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师弟作说(2 / 2)

这太医不过是魏王咎与陈平的一个道具,用来笼络人心。

陈平见韩淮楚拒绝,又引出话题,说道:“方今乱世,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正是我纵横家弟子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听说各位师兄均已各投其主,为诸侯重用,师兄你为何还是浪迹江湖,未有任何建树?”

“小生今后的建树,我那几位师兄怕是想都不敢想。”韩淮楚心中窃笑,敷衍道:“我曾投张楚陈胜处,奈何时运不济,未有我施展抱负的机会。”

“有戏!”陈平心中一喜。

他便假惺惺叹息一声:“师兄乃我纵横家门中翘楚,竟埋没于草莽,岂不辜负了师兄一身文韬武略?”

韩淮楚的未来老板刘邦现在还未成气候,他还要埋没多年。韩淮楚不由苦笑一声,叹气道:“明主难寻,为之奈何!”

陈平干咳一声,扯了扯嗓子,朗声道:“明主就在眼前!我主魏王思贤若渴,正在张榜招贤纳士,师兄何不投效我魏王?”

韩淮楚这才明白,“魏咎今日亲自到此,原来是为了小生。这花花肠子的陈师弟,原来是魏咎的说客。”

他早知这大魏复国不过是昙花一现,怎肯胡乱答应,又不好明说,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魏咎见他无语,还以为他在端架子,作出一副殷殷的样子道:“寡人在万载谷见过韩将军一面之后,仰慕将军久矣。今我大魏初复,正需将军这般人才相助,将军岂有意乎?”

韩淮楚沉吟一阵,答道:“多谢大王美意。只是韩某重伤在身,不堪为大王战场驱驰。”

陈平笑道:“师兄此言差矣!战场决胜在于筹谋,我门前辈精英孙膑,以残疾之身照样能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何况你这伤总有好的一天,我王又不是想让你明日就上马征战沙场。”

“你这小子,自己上了一条永远靠不了岸的贼船,还想拖我下水。”韩淮楚似笑非笑地望着那眉飞色舞的陈平。

他转顾魏咎,问道:“方今乱世,群雄并起,不知大王有何图略?”

魏咎以为他心中有所活动,呵呵一笑,示意陈平作答。

陈平精神一振,高声道:“我大魏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战国之初武侯在位之时,便称雄诸侯。我王欲重振武侯雄风,欲委师兄督军一支,征南逐北,为大魏开疆拓土,并吞诸侯,成就霸业。”

韩淮楚心中讶然,“魏咎其志不小!刚刚复国,便想去吞并人家的地盘。”便问道:“不知大王为何要开疆拓土,并吞诸侯?”

还是那陈平代他答道:“我大魏虽地处中原,资源丰富,却无山川地利可恃,四面强敌环伺,虎视眈眈。若不图谋发展,便如逆水行舟,早晚为他人所灭。”

魏咎对陈平的回答似乎颇为赞许,频频点头。

韩淮楚冷笑一声:“大王可知现今魏国燃眉之大患?”

魏咎茫然道:“大患?我魏国有何大患?”

韩淮楚高声道:“魏国之大患,不在诸侯,而在暴秦。章邯大军,才是魏国最应提防之敌。若不早作筹谋,亡国之期不远也。”

陈平大笑道:“师兄过虑了!那秦军离我大魏甚远,中间有张楚大军相隔。想要打到我魏国,必先过张楚这一关。陈王有数十万大军,岂是这么容易便击败的?待到秦人与张楚军决战分出胜负之时,一方纵然得胜,也必元气大伤,安能与我大魏再战?说不定那时正是我大魏扬鞭中原的好机会呢。”

这话简直说到魏咎心坎里去了,听得他眉开眼笑,只差击掌叫好了。

韩淮楚心中只是叹息,“这帮诸侯,只知互相倾轧,不思共同抗秦,又回到战国时的亡国老路了。小生何必多费口舌,庸人自扰。”

他便道:“刻下韩某欲为师门重建道场,一时无暇分身,请大王见谅。”

魏咎却道:“为师门重建之事,何劳韩将军费心。只须将军答应出山,寡人自会派人办妥此事。”

“这魏咎心倒挺诚恳的,竟肯破费重修道场,看来小生在他眼中身价,远超过修道场的花销。只是此事怎样推掉才好呢?”韩淮楚心想。

韩淮楚心生一念,说道:“魏国军权,尽在周丞相手中。韩某虽有心为大王效命,奈何与丞相有隙,恐难相处。不知大王今日到此,丞相可曾知晓?”

魏咎闻言一愣。原来他听了陈平的一番计划,便兴冲冲出城来相请韩信,却未对臣下谈及,那周市并不知情。便道:“这个——丞相不知。”

韩淮楚笑道:“大王欲委韩某军机重任,总揽军政的丞相却不知道,这个有点太草率了吧。”

魏咎点头道:“韩将军考虑甚周,待寡人回宫与丞相商议,再作论处。”

于是魏咎便告辞,带了陈平,摆架回城。

韩淮楚待他们离去,突然一叹:“魏国大祸临头,尚不自知,可悲!”

张良问道:“你怎知魏国将有大祸?”韩淮楚淡淡一笑,说道:“以他国为屏,却不未雨绸缪,早作防御,祸不旋踵矣。张楚兵溃败之日,便是魏国亡国之时。”

张良纳闷道:“张楚有数十万大军,怎这般容易溃败?”韩淮楚仰望屋外,悠悠说道:“这当口,恐怕陈胜引以为‘王子成父’的老帅周文,已战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