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和铁制品是蒙古部落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特别是茶叶一项,是关系到草原牧民身体健康的消费品。以往从日本财团、军方手中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因为“华北”伪钞每年都在下跌,所以蒙古部落对外的贸易,实际上是处于被掠夺的状态。
现在,八路军开展的“以物易物”贸易方式(晋绥根据地发行的纸钞一样不受欢迎),获得了部落的普遍欢迎和好感。晋绥军区与蒙古部落,特别是西蒙古部落展开了大范围贸易。
主持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一行人等,骑着战马带着一个一百多人的武装商队,在沿途政府、部队的护衞下,进入了雁北分区。
绥远每个月能够给延安提供至少三十吨左右的熏肉(大约六百头羊),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兴盛的贸易,极大地改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物资生活。所以,陈云此次带队前来,就是为了进行持续扩大贸易的工作。
上午。
“首长,这一路上还真没有遇到日军!”警衞连连长远远地看到了前来迎接的塞北军区黑八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一路上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是陈主任身边的警衞战士,也实在是太少了。
“不要紧!”陈云并不在意警衞连连长的不满,笑着说道:“我正好看看第五分区的发展情况。”
刘云在第五分区贸然采取“法西斯”措施,给延安的声誉造成损失后,党内、军内不少人就一直关注着第五分区的发展。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五分区似乎恢复了元气,至少沿途那些接应的部队,似乎已经补充满员了,其中,那些身穿黑色军装的干部,看样子大半接受了绥南军校的培训。
迎面而来的八路军干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之后,大声说道:“塞北军区保衞科(特二科)科长林黑羽前来报到,请首长指示!”
“请稍息!”陈云看了看站得笔挺的一干保衞科成员,满意地笑道:“难怪第五分区的部队能够恢复的那么快!”
部队仪态的标准化,离不开科学的军事训练,塞北军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路上。
陈云下了马,和林黑羽并肩走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你们军区是不是在拍电影?”
关于塞北军区想获得美国军援的事情,已经在延安高层中间悄悄地传开了。
不过,对于八路军能否获得美国军援,中央并没有抱太大的决心,倒是恩来同志在私下里,称赞塞北军区“视野开阔”。
“我们正在拍电影!”林黑羽有些幸灾乐祸地点点头。此时,李向阳恐怕已经被司令员折腾得死去活来了,那些繁琐的“预备、开始、暂停”是李向阳最怕的东西。
几秒种后,林黑羽突然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陈云,难道这种小事情也值得总部看重?
陈云又很随意地说道:“同志,从第五分区开始,你们军区好像开辟了不少茶场?”
塞北军区和其他敌后根据地的情况差不多,一样缺乏铁制品,所以只好大范围地种植茶叶,来与蒙古部落进行贸易。
“今年在绥南可能种植了一千亩茶叶田。”林黑羽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之后又补充道:“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包括后来在第五分区补种的,估计达到了两千六百多亩。”
“怎么会这么多?”陈云这次是真得惊愕了。
陈云在动身之前,曾经仔细翻阅过塞北军区上报给延安的财政报表,当时显示整个塞北军区只种植了大约四百亩茶叶,但是现在突然翻番了近七倍(因为信息堵塞,所以陈云并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这种财政能力?
