦哈哈笑了一声,道:“熏娘挂记母亲,何罪之有?”
而在仁庙时代的《宝训》,大量采用了民间流传的故事。
显然,她是想有机会带回去给其母的。
实在是他确实不适合做这个事情了。
“若陛下不弃,老臣乞以犬子及甫,为陛下效命!”
然而,张山甫致仕的时候,朝廷却没有恩荫其子孙,没了张山甫的俸禄,张家在汴京城的日子过的越发拮据。
“若商贾扑买得之,不用仁义,反以剥刻,凌虐百姓,朕心何忍?”
王则之乱,就是假借弥勒降世的名义发动的。
文彦博乘着肩舆被文贻庆抬着,回到家中。
有了这个前例,无论是韩绛还是吕公着,不管是范纯仁还是吕大防,都在这《三朝宝训》的编纂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符合他们意识形态和立场的民间故事。
可惜,现实却是韩魏公早已驾鹤,富郑公也已仙逝。
那么小官家是为了什么?
文彦博一个激灵,旋即反应过来——这是要让文家交投名状!
也是在逼着他这个老臣表态!
更是在试探文家,有没有帮皇帝干坏事、脏事的觉悟——是的,大宋外戚们做的坏事,十之八九,其实都是替皇帝在做。
“那东南西北四抵当所,太师比较喜欢哪一个?”赵煦微笑着问道,然后就端起文熏娘煮好的紫苏饮,慢慢喝起来。
“这哪里是给老夫看的?”
“所以,朕去年才要扑买堤岸司,如今还要开始扑买抵当所。”
赵煦看着文彦博严肃的神色,不慌不忙的放下了手里的紫苏饮。
其真实性,不是没有。
文彦博想到这里,什么脾气都没有了。
你不能既惧内,又风流。
没办法!
高高在上的天子,基本不可能和下面的人共情。
“左相康国公,在进宝训于朕时,曾与朕言:人主之所当学者,观古圣人之所用心,论历代帝王所以兴亡治乱之迹,求立政立事之要,讲爱民利物之术,自然日就月新,德及天下!”
当年,在朝中的时候,张方平便不是他的对手。
“熏娘。”赵煦看向一直侍立在旁的文熏娘,吩咐道:“明日随朕一起去开封府吧。”
“张节度今日入宫是?”文彦博眯着眼睛问道。
偏偏女主还是个和西园寺世界一样有着强烈占有欲的女人。
老实说,文宗道没有变成诚哥,真的要感谢他出生在大宋,而且有一个好爹。
因为冯京那头锦毛鼠马上就要回朝了。
搞得好像他不会似的。
在这一刻他甚至有些想笑。
忐忑中文彦博看到了小官家站起身来,满脸欢喜的道:“太师若能使文爱卿出面,自是最好不过了!”
好好的纯爱番,变成了后宫番。
因为,他这是在给所有人谋福利!
一旦汴京城的抵当所成了。
“事情便是这样的……”
如今想来,文彦博叹息一生。
他才恶狠狠的啐了一口:“老匹夫!”
竟让那老匹夫,窃取了本该属于韩、富二公的地位。
然后,找到了他这个四朝元老、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这就是士大夫!
“官家……官家……”
赢麻了!
只有大和尚们受伤的世界就这样达成了!
想到这里,文彦博当即对文贻庆道:“速速去把文及甫叫来。”
“老夫要与他仔细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