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江与城一天的时间表:
早上7点起床,先洗漱,然后换上运动鞋下楼去操场跑步半小时,同时用身体去感受距离,力图达到用肉眼测量距离精确到米的熟练度,或者上下跑楼梯,熟悉垂直方向上位置。
运动完回屋擦汗吃饭,8点准时出现在教室。一天七节课,每节课分出一成的注意力来应付老师,剩下的全用来增强对长度的细微感受,比如用手摸直尺来感受更精细的刻度,或者目测视线范围内所有物体的长宽高、想象它们的空间结构之类的。(江与城觉得自己这能力的修行方式,某种意义上讲真的挺像冥想打坐,很唯心了。)
课间休息时,仗着自己教师子女的身份,流窜在各年级办公室中,听老师们聊最近的新闻——是的,虽然江与城打算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她显然不觉得这渠道里包括她的小同学们。
4点半放学后,十分钟解决当天作业——多一秒江与城都觉得是对她智商的侮辱——然后溜到无人的天台去练习能力。原先天台大门上那把锁已经被江与城一个空间交换破坏了锁芯,现在继续挂着只是用来掩人耳目——这个开锁的过程还给了江与城一个灵感,危险关头可以用这种细微操作的空间交换破坏“目标”的关节组织,影响对方行动能力。但江与城很快又放弃了,因为很难控制瞄准运动中的目标,具体可以参考她惨不忍睹的“吃鸡”成绩,她很怕自己手一哆嗦“切”下目标一块脑组织,那可就太血腥了。
晚上7-8点回屋——再晚江母就该起疑心了,读一读从校门口的小卖部借来的小说杂志当消遣。
都茵小学校门口有个私人经营的小卖部,里面主要卖些文具书本和小零食,当时一毛钱一个的大刀肉还是学生之间的硬通货呢。但是小卖部有次意外翻车,卖的零食有质量问题,被愤怒的家长举报了,店差点没开下去,据说还是靠店老板和学校校长的私人关系,赔了一大笔钱,才勉强保住了生意。但是为了不招人眼,小卖部老板想出一招“挂羊头卖狗肉”的法子,把小卖部改成了“都茵书屋”,主打卖书、借书,内设两个专用来店内看书的座位,需要买点零食饮料才能坐——当然啦,只买零食不坐也是没问题的。如果想外借图书,需要学生家长来交押金办借书卡,每借一天收一毛钱,损坏或不还的从押金里扣;不过店老板很世故地免了教师子女的押金,表示信得过老师的人品。
小卖部——好吧现在是书屋了——的图书质量一般,除了一些世界名著、杂志报刊外,就是些缺字少页的盗版青春言情小说,是当年流行的台湾小言风,什么《天使街888号》啦、《鹌鹑变凤凰》啦。为此江与城给江母吹了好几天的“枕边风”,明里暗里表示现在的课业太简单太无聊了,并拍胸口保证自己绝对不看乱七八糟的杂书,就想要看点课外书,软磨硬泡终于让江母给她办了一张借书卡。从此(其实也就一周不到)徜徉在台湾小言的世界中,补齐了她上辈子阅读板图中缺失的一块。
上一世,在一众仰视江与城学霸光辉的学渣眼中,江与城就是学习精神的代名词,她从来没有一刻闲着,课前10分钟自学完课上的内容,上课的时候就开始做当堂课的作业和练习题,下课也是世界名著不离手,是可以被裱起来挂上宣传墙的模范学生。但只有她寝室室友才知道,这家伙一回寝室就不干“正事”,开始看小说漫画了。其实对江与城来说,她只是不能忍受无所事事,一空下来就烦躁,但只要找点事填充时间,她并不介意是看名著还是小说——娱乐身心、调节情绪也是正事啦。虽然江与城也挑书,不过就目前的处境而言,她也没得选就是了。
同种风格的书看上几本也快腻了。江与城某天在兴致缺缺地在书屋的边边角角里搜罗,试图找出本有点意思的,结果被她找到了一本盗版《唐诗三百首》,那书纸张粗粝泛黄还掉纸屑,还不如厕纸平整,但盖不住其内容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呀!这给了江与城一个灵感,既然不想跳级,又不能浪费时间,可以先把以后的知识学起来嘛!世界名著读起来、唐诗宋词背起来!反正背书嘛,早背晚背都是背,据说越早背,记忆越深。背的好了也不过让人赞一句聪明、记性好,对这个年龄的小孩来说不算太挑眼。
于是,正巧杂书看腻了的江与城又积极行动起来,想各种方法搜罗书本。除了门口小卖,啊不,书屋,她还在逛办公室的时候四处打量老师们的工位,看到感兴趣的诗词文章集子便借来读,看到好的就抄下来背,还常放学后赖在英语老师的位置旁,借她的牛津词典复习英文单词——也是很能省钱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渐渐地,江与城倒是久违地生出了几分上学时候的安稳感觉。
不着急,饭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