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你们让朕很为难呐!(1 / 2)

第551章 你们让朕很为难呐!

第二天,御驾正常出幸开封府。

已经回京的燕辰和其弟燕援,担任御驾巡幸使。

各领一支御龙直护卫。

顺便说一句,现在的御龙诸直,已经全部加了一项新的训练内容——投掷。

这就是冗官!

官太多,缺太少。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朝请大夫孙路为陕西路转运副使。

“武成王庙、文宣王庙,也不能不拜。”

中大夫,直龙图阁李之纯,落直龙图阁,改集英殿修撰,为河东路转运使。

“看来,即使是四大皆空的出家人,还是免不得,为俗世利禄而奔走。”赵煦轻声哂笑一声。

“臣等恭迎陛下出幸!”蔡京带着开封府上下的官员,在府衙前,跪了一地,恭恭敬敬的迎接着。

想着这些,开封府就已经到了。

同时也是宗室里,与赵煦的父皇关系最好的堂兄弟。

有些正经进士出身的选人,三年都未必能轮到一个缺。

梅花厅。

……

同时,也以皇室的名义,建立道观,供奉五岳大帝及昊天上帝、道祖等道家神明。

其实就是盖章,然后下一个。

“愿请官家,拔冗召见……”

龙图阁直学士、朝奉大夫、熙河兰会路经略使赵卨,以磨勘改朝议大夫。

赵煦回过神来,在文熏娘的服侍下,走下撵车。

这当然不是因为,赵官家们思想开明,已经有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

当时的赵仲煜除了胖了点,其他看上去没问题,说话中气十足,一副年富力强,还能继续给老赵家开枝散叶的模样。

“嗯!”赵煦点点头:“这大和尚倒是个知趣的。”

朕即位都快一年半了。

赵仲煜他是有些印象的,这是赵煦的堂伯,濮安懿王的第四子余杭郡王赵宗咏的长子。

再者,终究僧人还未证得佛果。

“还是得先晾一晾……”赵煦想着,就无视了金总持热切的目光,在蔡京等人簇拥下,向着开封府府衙而去。

只在进入府衙前,对着冯景吩咐了几句。

这是宫里宫外的共同意志。

所以,他在金总持这位传法院的‘御赐紫衣西天三藏译经大师’以及两宫册封的开宝寺主持,是无比尊重的。

“卿等免礼!”他轻轻摆手。

“看来,除了饮食继续保持现在清淡、少油腻的节奏外,朕还得加强锻炼。”

而且,能不能有一个差遣,就纯看天意了——吏部那边,每年都有上千个选人在待阙。

“大家,臣回来复旨。”

真真刺激到了这些在京城的御龙直!

所以,训练都很勤快。

“又言:必日夜在开宝寺中,为官家祈福。”

这也让朕很为难!

另外啊,当年玄奘大师,西求真经,鉴真大师,东渡传法。

“其他大和尚不太知趣,让朕很为难呐!”

难道没有听说过,高僧智缘在熙州的资圣寺里,已经宣告各方:当今官家,就是佛祖在人间的化身,是释迦牟尼佛的人间体。

……

他可不想和自己的父皇、祖父、曾祖等一样,中年一过,不是中风,就是糖尿病。

这位可是密宗大师,将密宗一系的思想,在大宋传播开来的开路人。

这老僧似乎注意到了赵煦的视线,立刻稽首,似乎唱了个佛号。

每天都要训练半个时辰。

他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盖章。

万一有效呢?

就算没有用,也能求个心安。

直接让文熏娘帮他用印——大宋内廷女官,有帮皇帝读奏折、整理文书、用印甚至代表皇帝草拟文字,传宣于内廷有司的传统。

“嗯!”冯景恭敬的说道:“我奉旨意,转告大师,大家有德音:近来国事忧烦,不便相见,还请大师回开宝寺安坐。”

端坐在撵车中,赵煦翻着今天早上,从保慈宫那边送来,近来朝中内外诸事摘要。

况且,燕辰率领南下的御龙直们,都发了大财。

正议大夫,致仕老臣韩筮卒,上其遗表,乞恩荫子孙,从之。

大家在拼命卷,胥吏年劳出官,除非肯去岭南那边或者偏远军州,做巡检或者监当官,一般也就是混个待遇,让子孙起点就是官户人家。

文臣士大夫、武臣勋贵、外戚们都已经乖乖的臣服了。

三世为人,你要问赵煦相不相信鬼神或者更高维的存在?

他当然是信的。

朝奉大夫穆衍为金部员外郎。

他现在是开宝寺主持,整个汴京僧人都对他寄托了厚望。

虽然说出家人四大皆空,不染外物。

像这种不会有错,完全是发福利的事情。

出了事,肯定也都是他这个权知开封府渎职、误事。

你们这些僧人怎么回事?

能拜的都拜一遍。

赵煦正在批阅着,蔡京奉来的各种公文。

不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