“后续开辟的茶场,实际上都是军区帮蒙古部落栽种的,种子也全部来源于察盟的松王(蒙古的一个王公),也只有他们才能弄到这些茶叶种子(从沦陷区走私)。”林黑羽看到陈云面带疑惑,又解释道:“军区派出的工作组,找各个蒙古部落借贷了不少钱和种子。我们许诺了,将来茶叶收获了,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他们出售,或者连本带利地偿还本金。”
“蒙古部落又是怎么答应提供给你们资金的?”陈云还是有些不相信。
虽然在蒙古部落中,有不少富可敌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们绝不会无条件地支持八路军!毕竟,一些蒙古权贵高层,并不愿意死心塌地地得罪日本人。
“我们司令员给草原上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写了信。”林黑羽发现陈云有些疑惑的样子,立刻解释道:“司令员说过,宁肯我们吃一点亏,也要把蒙古部落拉过来。还说过,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再让他们为日本人提供物资。”
还有些话,林黑羽嫌啰嗦没有说,例如:“日本人少‘买’到一张皮毛,他们的军需品就缺少几块皮革制品,就会少派几个兵”之类的宣传,现已在军区传开了。
陈云点点头,总算明白塞北军区得到蒙古王公暗中支持的原因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塞北军区并不以贸易获利的情况下,蒙古部落被极高利润所引诱,暗地里支持八路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随着陈云越来越接近塞北军区军区总部,沿途往来的部队战士也越来越多。
陈云敏锐地发现,塞北军区似乎重点在于建设主力部队,穿了军装的主力部队明显地要多于穿成花花绿绿的民兵。
“你们军区的装备是怎么解决的?”陈云还是发现了主力部队中,有少数没有装备步枪的战士。不过,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其他根据地差不多都是这样,有些地方甚至两个人用一杆老式步枪。如果赛悲剧迁怒人手一杆枪,反而不正常了。
“报告首长,我们除了能够复装一部分子弹,自造大部分爆炸物以外,其他的装备全部依靠缴获!”林黑羽一五一十地回答道:“去年的时候,军区兵工厂就已经能够制造出步枪,但是制造出来的枪管寿命却不长,据说是因为枪管材质和镂空工艺不过关。”
……
塞北军区司令部。
李远强、贾更、乌兰、戴仙兵、锺天祥、李信等人都在。
“同志们都坐下吧!”陈云的话音刚落,军区的高级干部们立刻齐刷刷地坐了下来,只好又笑着点点头,“不要一本正经,都活泼一些!”话音刚落,却又有些惊讶地皱起了眉头。
“刘司令员到野外拍电影去了,暂时无法赶回来!”李远强赶紧解释。
这些天来,刘云已经一门心思扑到了电影制作。据说,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最离谱的是,刘云每拍完一个片段,就会趁着休息的间隙,邀请当地的老百姓看电影、拉家常,并且对老百姓指出的不足非常重视,而且还会根据老百姓的意见马上进行修改。
连埃德加都在抱怨,拍这种电影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最后,埃德加派自己的助手转入农村,进行调查、写实摄影。
“我得到消息,据说你们已经拍完了一部电影,晚上能不能拿出来观赏?”陈云笑着问道。这个时候的文娱活动很少,虽然是纪录片,但陈云还是很想过过瘾。
军区司令部的干部们顿时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敢答应。
因为在第一部纪录片中,既有根据地选举舞弊的镜头,也有日军补给虚弱得离谱的描述。所以,中央派来的干部,看了这部胡编乱造的电影,极有可能会“拍案而起”。
吃完午饭后,陈云开始视察农村、集贸市场,并且在新式化肥为主的耕种地里,待了一个下午,还与农垦大队的战士进行了长久的交流。
傍晚时分,陈云又视察了战俘营,和那些挑选出来、服从改造的战俘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的交谈。
晚饭后。
陈云开始频繁询问,摄制组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晚上20点,陈云得知摄制组晚上不能回来的消息之后,满脸都是失望。随后,陈云开始专心办正事,查阅塞北军区的经济状况、贸易收入等各种资料。
……
摄制组和采访组拍摄了八路军伏击日寇车队的特写之后,又火速前往被日伪军糟蹋的村子进行“跟踪拍摄”。
在军区一个警衞连的掩护下,这一次摄制组和采访组的收获很大,得到了大量日军打、砸、抢、烧、杀的证据。
老百姓那一张张无奈、悲哀、木然的脸膛,作为最深刻的历史记录,加载了摄影胶片。一同加载历史的,还有日本民族骨子里的那种残忍、愚昧、落后的精神。
几天后。
绥东游击区重镇集宁外围。
夜幕下的日军炮楼,竖立在大约一公裡外的地方,在炮楼的四周,隐约可见数个地堡以及横七竖八的宽阔壕沟。
“司令员!”警衞营营长严定理悄悄爬过来,低声对刘云建议道:“中央派人来了,司令员是不是应该早点赶回去?”
军区总部发来电报,据说中央来的首长要看电影。
“今天的拍摄人物还没有完成呢!”刘云摇摇头否决了严定理的建议,“这种夜袭的时机可遇不可求,浪费了就太可惜了?”
一部电影是否好看,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外,还需要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所以,血与火的现场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任何电影只有在老百姓都说好看的情况下,才算是真正成功了!这也是摄制组每完成一个片段,刘云就让战士请当地老百姓来观看的主要原因。
晚上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